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遵义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

作品数:18 被引量:38H指数:4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医学微生物
  • 8篇医学微生物学
  • 8篇生物学
  • 8篇微生物学
  • 8篇教学
  • 6篇实验教学
  • 3篇医学微生物学...
  • 3篇生物学实验
  • 3篇微生物学实验
  • 2篇生物被膜
  • 2篇双语
  • 2篇细胞
  • 2篇结核
  • 2篇结核分枝杆菌
  • 2篇菌群
  • 2篇教学改革
  • 2篇分枝杆菌
  • 2篇杆菌
  • 2篇病毒
  • 1篇单胞菌

机构

  • 18篇遵义医科大学
  • 2篇遵义医科大学...

传媒

  • 7篇基础医学教育
  • 2篇遵义医科大学...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临床皮肤科杂...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中国感染控制...
  • 1篇遵义师范学院...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医学研究与战...

年份

  • 2篇2024
  • 5篇2023
  • 5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辅助型微视频在医学微生物学实验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21年
实验教学是医学微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学习的延续和补充,也是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过程。为合理利用现有资源,提高教学质量,作者结合实验课教学和实验准备经验,制作了医学微生物学实验室规则及应急处理办法、实验准备工作和微生物学基本操作三类微视频,并根据其不同的要求和目的应用于实验教学中。充分发挥微视频的辅助教学功能,提高实验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宋姗姗杨艾华王微微王小敏
关键词: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
流感病毒聚合酶碱性蛋白1相关宿主因子研究进展
2023年
流感病毒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对社会发展造成重大影响,成为世界公共卫生安全隐患。因此,了解流感病毒的生命周期能够为抗病毒感染提供策略。感染病毒的宿主细胞会通过启动固有免疫系统来抵御病毒的入侵,而病毒与宿主因子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在流感病毒生命周期中的各个阶段都需要宿主因子的参与并对流感病毒的增殖产生不同的效应。聚合酶碱性蛋白1(polymerase basic protein 1,PB1)为RNA聚合酶亚基,是流感病毒复制和转录过程中的关键病毒蛋白。本综述总结了不同的宿主因子与PB1发生相互作用,进而调节流感病毒的复制、传播与致病性,为抗病毒药物的研发提供新思路。
刘浩如王盛羽孙欣宋鸿
关键词:流感病毒
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肤菌群差异研究
2024年
目的:阐明贵州地区银屑病患者皮损样本、正常皮肤样本及健康人群皮肤样本之间皮肤定植微生物的差异。方法:纳入15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及6例健康志愿者,采集患者皮损样本、正常皮肤样本及志愿者健康皮肤样本微生物,提取DNA并扩增细菌、真核微生物、真菌、古细菌扩增子,采用16S rDNA基因测序,分析微生物组成及丰度。结果:银屑病患者皮损部位微生物多样性较银屑病患者正常皮肤微生物高;组成成分分析发现其组成与正常皮肤表面微生物分离,呈现明显的聚类趋势。与银屑病患者正常皮肤微生物组成比较,银屑病患者皮损部位特异性高分布的菌群包括梭状芽胞杆菌纲-梭菌目-瘤胃菌科、梭状芽胞杆菌纲-梭菌目-毛螺旋菌科以及拟杆菌纲-拟杆菌目-拟杆菌科;而微生物低丰度菌群为乳杆菌目-乳酸细菌科以及假单胞菌目-莫拉菌科。结论:相比于银屑病患者正常皮肤定植的微生物,皮损部位微生物呈现特征性改变,提示差异性分布菌群可能是银屑病潜在的生物标志物。
秦欢熊琦马龙徐运娥黄洋晏文王玉
关键词:银屑病生物标志物
亚抑菌浓度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诱导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的体外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研究亚抑菌浓度(Sub-MIC)下,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IM/CI)对铜绿假单胞菌(PA)临床分离株(PA.12)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方法分别将1/2 MIC、1/4 MIC、1/8 MIC IM/CI作用于PA.12,通过细菌黏附力试验了解Sub-MIC IM/CI对PA.12黏附力的影响。通过运动试验、结晶紫染色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观察1/4 MIC IM/CI对PA.12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RT-PCR检测1/4 MIC IM/CI对PA.12生物被膜形成相关基因algC、algD的转录水平。结果1/4 MIC、1/8 MIC IM/CI能增强PA.12黏附力;1/4 MIC IM/CI能增强PA.12的运动能力,促进生物被膜形成,增加生物被膜厚度,同时能增强PA.12生物被膜形成相关基因algC、algD的转录水平。结论1/4 MIC IM/CI可诱导PA.12生物被膜形成。
徐运娥卢忠义敖弟书宋鸿
关键词: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
以实验素养为导向的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探索被引量:1
2023年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是一门实践性、应用型很强的课程,培养学生的实验素质是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直接影响学生实验技能的掌握度和科研思维的活跃力。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学生实验素质的培养,课题组在实验物品的归置、仪器设备的使用、实验废弃物的处理、示教品标识的制作等方面进行探索和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细节、团队合作以及自我防护的习惯,以期营造整洁、有序的实验环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提高其综合实验素质,提升实验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宋姗姗杨艾华王小敏王微微
关键词: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
Rab蛋白参与结核分枝杆菌胞内吞噬的研究进展
2022年
结核分枝杆菌(Mtb)是结核病的病原体,可通过调控细胞吞噬作用来促进胞内细菌的存活,并干扰宿主细胞的生理功能。Rab蛋白是胞内膜转运过程的重要组分,参与和调节了Mtb的吞噬过程。本文主要介绍Mtb及其菌体成分对胞内吞噬的影响,并就Rab蛋白在其中的作用进行论述,从而探讨Rab蛋白与Mtb胞内吞噬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Mtb胞内免疫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孙巧玲袁欣秦欢王玉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RAB蛋白
学生参与式医学微生物学实验示教品的制作与应用被引量:3
2022年
示教品作为教学资源在实验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但在实验示教品的制作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很低。因此,项目组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共同完成了由学生全程参与的七个生化实验示教品的制作,并将这些示教品作为实验教学资源应用于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问卷调查显示,该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分析与处理实验结果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宝贵意见。
宋姗姗杨艾华王小敏王微微
关键词: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参与式教学
医学微生物学科研课题式实验体系的探索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培养创新能力强的应用型护理人才是新医科背景下护理人才的培养目标。医学微生物实验是护理专业的基础课程,集应用性和实践性于一体,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实践创新的能力,实现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强化护理学生的岗位胜任力,课题组将医学微生物学科研课题式实验体系应用于护理学生的实验教学中,通过实验设计、实验操作、数据分析和论文撰写的课题研究过程,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思考和实践论证的能力,锻炼创新思维和科研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同时,课程教学质量也得以提高,教学改革成效初显。
王微微宋姗姗杨艾华王小敏
关键词: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防御素在抗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3年
防御素是广泛分布于生物界的一类富含半胱氨酸的内源性阳离子抗菌肽,在抵抗病原微生物入侵及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研究发现,防御素对细菌、真菌或病毒等均具有杀灭作用,其在抗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中也展现出突出优势。防御素独特的抗菌机理可以破坏结核分枝杆菌的细胞壁、细胞膜等生物学结构,从而抑制结核分枝杆菌。本文对防御素的分子结构、生物学作用、抗结核作用及机制予以综述。
高雪涵朱杰华刘利萍蒙祖迪亓凯卫麟娜秦欢罗军敏
关键词:防御素抗菌肽结核分枝杆菌免疫应答
思维导图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5
2020年
思维导图是一种新颖的、可视化的教学方法,已在医学、农学等多个学科教学活动中得到应用。医学微生物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具有知识点多、结构松散等特点,造成学生系统掌握的难度较大。而思维导图能够有序地展示分散、杂乱的知识点,故可应用于医学微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活动,促进医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医学微生物学基本知识,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王玉宋鸿周安徐运娥
关键词:思维导图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改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