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
- 作品数:59 被引量:83H指数:5
- 相关机构:上饶师范学院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金银花羟基肉桂酰基转移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2024年
- HCT酶是植物中依赖辅酶A催化各类酰基转移的酰基辅酶A依赖型酰基转移酶(BAHD)家族的主要成员。本文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金银花HCT酶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该酶蛋白较为稳定,分子中亮氨酸最多,半胱氨酸最少,等电点为6.67~6.68,是一个亲水性蛋白,无跨膜螺旋区和信号肽。有效二级结构中,α螺旋最多,占29.25%。三级结构与中粒咖啡的CoHCT酶三级结构同源性极高。在分子进化分析形成的进化树中,包括2个金银花HCT在内的12个植物HCT酶蛋白序列相似性较高。
- 冯唐锴雷群蓝玉
- 关键词:金银花生物信息学
- 野生食用菌资源利用现状及发展前景被引量:8
- 2019年
- 野生食用菌具有天然无污染、营养丰富及保健美容等功能特点,广受人民群众欢迎,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潜力,是当前农民收入提高以及乡镇经济发展的重要开发资源。因此,加强对野生食用菌资源的开发及利用对当地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针对野生食用菌资源的利用现状以及当前存在的应用问题进行探究,指出野生食用菌资源合理应用的相关对策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以助于推动野生食用菌产业发展。
- 万涛
- 景德镇高岭土中解磷菌的分离及全基因组测序分析
- 2024年
- 【目的】从景德镇高岭土中分离解磷菌并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以期为解磷微生物的挖掘及探究其解磷性状和解磷机制提供研究基础。【方法】对景德镇高岭土中的解磷菌进行分离,采用溶磷指数对菌株分解无机磷和有机磷能力进行初步评估,采用钼锑抗比色法对菌株的解磷能力进行定量分析,采用碱性磷酸酶(AKP/ALP)检测试剂盒对菌株碱性磷酸酶活性进行测定,采用16S rDNA对菌株进行鉴定,选取解磷能力较强的菌株进行全基因测序,并对其解磷相关基因进行分析。【结果】从景德镇高岭土中分离到5株既能分解有机磷又能分解无机磷的解磷细菌,分别命名为GP1、GP2、GP3、GP4和GP5。5株菌株均能产生碱性磷酸酶,其中,GP1分解无机磷能力最强,其发酵液中可溶性磷含量最高(61.77 mg/L);GP4分解有机磷能力最强,其发酵液中可溶性磷含量最高(30.22 mg/L)。16S rDNA测序结果显示,GP1和GP3为伯克霍尔德氏菌属(Burkholderia),GP2为副伯克霍尔德属(Paraburkholderia),GP4和GP5为藤黄色杆菌属(Luteibacter)。管家基因鉴定结果表明GP1为吡咯菌素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pyrrocinia)。基因注释结果显示,菌株GP1含有8个无机磷分解相关基因(pqqA、pqqB、pqqC、pqqD、pqqE、gdh、gltA、ppa)、4个有机磷分解基因(phoA、phnA、phnW、phnY)、8个磷化合物转运基因(ugpB、ugpA、ugpE、ugpC、pstB、pstA、pstC、pstS)及2个磷缺乏响应双组分调节基因(phoR、phoB)。【结论】景德镇高岭土中存在解磷细菌,从中分离的解磷细菌具有良好的分解有机磷和无机磷能力,是潜在的良好微生物肥料开发资源。GP1分解Ca3(PO4)2的机制可能是分泌葡萄糖酸、柠檬酸及无机焦磷酸酶,分解有机磷的机制可能是通过分泌碱性磷酸酶及C-P键裂解酶。GP1还具有适应低磷环境的潜力。
- 司春灿林英于雅汇龚文轩李优银黄书琪
- 关键词:解磷菌全基因组测序
- 2000—2020年植物谱系地理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情况探析
- 2023年
- 基于近20余年(2000—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谱系地理学领域项目的资助情况,本文统计分析了数量及经费、项目类型、负责人及依托单位等信息。研究结果表明,NSFC谱系地理学项目数量及资助金额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2014年的项目数最多,是谱系地理学的研究高峰期;面上项目数量及平均资助金额最多,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数略多于地区科学基金;NSFC谱系地理学项目由中科院下属研究机构(研究所及植物园)主导承担,并以高等院校为主体开展。之后本文列举了相关获资助项目的主要研究进展,同时尝试对未来谱系地理学研究的发展提出建议。
- 马怡帆叶林江田双
- 关键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谱系地理学
- 油茶根际促生菌的筛选与促生特性
- 2024年
- 【目的】筛选油茶根际促生微生物,有助于油茶专用微生物菌肥的研制,为提高茶油品质产量奠定基础。【方法】以油茶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PVK平板检测法、亚历山大平板检测法、CAS平板检测法、JNFB培养基检测法、Salknowski比色法,对从油茶根际土中随机挑取的20株细菌的解磷、解钾、产铁载体、固氮、产吲哚-3-乙酸(IAA)能力进行了检测。采用钼锑抗比色法、火焰分光光度计法对油茶根际菌YC10的解磷能力和解钾能力分别进行了定量测定,采用16S rDNA对菌株YC10进行了分子鉴定。【结果】结果表明:挑取的20株细菌中具有解磷能力的有6株(占30%),具有解钾能力的有6株(占30%),能产嗜铁素的有10株(占50%),具有固氮能力的有7株(占35%),产IAA能力的细菌最多有18株(占90%),同时具备2种或2种以上促生特性的菌株有14株,占总分离菌株数的70%。其中菌株YC10兼具解磷、解钾、产铁载体、产IAA、固氮等多重促生特性,菌株YC10发酵液中有效磷的含量在第60 h时达到最大为68.09μg/mL,解磷率最高为5.44%,菌株YC10发酵液中有效钾的含量在第72 h达到最高为4.43μg/mL,其解钾率最高为31.63%。菌株YC10经16S rDNA分子生物学鉴定为伯克氏菌Burkholderia sp.。【结论】油茶根际存在较多的具有促生特性的细菌,其中菌株YC10兼具解磷、解钾、产铁载体、产IAA、固氮等多重促生特性,具有油茶专用微生物菌肥开发的潜质。
- 司春灿林英尚天玉
- 关键词:油茶根际促生菌
- 蔬菜中农药前处理技术以及检测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22年
-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日常所食蔬菜中农药残留污染问题高度重视,在进行农药的残留检测时,需要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因此,农药残留检测的前处理技术及相应检测技术也相应快速发展。本文主要通过介绍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蔬菜中农药前处理技术以及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QuEChERS法、凝胶渗透色谱法、微波辅助萃取法等前处理技术以及色谱-质谱联用等检测技术。旨在为蔬菜中农药残留分析检测技术今后的发展与完善提供数据参考。
- 付雨婷章慧芳孟信刚
- 关键词:蔬菜农药残留前处理
- 基于正交实验方法的沼泽红假单胞菌对氨氮去除效果影响因素探究被引量:1
- 2021年
- 本文通过设计正交实验探究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 seudanonas palustris)菌株对氨氮的去除最佳条件。实验采用纳氏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的氨氮含量,分别控制影响菌株去除氨氮效率的三个因素(包括水样的初始氨氮浓度、pH以及温度)考察水样中的氨氮含量。结果显示,沼泽红假单胞菌降解氨氮能力最优的条件为:pH值为9、初始氨氮浓度为103.05mg/L、温度为45℃。且该菌株在25-45℃,pH5.0-9.0环境条件下均能去除废水中的氨氮。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对复杂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此外当体系中含有较高浓度的有机氮源时,菌体去除氨氮的能力下降,氨氮积累明显,甚至出现处理后废水中氨氮的浓度高于处理前的现象。
- 黎菲韩柱孟信刚
- 关键词:沼泽红假单胞菌氨氮浓度PH温度
- 易落果猕猴桃果园土壤中五种矿质元素的研究——景德镇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科技扶贫成果被引量:2
- 2020年
- 本文通过科技扶贫帮助当地农户实现脱贫的一个典型案例,即:帮助一果园基地探究猕猴桃落果的原因。采用微波消解ICP-AES法探究易落果猕猴桃果园土壤中五种矿质元素的含量情况。实验结果表明:该猕猴桃果园土壤中镁和铜的含量总体较丰富,比较适宜猕猴桃生长,但钾、钙、锌的含量比较缺乏。在猕猴桃的种植生产中应施加钾肥、钙肥和锌肥,不施或少施铜肥、镁肥,以避免污染环境和资源的浪费。
- 杨鑫冯唐锴章慧芳徐灵韩文华
- 关键词:猕猴桃落果土壤元素ICP-AES科技扶贫
- 新型建筑节能材料的应用及发展
- 2022年
- 随着节能建筑、绿色建筑等概念的不断发展,大量的新型节能建材被广泛地应用于建筑领域。文章对新型建筑节能材料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详细介绍了目前新型建筑节能材料的种类和特点,对其具体应用提出相关策略,从而有效促进我国建筑业节能降耗转型发展的实现。
- 余泽天陈缘园余义亮
- 关键词:新型建筑节能材料
- 植物氟化氢污染损害调查研究
- 2023年
- 文章以一具体的“某工业园企业涉嫌造成周边部分植物死亡事件”为研究对象,对涉嫌超标排污企业原材料、工艺、生产情况及该事件造成的受损农作物、行道树等植物进行现场调查和采样。通过对样品的分析检测,参照《铸造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放源统计调查产排污核算方法》《3251铜压延加工行业系数手册(铜压延加工行业系数表)》和《企业环评报告》,讨论了涉嫌企业不合规利用原材料与氟化氢、二氧化硫等超标排放的关系及其对农作物、行道树等的影响,确立了事件发生的因果关系及损害范围。
- 黄云云王炳山章慧芳殷俊俞慧芳
- 关键词:氟化氢二氧化硫环境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