河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文学与传媒系
- 作品数:12 被引量:11H指数:2
- 发文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 论《史通》之史籍流别观——兼与《隋志》史部比较被引量:1
- 2010年
- 《史通》作为一部史学评论著作,全面地总结与评述了唐代以前的史学。但与《隋志》史部相比,《史通》体现了自己独特的史籍流别观念。它对古今正史、杂述著作的理解,渗透着重视史体典型的史学思想。
- 马铁浩
- 关键词:《史通》
- 白诗柳词之可比性及内在成因
- 2008年
- 以宋词比诸唐诗,柳永的词和白居易的诗具有很强的可比性,具体表现为作品取材生活化、琐细化,叙事达情务繁务尽,艺术风格浅近轻俗等。白诗柳词这种相似性的内在成因,除了艺术上自觉的共同追求,受到相似的社会文化思潮影响外,还在于他们心灵上的契合。
- 肖伟韬
- 关键词:柳永词
- 论《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的出版与社会影响
- 2010年
- 《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是20世纪中国出版史上的经典丛书。在20世纪30年代文化界政治立场明显分裂的社会环境中,能够团结左、中、右三个不同阵营中的文学大师共同编辑出版这套丛书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主编赵家璧功不可没。《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的出版在文化界和文学界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 朱智秀
- 关键词:出版
- 历史镜像中的《皇华集》诗歌——《李朝实录》、《皇华集》的互文阅读
- 2010年
- 明朝与李朝建立宗藩关系后,自正统十四年始,明朝文臣出使朝鲜之际常与朝鲜文臣应酬唱和,诗酒雅会间创作了大量诗文,朝鲜政府将其刊刻为《皇华集》。作为一部大型的唱和诗文总集,《皇华集》的强烈的政治外交色彩,使诗歌背后的真意只有借助《李朝实录》方能窥出。现通过文史互证,揭示《皇华集》这一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的文学文本的政治外交和历史文化意义。
- 杜慧月
- 关键词:文史互证
- 论古代文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路和对策
- 2009年
- 当前学术环境和电化教育技术为传统的古代文学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急功近利、浮躁浅俗的心态。教学环境的改善并没有引起学术精神的进步,甚至还引起了教学质量的下降。我们这些从事学术研究、面对学生教学的教师,一定要在纷纭万变的外在环境中静下心来,认真研究作家作品,分析受教育者的需求,设计一门精彩的课程,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 郭锋
- 关键词:古代文学精品课程
- 试论白居易对《周易》的受容被引量:1
- 2008年
- "何以明吾志,《周易》在床头",科举官僚白居易与《周易》发生关系,《周易》对白居易的深刻影响,或者说白居易对《周易》的受容,贯注了白居易的一生和整个生命历程。从取名命字到科举考试,从思维方式到行事方式,从为政理念到刑法思想,等等,无不体现了白居易与《周易》之间受容与被受容的关系。
- 肖伟韬
- 关键词:《周易》白居易受容
- 王夫之《宋论》中岳飞形象的文化解读被引量:1
- 2009年
- 《宋论》中,有关岳飞的论述,散见于全书,显得比较分散零碎。把王夫之有关岳飞这一历史形象的见解条理化、系统化的同时,进而把岳飞形象放置于整个文化史尤其是有宋一代文化史中进行解读,这不仅是解开当时纷繁历史的一把钥匙,而且有利于更好地把握岳飞这一历史形象。
- 肖伟韬
- 关键词:文化解读
- 胜利的失恋——解读鲁迅《我的失恋》被引量:1
- 2010年
- 拟古的新打油诗《我的失恋》一改鲁迅往日的严肃,用打油诗的方式戏谑地显示了大师敏锐的眼力,"我的失恋"并不是心伤,而是胜利后的一声冷笑,嘲讽那些无聊的失恋诗,盲目的爱情,让无知的青年在蹙眉一笑后警醒,故而这是一场胜利的失恋。
- 刘坡
- 《岳飞集》语词运用的文化心理意蕴
- 2010年
- 通过岳飞在创作中对语词选择的规律性概括,我们可以探明岳飞的生存形态和生存心理,这不仅为我们真正理解岳飞这一历史形象,提供了可靠的客观基础;也为我们思考个人与社会、历史、政治、命运等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很好的参照。
- 肖伟韬
- “元、白”的无嗣之忧及其文化心理意蕴被引量:3
- 2009年
- 元和文坛自负"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的元稹、白居易,二人除了文学同声相契、名位相等外,均有深沉的无嗣之忧,由于问题本身具有的回避性,向来是"元、白"研究中的盲点之一,一直没有人对此进行集中探讨。但是,通观二人创作,无嗣之忧实际上是二人生存心理的重要构成因素。以此为出发点,不仅对理解"元、白"二人生存哲学的整体走向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而且对理解与之相关的整个传统文化心理意蕴也有着相应的意义和价值。
- 肖伟韬
- 关键词:元稹白居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