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大学理学院物理系量子与分子结构国际中心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理学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纳米
  • 1篇等离激元
  • 1篇电池
  • 1篇电输运
  • 1篇钝化
  • 1篇多孔硅
  • 1篇银纳米颗粒
  • 1篇输运
  • 1篇太阳电池
  • 1篇探测器
  • 1篇晶体
  • 1篇晶体结构
  • 1篇刻蚀
  • 1篇光电
  • 1篇光电探测
  • 1篇光电探测器
  • 1篇光学
  • 1篇硅基
  • 1篇硅太阳电池
  • 1篇JAHN-T...

机构

  • 3篇上海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上...

作者

  • 2篇陈小源
  • 2篇李东栋
  • 2篇任伟
  • 1篇鲁林峰
  • 1篇杨康
  • 1篇陈海燕
  • 1篇王继伟
  • 1篇张雨莲

传媒

  • 2篇电子元件与材...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薄晶硅太阳电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6年
薄晶硅太阳电池减少硅材料厚度不仅能降低材料消耗和电池成本,还可以赋予其一定的柔韧性,拓展其在可穿戴设备、建筑光伏一体化等领域的潜在应用,成为目前太阳电池领域的研究热点。近年来的研究工作多集中在通过纳米图案化结构、等离激元效应等途径增强薄晶硅对太阳光,尤其是长波长太阳光的吸收,以弥补硅吸收层薄化后引起的吸光能力不足的问题。本文将侧重从图案化纳米结构、等离激元效应增强薄晶硅电池的光吸收性能、薄晶硅太阳电池电学性能的优化、新型薄晶硅太阳电池等方面,对薄晶硅太阳电池的发展现状进行阐述。
邓昌凯张雨莲李东栋鲁林峰任伟陈小源
关键词:钝化
多孔硅负载银纳米颗粒提高硅基MSM光电探测器性能的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利用金属辅助刻蚀的方法在单晶硅片表面制备了多孔硅,结果表明多孔硅表面纳米结构的陷光作用在宽光谱范围内大幅提高了硅片的光吸收率。将银纳米颗粒负载到多孔硅表面,研究了其对硅基金属-半导体-金属型光电探测器(MSM-PDs)性能的影响。与基于硅片和多孔硅结构的MSM-PDs相比,基于多孔硅负载银纳米颗粒制备的MSM-PDs在420 nm入射光照射条件下的光暗电导比以及光响应度都有显著提高,这主要得益于表面纳米结构对暗电导的降低及光场中银纳米颗粒的LSPR效应对光电导的提升作用。
王继伟陈海燕李东栋杨康任伟陈小源
关键词:多孔硅银纳米颗粒光电探测器
电子掺杂准2维LaxCa3-xMn2O7晶体结构、磁性、电输运以及光学特性研究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了双层钙钛矿LaxCa3-xMn2O7(x=0,0.3,0.5,0.7,0.9)系列多晶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综合物性测试系统以及紫外-可见光-近红外吸收光谱等实验方法表征...
徐超曹世勋
关键词:JAHN-TELLER效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