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09篇“ SWEETPOTATO“的相关文章
9个冬种甘薯不同发育时期品质变化
2025年
本研究旨在探讨9个黄肉甘薯品种在不同发育时期的表型及主要品质变化,为鲜食甘薯的选育提供理论基础。以9个冬种黄肉甘薯品种为试材,测定5个发育时期甘薯的直径、薯长、单薯重、颜色、干率以及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甘薯直径、薯长、单薯重、干率等在发育过程中不断增加,‘广薯79’在45~105 d、‘安娜’在135~165 d薯长增速最快;直径、单薯重增加速度最快的是‘玛莎莉’;‘广薯79’干率增速最快。可溶性糖含量在发育中呈现下降趋势,‘广薯72’降速最快。淀粉含量增加,‘广薯72’在生长前期45~105 d快速增加,‘安娜’在135~165 d增速最快。研究发现黄肉甘薯块根薯长、直径、单薯重、干率、总淀粉含量随着生长发育时期逐渐增加,可溶性糖的含量逐渐下降,不同品种甘薯快速发育和增长时期不同。
骆秦湘姚研强杨佳丽张荣蒋锋王章英
关键词:鲜食甘薯品质性状发育时期表型特征
甘薯曲叶病毒广东种群的遗传特征分析
2025年
【目的】甘薯曲叶病是影响甘薯产业的一种重要病害,旨在监测该病害在广东甘薯产区的发生与分布,明确甘薯曲叶病毒(Sweetpotato leaf curl virus,SPLCV)广东种群的遗传特征,为SPLCV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9—2023年,通过对广州、茂名、湛江、汕尾4个广东省甘薯主要产区进行系统调查,采集疑似甘薯曲叶病样本。利用RCA扩增、分子克隆以及序列分析方法,获得SPLCV分离物的基因组全长序列。进一步利用SDT、MEGA、RDP、DnaSP等生物学软件对SPLCV广东种群各分离物的基因组结构特征、全长序列相似性、系统进化、重组、种群多态性等进行分析。【结果】获得SPLCV广州(GS01)、湛江(GS02)、茂名(MM01)3个分离物的基因组全长序列。进一步序列分析发现,SPLCV广东种群的基因组结构基本一致,均编码6个ORFs,但病毒基因组全长序列存在差异,序列相似性为87.00%~99.90%,其中GS01分离物的序列差异明显,与其他分离物相似性低(87.00%~87.90%)。系统进化树分析同样表明,GS01分离物与广东其他分离物遗传距离较远,聚集在不同分支,表明GS01分离物与广东其他6个分离物的来源不同。重组分析显示,SPLCV广东种群的基因组未发生重组。种群多态性分析发现,SPLCV广东分离物核苷酸多样性为0.06544,总体变异程度较低。进一步分析SPLCV广东分离物AV1、AV2、AC1、AC2、AC3、AC4基因的选择压力,发现AC4基因所承受的选择压力大,处于多样性选择。【结论】甘薯曲叶病在广东省广州、茂名、湛江等甘薯主产区均有发生,其病原物SPLCV广东种群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AC4基因的突变是引起SPLCV广东种群变异的主要原因。同时,首次在广东茂名甘薯产区检测到SPLCV,表明SPLCV在广东省的分布正在扩大,对甘薯生产安全构成威胁。因此,需加强对SPLCV监测及甘薯种苗调运监管,及时控制田间烟粉虱,以有效控制甘薯曲叶病
都梦丹李正刚何自福佘小漫汤亚飞
关键词:甘薯
甘薯激酶基因IbHT1的克隆及抗旱性功能鉴定
2025年
HT1(HIGH LEAF TEMPERATURE 1)属于蛋白激酶,在模式植物拟南芥中主要参与气孔运动,但其在甘薯(Ipomoea batatas (L.) Lam.)中的作用未见相关报道。本研究从甘薯品系徐薯55-2中克隆得到IbHT1基因,其CDS全长1140 bp,编码379个氨基酸。IbHT1蛋白具有一个保守的STKc_MAP3K_Like蛋白激酶结构域,预测分子量大小43.07 kD,等电点8.83。其基因组全长2796 bp,含有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IbHT1蛋白定位于细胞膜上,其蛋白全长无转录激活活性。IbHT1基因受20%PEG-6000诱导下调表达。过表达IbHT1基因减弱了甘薯植株的抗旱性,而RNA干扰该基因显著增强了甘薯植株的抗旱性。通过酵母筛库筛选到与IbHT1蛋白互作的10个蛋白,由此推测,IbHT1蛋白激酶可能通过与这些蛋白相互作用从而共同参与甘薯抗旱性的调控。
王语新陈天羽翟红张欢高少培何绍贞赵宁刘庆昌()
关键词:甘薯RNA干扰抗旱性
Exogenous melatonin enhances heat stress tolerance in sweetpotato by modulating antioxidant defense system,osmotic homeostasis and stomatal traits
2025年
Heat stress hinders the growth and productivity of sweetpotato plants,predominantly through oxidative damage to cellular membranes.Therefore,the development of efficient approaches for mitigating heat-related impairments is essential for the long-term production of sweetpotatoes.Melatonin has been recognised for its capacity to assist plants in dealing with abiotic stress conditions.This research aimed to investigate how different doses of exogenous melatonin influence heat damage in sweetpotato plants.Heat stress drastically affected shoot and root fresh weight by 31.8 and 44.5%,respectively.This reduction resulted in oxidative stress characterised by increased formation of hydrogen peroxide(H_(2)O_(2))by 804.4%,superoxide ion(O_(2)^(·-))by 211.5%and malondialdehyde(MDA)by 234.2%.Heat stress also reduced chlorophyll concentration,photosystemⅡefficiency(F_v/F_m)by 15.3%and gaseous exchange.However,pre-treatment with 100μmol L^(-1)melatonin increased growth and reduced oxidative damage to sweetpotato plants under heat stress.In particular,melatonin decreased H_(2)O_(2),O_(2)^(·-)and MDA by 64.8%,42.7%and 38.2%,respectively.Melatonin also mitigated the decline in chlorophyll levels and improved stomatal traits,gaseous exchange and F_(v)/F_(m)(13%).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favorable outcomes of melatonin treatment can be associated with elevated antioxidant enzyme activity and an increase in non-enzymatic antioxidants and osmo-protectants.Overall,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exogenous melatonin can improve heat stress tolerance in sweetpotatoes.This stu dy will assist re searchers in further investigating how melatonin makes sweetpotatoes more resistant to heat stress.
Sunjeet KumarRui YuYang LiuYi LiuMohammad Nauman KhanYonghua LiuMengzhao WangGuopeng Zhu
关键词:SWEETPOTATOMELATONIN
甘薯组氨酸激酶蛋白IbHK5响应干旱和盐胁迫的功能分析
2025年
组氨酸激酶是植物双组分信号系统中的一类重要元件,参与了植物生长发育、逆境响应等多种生物学功能。本研究在甘薯中鉴定到一个与拟南芥AHK5同源的基因Ib HK5。亚细胞定位研究表明,Ib HK5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利用拟南芥异源超表达和甘薯发状根遗传转化技术研究了Ib HK5参与干旱胁迫和盐胁迫的生物学功能。结果表明,Ib HK5在拟南芥中的异源超表达能够增强拟南芥的耐旱性和耐盐性,超表达株系中表现出较高的POD、SOD和CAT酶活,较少的H_(2)O_(2)和O^(2-)的积累,以及相对表达量较高的POD、SOD、CAT和GPX等ROS清除系统相关基因。同样,Ib HK5在甘薯中的超表达也能增强甘薯的耐旱性和耐盐性,甘薯发状根也表现出较高的POD、SOD和CAT酶活,较少的H_(2)O_(2)和O^(2-)的积累。酵母双杂交试验表明,Ib HK5能与拟南芥AHP1、AHP2、AHP3和AHP5蛋白互作。上述结果证实Ib HK5是参与干旱胁迫和盐胁迫的一个正调控因子。研究结果有助于解析甘薯抵御干旱胁迫和盐胁迫的生理机制与分子机制,也能够为耐干旱、耐盐的甘薯定向改良和品种选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霍如雪葛祥菡石嘉李雪蕊戴圣杰刘振宁李宗芸
关键词:甘薯双组分信号系统组氨酸激酶干旱胁迫盐胁迫
甘薯种质基腐病抗性鉴定和分析
2025年
为探索甘薯基腐病田间抗性鉴定方法和筛选抗病种质,该研究对经过1~3 a试验筛选的81份甘薯(Ipomoea batatas)抗性或其他性状优良的种质进行田间抗病性鉴定,并分析甘薯不同生育时期的病情变化,以及不同抗性等级对鲜薯产量损失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81份种质中,表现为高抗和抗的种质分别有24和11份。生长期从90到120 d的病情变化明显,尤其是感病种质的4级病级比例迅速提高。鲜薯产量与病情指数呈极显著的负相关(r=-0.9781^(**)),每下降1个抗性等级,鲜薯平均产量损失率将增加19.35%。生长期120 d时发病率与病情指数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r=0.9925^(**)),除病情指数外,发病率也可作为甘薯基腐病抗性鉴定指标。
刘也楠黄立飞何贤彪刘伟明
关键词:种质抗性发病率病情指数
甘薯块根膨大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4年
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兼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在中国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甘薯块根是甘薯收获的主要器官,营养价值丰富,并且其发育及膨大直接影响甘薯的产量。因此,了解块根膨大的机理对提高甘薯产量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影响甘薯块根膨大的温度、光照、水分、施肥水平和塑料薄膜等环境因素,淀粉、可溶性糖、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等块根代谢物,细胞分裂素(CTK)、脱落酸(ABA)、生长素(IAA)、赤霉素(GA)和茉莉酸(JA)等内源激素,以及MADS-box和Homeobox等转录因子和淀粉合成、块根形成等相关基因4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有关甘薯块根膨大的研究进展,为甘薯块根膨大机理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宋炜涵后猛张允刚张允刚
关键词:甘薯块根膨大代谢物内源激素
甘薯Ib CHLI1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甘薯[Ipomoea batatas (L.) Lam.]是重要的粮食、保健、工业原料和能源作物,而一些甘薯品种因叶型或叶色丰富被作为观赏植物或绿化植物。CHLI1基因编码叶绿素合成途径中镁离子螯合酶(MgCh)的Chl I亚基,对叶绿素的合成以及叶绿体的发育至关重要,并影响植物叶片着色。本实验以‘徐薯29号’为材料,采用RT-PCR方法克隆CHLI1基因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进行了不同部位的表达模式分析。结果表明,甘薯IbCHLI1基因最大阅读框(ORF)长度为1 281 bp,编码426个氨基酸,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为46 184.90 Da,其分子式为C_(2032)H_(3332)N_(568)O_(632)S_(11),原子总数为6 575,理论等电点为5.68;该蛋白属于亲水性非分泌蛋白,定位在叶绿体中,稳定性较好,不存在跨膜结构域以及信号肽,有多个磷酸化位点;该蛋白二级结构主要包括α-螺旋(42.25%)、无规卷曲(35.21%)、延伸链(15.96%)和β-转角(6.57%),三级结构预测结果显示该蛋白含有核苷三磷酸水解酶的P-loop环,保守结构域预测结果显示该蛋白是含有AAA结构域的ATP结合蛋白,属于Chl I超家族;系统进化分析发现该蛋白与三裂叶野牵牛(Ipomoea triloba)的CHLI1蛋白亲缘关系最近,序列相似性达到99.30%。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结果显示Ib CHLI1基因在甘薯不同组织中存在明显的组织表达特异性,在叶片中表达量最高,在根中表达量最低。以上对IbCHLI1基因在甘薯中的初步分析将为后续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创制观赏甘薯新种质提供理论依据。
高兵倩王珧刘洋赵路宽邓逸桐曹清河邹华文
喷施石灰水对甘薯储藏后品质的影响
2024年
选用淀粉型和食用型2个不同类型的甘薯(Ipomoea batatas L.)为试验材料,设置喷施石灰水后晾干入窖储藏处理(SL),同时以直接入窖储藏为对照(CK),考察石灰水对甘薯储藏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对于食用型甘薯,与对照相比,入窖前喷施石灰水处理的失重率、直链淀粉含量和支链淀粉含量降低,可溶性糖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干率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升高;对于淀粉型甘薯,与对照相比,入窖前喷施石灰水处理的失重率和还原糖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干率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先降低后升高,直链淀粉含量和支链淀粉含量降低,可溶性糖含量升高。
柴沙沙汪治张登波雷剑王连军靳晓杰杨新笋张越华张岩殷婷婷
关键词:储藏石灰水
根系功能分离技术在甘薯源库关系研究中的演进及其应用
2024年
甘薯根系功能分离技术(RFSD)是通过特殊栽培模式使甘薯养分吸收根和贮藏根在空间和功能上发生分离的一种新型栽培技术。通过此技术不仅可实现在不影响植株生长的情况下观测块根发育,还可在同一遗传背景下开展光合运输效率研究,是开展甘薯源库关系研究和培育空中甘薯的关键技术。本文归纳了“源”“流”“库”对甘薯产量的影响,回顾了甘薯RFSD的发展历程,总结了目前发展的几种RFSD的原理、演进过程、特点及优长,分析了RFSD在甘薯源库关系和空中甘薯研究中的应用。提出RFSD可作为研究甘薯“源”“流”“库”互作关系的重要手段,今后可利用其优势,在同一遗传背景下开展源库关系和理想株型研究;改进和完善RFSD系统,为设施条件下实现空气中稳定结薯创造可能。RFSD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可为甘薯新品种特别是高光效短蔓高产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和技术参考,为设施栽培及品质精细调控提供技术支撑。
李明李明梁永书张聪屈会娟黄丹杨舒雅彭梅芳
关键词:甘薯吸收根贮藏根源库关系

相关作者

后猛
作品数:83被引量:385H指数:11
供职机构: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甘薯 品质性状 紫薯 紫肉甘薯 基因型
张立明
作品数:248被引量:1,601H指数:23
供职机构: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甘薯 甘薯品种 鲜食型 种业 植物生长调节剂
解备涛
作品数:174被引量:741H指数:16
供职机构: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甘薯 甘薯品种 鲜食型 植物生长调节剂 苗期根系
王庆美
作品数:223被引量:1,203H指数:17
供职机构: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甘薯 甘薯品种 甘薯新品种 植物生长调节剂 实生种子
汪宝卿
作品数:163被引量:858H指数:17
供职机构: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甘薯 盐碱地 鲜食型 干旱胁迫 苗期根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