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梅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11367)

作品数:1 被引量:8H指数:1
相关作者:陈淑华温园香冯艳萍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省梅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梅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导管
  • 1篇低出生体重
  • 1篇低出生体重儿
  • 1篇置入
  • 1篇置入术
  • 1篇体重增长
  • 1篇中心静脉
  • 1篇中心静脉导管
  • 1篇外周中心
  • 1篇外周中心静脉
  • 1篇外周中心静脉...
  • 1篇经外周中心静...
  • 1篇静脉
  • 1篇静脉导管
  • 1篇极低出生体重
  • 1篇极低出生体重...
  • 1篇PICC
  • 1篇并发
  • 1篇并发症
  • 1篇出生体重

机构

  • 1篇广东省梅州市...

作者

  • 1篇冯艳萍
  • 1篇温园香
  • 1篇陈淑华

传媒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年份

  • 1篇2012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外周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术在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中应用的临床意义及价值。方法将98例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实验组48例,行PICC置管,对照组50例,行周围静脉留置针,比较两组穿刺次数、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体重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住院期间输液穿刺次数为(6.13±1.4),留置时间为(28.5±4.6)d;对照组穿刺次数为(27.52±6.5)次,留置时间为(2.9±0.4)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4.3,15.1;P〈0.01);实验组导管机械性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4%,对照组为4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6,P〈0.01);实验组无一例发生低血糖,每3天体重增长值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PICC为需要中长期静脉治疗的极低出生体重儿提供了安全、可靠的静脉通路。
陈淑华温园香冯艳萍
关键词:PICC极低出生体重儿并发症体重增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