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数学与物理学院材料模拟与计算物理研究所
- 作品数:2 被引量:24H指数:2
- 发文基金:湖北省杰出青年人才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 双氮原子掺入二氧化钛电子结构的第一原理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采用基于第一性原理的平面波超软赝势方法计算研究了双N原子掺入金红石相TiO_2的几何结构和电子结构.通过比较三种可能的掺杂方式的总能发现,两个氮原子占据两个相邻的B原子位置时具有最稳定的结构.电子结构分析表明,双N原子掺杂TiO_2出现了杂质能级,三种结构的能带间隙均减小,其中杂质原子最近邻占位时,带隙最小,随着两个杂质原子的距离增大,带隙会逐渐变大.
- 曾中良郑广何开华陈琦丽喻力
- 关键词:N掺杂第一性原理
- 过渡金属掺杂SnO_2的电子结构与磁性被引量:20
- 2010年
-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及赝势平面波方法,对未掺杂SnO2以及过渡金属V、Cr、Mn掺杂SnO2的超原胞体系进行了几何优化,计算了晶格常数、电子结构与磁学性质.结果表明,6.25%与12.5%两种掺杂浓度时,体系的电子自旋和磁学性质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相对于未掺杂SnO2,过渡金属掺杂后SnO2中O原子有向过渡金属移动的趋势,并使得O与掺杂金属之间键长变短;在V和Cr掺杂后,SnO2具有半金属性质,而Mn掺杂SnO2没有发现上述性质.6.25%与12.5%的杂质浓度对自旋和磁矩影响不大,掺杂产生的磁矩主要来自于过渡金属3d电子态,且磁矩的大小与过渡金属的电子排布有关.V、Cr、Mn掺杂SnO2后的总磁矩分别为0.94μB、2.02μB、3.00μB.磁矩主要来源于过渡金属3d轨道的自旋极化,当O原子出现负磁矩的时候,还有很小一部分磁矩来源于临近过渡金属的Sn原子.
- 喻力郑广何开华曾中良陈琦丽王清波
- 关键词:密度泛函理论SNO2过渡金属掺杂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