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天津农学院食品科学系

作品数:492 被引量:3,497H指数:26
相关作者:刘金福赵惠祥程莉莉汪姣张健斌更多>>
相关机构:山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工程与生物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科技攻关项目天津市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56篇期刊文章
  • 3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7篇轻工技术与工...
  • 87篇农业科学
  • 36篇生物学
  • 36篇医药卫生
  • 32篇化学工程
  • 18篇文化科学
  • 9篇经济管理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理学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36篇活性
  • 35篇发酵
  • 32篇抗氧化
  • 27篇酶解
  • 25篇食品
  • 22篇酵母
  • 21篇贮藏
  • 21篇黄酮
  • 19篇多糖
  • 16篇膨化
  • 16篇鲶鱼
  • 15篇保鲜
  • 14篇感官
  • 14篇变温压差
  • 12篇蛋白
  • 11篇饮料
  • 11篇基因
  • 11篇果实
  • 11篇变温压差膨化
  • 9篇牛肉

机构

  • 488篇天津农学院
  • 58篇山西农业大学
  • 38篇天津科技大学
  • 35篇天津市农产品...
  • 28篇中国农业大学
  • 18篇石河子大学
  • 16篇东北农业大学
  • 13篇天津大学
  • 1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0篇长江大学
  • 8篇长治职业技术...
  • 7篇天津市食品研...
  • 5篇北京农学院
  • 5篇湖南农业大学
  • 5篇辽宁大学
  • 5篇郑州轻工业学...
  • 5篇国家农产品保...
  • 4篇广东轻工职业...
  • 4篇山西大学
  • 4篇中南林业科技...

作者

  • 122篇马俪珍
  • 69篇刘金福
  • 56篇何新益
  • 33篇甄润英
  • 32篇闫师杰
  • 30篇张平平
  • 28篇郭梅
  • 28篇樊秀花
  • 27篇张爱琳
  • 24篇王步江
  • 24篇梁鹏
  • 23篇任小青
  • 23篇黄宗海
  • 23篇王娜
  • 22篇张陈云
  • 20篇何庆峰
  • 18篇李晓雁
  • 18篇梁丽雅
  • 17篇杨华
  • 16篇付荣霞

传媒

  • 85篇食品研究与开...
  • 71篇天津农学院学...
  • 32篇食品与机械
  • 24篇食品科技
  • 21篇食品工业科技
  • 21篇食品科学
  • 12篇保鲜与加工
  • 1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0篇肉类研究
  • 9篇中国酿造
  • 8篇农产品加工(...
  • 7篇中国食品学报
  • 6篇粮食加工
  • 5篇农业机械
  • 5篇湖北农业科学
  • 5篇中国粮油学报
  • 5篇肉类工业
  • 4篇中国乳品工业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15篇2014
  • 47篇2013
  • 54篇2012
  • 63篇2011
  • 74篇2010
  • 62篇2009
  • 53篇2008
  • 37篇2007
  • 16篇2006
  • 22篇2005
  • 11篇2004
  • 10篇2003
  • 8篇2002
  • 6篇2001
  • 2篇2000
49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桦褐孔菌醇提物的萃取分离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被引量:12
2009年
采用不同极性有机溶剂对桦褐孔菌乙醇粗提取物进行液-液萃取,将粗提物划分为3个不同极性部位(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水相);选用总还原力、DPPH自由基清除率、FRAP法及β-胡萝卜素褪色法对粗提物和萃取物进行抗氧化活性评价.结果表明:桦褐孔菌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乙酸乙酯相的总还原力、FRAP值、DPPH自由基清除率显著高于BHT和其他部位(p<0.05),总多酚类物质、总黄酮含量也显著高于其他部位(p<0.05);乙酸乙酯相呈现出最强的抗氧化活性.推测桦褐孔菌抗氧化活性物质富集于乙酸乙酯相.桦褐孔菌提取物有望成为功能食品组分中合成抗氧化剂的天然替代品.
梁丽雅张泽生孙玮王玉本吕晨
关键词:桦褐孔菌抗氧化活性液-液萃取
不同膳食构成对葡萄糖转运因子-4影响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不同饲料构成对大鼠骨骼肌葡萄糖转运因子-4的影响。方法利用不同饲料(包括基础饲料、高蛋白、高脂肪、高能1与高能2饲料)喂养雄性Wistar大鼠9周,观察不同饲料构成对大鼠体重、脂体比、血糖及胰岛素的影响,并应用蛋白印迹法测定大鼠骨骼肌葡萄糖转运因子-4含量。结果高能饲料1组与高能饲料2组的体重、脂体比、血糖、胰岛素均显著高于基础组、高蛋白组与高脂肪组(P<0.05),而后3组体重、脂体比、血糖、胰岛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能饲料1组与高能饲料2组葡萄糖转运因子-4含量减少,能量相同的基础组、高蛋白组与高脂肪组含量相近。结论高能饲料可影响机体的葡萄糖代谢。
付荣霞孙长颢杨树成
关键词:蛋白印迹胰岛素高能饲料
嫩玉米乳酸发酵饮料工艺研究被引量:8
2004年
嫩玉米为主要原料进行乳酸菌发酵生产发酵乳食品。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稳定性参数及风味的研究。试验结果:嗜热链球菌与干酪乳杆菌混合发酵,菌种的比例为1:1,pH为3.5~4.0;CMC、黄原胶用量分别为0.15%、0.1%;玉米乳与牛乳的比例为3:2;玉米品种为沈农2号。成品具有酸甜可口、风味独特、色泽宜人、营养丰富、价格合理等特点。
孔庆学郑琳琳吴江学李志国
关键词:嫩玉米乳酸菌发酵饮料
鲶鱼骨酶解产物抑菌活性的酶解工艺优化被引量:8
2008年
试验以鲶鱼头、鱼骨为原料,通过先匀浆后高压、先高压后匀浆、直接匀浆3种不同的预处理方法,以蛋白质含量为指标,选出一种最优的预处理方法。利用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5种酶分别在各自最适条件下对其进行水解,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和藤黄色葡萄球菌为供试菌种,以抑菌性为测定指标确定酶解的最佳用酶以及酶解的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对鲶鱼头、鱼骨先高压后匀浆的预处理方法得到的蛋白质含量最高;胃蛋白酶为酶解鲶鱼骨的最佳用酶;胃蛋白酶的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底物浓度为1∶4,酶添加量为2000U/g,酶解时间2.5h,酶解温度37℃,最适pH值7.0。
张建荣马俪珍甄润英闫师杰李君
关键词:酶解抑菌性
食品中亚硝胺类化合物的危害及控制研究进展被引量:27
2012年
亚硝胺是对人类健康危害性极高的化合物之一。本文阐述N-亚硝基化合物的危害及在食品中的分布状况,综述应用辐照和天然植物提取物等阻断剂消除和控制食品中N-亚硝基化合物技术措施的研究进展。
马俪珍张健斌孟培培
关键词:亚硝酸盐
从中北镇花卉业的发展看入世后天津花卉产业化发展趋向被引量:1
2002年
天津西青区中北镇的花卉业有百年以上的历史,从该镇花卉业发展的历史及现状来分析中国加入WTO后天津花卉业在良种选育、种植新技术、花卉生产设施、专业化及规模化生产。
赵国防文丽华孙贵宝
关键词:入世花卉产业化
采用酶解和发酵联用技术提高羊骨中钙转化率被引量:6
2009年
利用酶解和发酵联用技术,以提高羊骨中钙转化率为目的,研究了提高羊骨中钙的生物利用率的工艺条件。试验是在羊骨酶解物的基础上进一步发酵,以发酵液中游离Ca2+含量为考核指标,从植物乳杆菌、戊糖片球菌、嗜热乳酸链球菌、丁二酮乳酸链球菌和嗜酸乳杆菌中筛选出优势菌种,得出植物乳杆菌和戊糖片球菌以1∶1混合时,发酵效果较好。以混合菌种的接种量、发酵时间、葡萄糖添加量为试验因子,采用三因子二次通用旋转设计试验,确定了优势菌种的最佳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原酶解液中可溶性钙含量为1105mg/100mL,发酵后可溶性钙含量增至2538mg/100mL,最大转化率为56.7%,其优化的发酵条件为接种量(植物乳杆菌和戊糖片球菌1∶1配合)8.7%,发酵时间18.9h,葡萄糖添加量3.93%。
忻欣马俪珍孔保华卢军
关键词:羊骨酶解发酵
菌株TP-3中基因pgmG的克隆、表达及酶活性分析
2013年
目的:克隆得到鞘氨醇单胞菌TP-3的葡萄糖磷酸变位酶基因全长,表达并验证其酶活性,为下一步菌株TP-3的基因工程改造奠定基础。方法:利用Tail PCR的方法扩增得到菌株TP-3的pgmG基因全长,通过pET-28a(+)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表达目的基因,优化诱导表达条件,并测定酶活性。结果:扩增得到1 383bp的pgmG基因全长,编码460个氨基酸,诱导表达后得到一个分子量约为49.8kDa的目的蛋白,纯化后的酶活为5 985 U/g。结论:首次得到新菌Sphingomonas sanxanigenenssp.nov.TP-3的pgmG基因全长,其编码蛋白PgmG与温轮胶合成菌Sphingomonas sp.NX-3的葡萄糖磷酸变位酶同源性最高,达81%,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目的基因并验证了葡萄糖磷酸变位酶活性,经Ni-NTA纯化后酶收率为29.3%。
王生秀黄海东李晓雁刘梦虹
关键词:鞘氨醇单胞菌葡萄糖磷酸变位酶克隆表达
基因工程菌漆酶用于提取人参总皂甙的研究
利用基因工程菌甲醇毕赤酵母(PMAD16/PMETαA-Lcc1)培养产生的重组漆酶,采用正交试验,对水浸提取条件、漆酶酶解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人参总皂甙最佳提取工艺为:先用重组漆酶酶解,每克人参加入5ml重组漆酶(...
郭梅路福平刘敏尧蒲军李托平梁鹏
关键词:基因工程菌人参总皂甙正交试验
响应面法优化酶法提取小麦麸皮蛋白被引量:1
2011年
根据Box-Benhnken的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3因素3水平的响曲面分析法,建立小麦麸皮蛋白提取的二次多项式模型,以蛋白提取率为响应值作响应面和等高线,考察酶解时间、温度和加酶量对蛋白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取小麦麸皮蛋白的工艺为:酶解时间2.56h,酶解温度为54.3℃,加酶量为0.86%,此时麸皮蛋白的最佳提取率为30.45%。
王步江袁玮刘金福
关键词:酶解麸皮蛋白响应面法
共4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