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琴
-

-

- 所属机构:湖南省肿瘤医院
- 所在地区:湖南省 长沙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李旭英

- 作品数:243被引量:1,453H指数:18
- 供职机构:湖南省肿瘤医院
- 研究主题:PICC 护理 护士 导管插入术 乳腺癌
- 袁忠

- 作品数:60被引量:593H指数:13
- 供职机构:湖南省肿瘤医院
- 研究主题:PICC 护理 导管插入术 PICC置管 静脉治疗
- 夏开萍

- 作品数:23被引量:74H指数:5
- 供职机构:湖南省肿瘤医院
- 研究主题:PICC 导管插入术 静脉治疗 中心静脉 专科门诊
- 谌永毅

- 作品数:345被引量:3,117H指数:28
- 供职机构:湖南省肿瘤医院
- 研究主题:护理 安宁疗护 护士 肿瘤 肿瘤患者
- 李金花

- 作品数:91被引量:252H指数:8
- 供职机构:湖南省肿瘤医院
- 研究主题:乳腺癌 肿瘤 乳腺癌患者 PICC 护士
- 新型医用敷料治疗PICC穿刺点感染的研究进展
- 2022年
- 新型医用敷料如葡萄糖酸氯己定敷料、藻酸盐敷料、水胶体敷料、水凝胶敷料、银离子敷料、中药敷料等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点感染中,本文对新型医用敷料治疗PICC后穿刺点感染进行综述,总结不同医用敷料治疗PICC穿刺点感染的特点、护理方法以及不同敷料的成本效益分析,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 林琴孟令琦李旭英夏开萍袁忠
- 关键词: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点感染敷料
- 1例上臂置入PICC异位椎静脉导致拔管困难的护理
- 2021年
- 报告1例上臂置入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异位椎静脉导致拔管困难的护理体会,分析导管异位椎静脉及拔管困难的原因、处理措施,并提出建议,旨在为以后治疗、护理PICC导管异位椎静脉病人提供参考。
- 袁忠黄钢林琴魏涛夏开萍李旭英
- 关键词: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拔管困难护理
- 输液港原发性导管异位相关因素及防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 2021年
- 该文对输液港原发性导管异位的相关因素、预防及处理进行综述,分析了原发性导管异位的原因。指出纠正导管异位的方法,并提出了几点建议,包括选择最佳置入路径、选择可视化置管方式以促进精准定位、合理选择送管技巧及强化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培训以提高其置管经验。
- 林琴王童语夏开萍李旭英袁忠
- 关键词:导管插入术中心静脉导管留置
-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管理模式对肿瘤患者手臂输液港围手术期护理质量的影响被引量:8
- 2023年
- 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管理模式对肿瘤患者手臂输液港围手术期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湖南省肿瘤医院2020年1—10月置入手臂输液港肿瘤患者68例为对照组,选择2020年11月—2021年8月置入手臂输液港肿瘤患者84例为干预组。对照组遵循医院原有的胸壁港及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入的围手术期安全管理方法,干预组采用HFMEA管理模式进行手臂输液港围手术期安全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手臂输液港置入围手术期风险优先指数(RPN)、高危失效模式的发生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术前评估不充分、术中配件丢失、穿刺位置过低、导管裁剪过短、导管与注射座连接不紧、切口缝合后再进行导管定位、术后健康教育不充分等失效模式RPN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术前评估不充分、术后健康教育不到位的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MEA管理模式可以降低肿瘤患者手臂输液港围手术期环节风险性,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林琴袁忠王童语夏开萍洪源李旭英
- 关键词:肿瘤围手术期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 关于男护士管理的思考与分析
- 首先分析了男护士的社会需求,并从社会压力、家庭压力、自身发展三方面介绍了男护士的压力,基于此阐述了医院对男护士采取的管理措施,包括加大宣传,改变传统观念;帮助男护士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加强男护士相关硬件设施建设;调整临床...
- 胡小弟林琴
- 关键词:男性护士工作压力护理质量
- PICC置管后两种外加压固定方法的效果比较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后两种外加压固定方法对PICC导管渗血、静脉炎及导管脱出的影响。方法:将某三级甲等肿瘤医院220例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实验组采用医用纱布绷带外加压固定方法固定PICC导管,对照组采用自粘性弹力绷带外加压固定方法固定PICC导管。比较两组患者PICC置管1周后置管部位渗血、静脉炎及PICC脱管的发生情况。结果:医用纱布绷带组导管渗血、静脉炎、脱管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用纱布绷带外加压固定方法在减轻PICC置管后置管部位渗血,减少静脉炎及脱管方面优于自粘性弹力绷带外加压固定方法。
- 袁忠周秋萍李旭英谌永毅林琴
- 关键词: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自粘性弹力绷带
- 肿瘤患者PICC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 2023年
- 目的:构建肿瘤患者PICC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为临床护理人员提供更准确、有效的评估工具。方法:通过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及小组讨论筛选指标;利用德尔菲法及层次分析法确定肿瘤患者PICC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及各指标权重。结果:经过2轮专家函询,最终构建的肿瘤患者PICC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共包括4项一级指标、17项二级指标和27项三级指标。结论:本研究构建的肿瘤患者PICC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实用性、指导性及可推广性,可为临床护理人员准确、有效地评估肿瘤患者PICC非计划性拔管风险提供参考依据。
- 王童语李旭英袁忠林琴方运霞王莉杰
- 关键词: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非计划性拔管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肿瘤风险评估
- 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在肘上置入PICC穿刺区域选择的研究
- 2022年
- 目的探索超声引导下的改良塞丁格技术在肘上置入PICC穿刺区域的选择。方法收集2019年6月—2020年12月湖南省某三级甲等专科医院血管通道中心门诊946例在超声引导下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行肘上置入PICC患者的资料。结果超声引导下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在肘上置入PICC时穿刺区域选择绿区(上臂中段)占73.4%(695/946)、选择红区(上臂下段)占25.4%(240/946)、选择黄区(上臂上段)占1.2%(11/946);PICC置入时选择贵要静脉最多,占58.5%(554/946),选择穿刺皮下深度0.5~1.0 cm的血管最多,占75.6%(715/946),选择血管直径为(0.403±0.992)cm。在PICC置入一次穿刺成功率上,各静脉血管及各穿刺区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皮下深度和血管直径影响穿刺成功率。结论超声引导下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肘上置入PICC穿刺区域的选择和ZIM分区推荐方法不一致;不同穿刺区域对穿刺成功率无影响,不用过度关注穿刺区域,而应关注所选择静脉的皮下深度和血管直径大小。
- 袁忠邓诗佳王童语夏开萍李旭英金灿欢林琴
- 关键词:PICC血管直径
- 新生儿PICC相关性血栓预防与管理的证据总结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总结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性血栓预防与管理的证据,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循证依据。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临床决策网站、指南网站、专业协会网站、循证文献资源库及原始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2月。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结合专业判断、临床情境提取证据并进行汇总。结果:共纳入14篇文献,其中临床决策2篇,指南6篇,系统评价4篇,队列研究2篇。从风险评估、导管置入、导管维护、血栓诊断、血栓治疗、拔管等6个方面共汇总了31条证据。结论:本研究总结了新生儿PICC相关性血栓预防及管理的证据。医护人员可结合文化背景、临床情境选择证据,制定科学的血栓预防及管理方案,提升护理质量。
- 方运霞刘佳惠林琴彭思意魏涛袁忠王童语李旭英
- 关键词: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新生儿
- 创伤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23年
- 静脉血栓栓塞症是创伤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预后。该文对创伤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预测模型构建方法、应用现状和优缺点等内容进行综述,综合分析比较各预测模型的特点和应用效果,以期为国内临床护理人员精准选择创伤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预测模型提供参考。
- 孟令琦刘佳惠彭思意魏涛李星凤林琴马航霞戚熠李旭英
- 关键词:创伤静脉血栓栓塞症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