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人文科学学院人类学系
- 作品数:7 被引量:175H指数:4
- 相关作者:曾国华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 试析“帕措”与社会秩序的关系——以西藏自治区贡觉县三岩地区为例被引量:1
- 2007年
- "帕措"作为一种特殊的少数民族组织,在我国西藏有着悠久的历史。无论它的起源,还是它对整个社会的影响都有其特殊性。文章通过研究"帕措"的特点,分析它对当地社会秩序造成的影响。
- 廖建新
- 关键词:社会秩序社会冲突
- 广东台山浮石赵氏宗族家族制度试析被引量:6
- 1997年
- 广东台山浮石赵氏宗族,其先祖赵必次是南宋皇帝的宗亲,南宋末年流亡粤,必次的曾孙宗远定居浮石,逐渐繁衍成今天浮石地区庞大的赵氏宗族。建国前,赵氏宗族遵循宗法家族制及儒家文化,聚族而居,以宗族自治,强调祠堂和祭祖的重要性,修族谱和频繁的祭祀活动,极大地团结族人,并巩固了绅民自治的政治结构。建国后,消灭了地主阶级及族权系统,但由于农业的手工劳动方式,血缘宗族家族依然是组织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改革开放后,经济多样化,且按民主、法制原则经营、管理,从而逐渐脱离血缘原则,浮石现正处在这一转型时期。
- 龚佩华
- 人口密集型乡村的经济发展之路─—以潮州归湖镇凤凰村为例被引量:6
- 1999年
- 本文是湖州凤凰村追踪研究成果之一。以凤凰村为例对人多地少的乡村经济发展之路进行了分析。其一分析了解放前经济的密集化,其二分析了乡村合作化时期的经济过密化,其三是讨论了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发展和乡村都市化。
- 周大鸣
- 关键词:乡村都市化
- 山岩帕措民间冲突和谈判调查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在川藏交界三岩一带,由于受自然环境和传统文化的影响,存在父系氏族组织的残留,在当地被称为"帕措"。不同帕措成员之间发生的民间冲突,习惯上以谈判方式解决,这早已成为当地的一种乡规民约。文章运用笔者田野调查获取的第一手材料,结合相关文献史料,与国内外的父系氏族组织作了比较分析,揭示了山岩帕措冲突与谈判的实质。
- 廖建新
- 关键词:三岩帕措
- 试论族群与族群认同被引量:156
- 1998年
- 本文首先对国内外有关族群的定义进行了综述和讨论,并提出了操作性的定义;二是讨论了与族群相关的概念如民族、族群性的区分;三是论述了族群认同的概念,认同的要素。
- 孙九霞
- 关键词:族群民族族群性族群认同
- 从民族志和考古学资料看中国国家的起源被引量:5
- 1999年
- 探讨中国国家起源的特殊道路,以往多有忽视民族学观点与方法的倾向,本文在填补这一不足时,引入酋邦理论的框架,认为中国原始社会末期存在一个酋邦阶段,直到19世纪前处于不同时间链环中的云南西盟佤族、德宏景颇族、西双版纳傣族的政治结构还代表着酋邦制的一种发展序列,此序列与史前中原由原始社会向文明和国家转化序列的几个阶段对应。本文力图将民族志史料与考古学推测有机地结合起来。
- 何国强曾国华
- 关键词:酋邦佤族景颇族龙山文化良渚文化
- 跨文化语境中的服饰信息解读
- 2008年
- 作为个人信息的外在表征之一,服饰属于非言语沟通方式的一种,通过服饰自身的要素,可以传达出某一时期个人和社会的思想观念。在跨文化语境下服饰表达出如下文化涵义:误读与冲突,差异与融合。对多元文化的现实而言,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是服饰文化信息误读的解决之道。
- 吴逸飞
- 关键词:服饰跨文化交流文化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