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33篇“ MLH1“的相关文章
MLH1和PMS2在胃癌组织中的缺失水平及价值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组织中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MMR)蛋白MLH1、PMS2的缺失及表达水平,并分析高缺失者与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22年3月青海省人民医院收治的275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收集患者MMR蛋白的表达资料,并结合临床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275例患者中,MLH1的缺失率为8.36%(23/275),PMS2的缺失率为18.18%(50/275),MLH1和PMS2的共同缺失率为7.27%(20/275)。MLH1的缺失率与PMS2的缺失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MS2的缺失率与MLH1和PMS2的共同缺失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LH1的缺失与胃癌患者的年龄、分化程度、Ki67指数、神经侵犯和Her-2状态有关(P<0.05);PMS2的缺失与胃癌患者的年龄、肿瘤部位和Ki67指数有关(P<0.05);MLH1和PMS2共同缺失与胃癌患者的年龄、肿瘤部位、肿瘤直径、分化程度、神经侵犯、Ki67指数和Her-2状态有关(P<0.05)。MLH1和PMS2在胃癌中表达呈正相关(r=0.539,P<0.001)。结论MLH1的缺失与胃癌患者较多的临床病理特征相关,MLH1、PMS2在胃癌中表达呈正相关。
陶飞
关键词:胃癌错配修复蛋白MLH1
Lynch综合征家系中MLH1 c.463dupC基因突变的特点和临床分析
2024年
本研究报道1个Lynch综合征(LS)家系中MLH1 c.463dupC基因新突变位点,并分析该家系的临床和致病基因特点。回顾性纳入2020年10月2日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1例40岁女性结肠癌患者,收集该家系的临床资料并绘制家系图谱,其家族肿瘤史符合阿姆斯特丹标准Ⅱ和中国人LS诊断标准,是典型的LS家系。先证者通过二代测序(NGS)检测到MLH1基因位于第6外显子的胚系移码错义突变c.463dupC,为可能致病性变异。随后针对MLH1基因对家系中共20名直系成员进行Sanger测序,发现7例携带该突变并将其纳入LS高风险管控。随访至2023年10月,先证者新患子宫内膜及宫颈息肉,1例患结直肠癌,2例新发肠息肉,均得到早期干预和治疗;2例未出现表型。本研究首次报道了可能致病性MLH1 c.463dupC新突变位点,为该突变的致病性提供了依据,并为家系携带者提供了规范的健康管理。
周大杨刘畅黄鉴许宁吉祥杨可欣彭继邦潘海徐文静珠珠
关键词:LYNCH综合征家系分析
Testing region selection and prognostic analysis of MLH1 promoter methylation in colorectal cancer in China
2024年
Background:MLH1 promoter methylation analysis is recommended in screening for Lynch syndrome(LS)in patients with MLH1-deficient colorectal cancer(CRC).The study aims to identify specific methylation regions in the MLH1 promoter and to evaluate the clinicopathologic characteristics of and prognosis for patients with MLH1 methylation.Methods:A total of 580 CRC cases were included.The DNA mismatch repair(MMR)protein expression was assessed by using immunohistochemistry(IHC).The methylation status of the Regions A,B,C,D,and E in the MLH1 promoter was tested by using bisulfite sequencing PCR.The specificities of the five regions were calculated.Associations between MLH1 methylation and clinicopathologic characteristics were evaluated.Kaplan-Meier analyses for overall survival(OS)were carried out.Results:In 580 CRC cases,the specificities of the methylation test in Regions D and E were both 97.8%.In the MLH1-deficient CRCs,the frequencies of MLH1 methylation and BRAFV600E mutation were 52.6%and 14.6%,respectively;BRAFV600E mutation occurred in 27.7%of patients with MLH1-methylated CRC.In the MMR-deficient patients,compared with MLH1 unmethylation,MLH1 methylation was more common in patients who were aged≥50years,female,had no family history of LS-related tumors,and had tumors located at the right colon.In the MMR-deficient patients,the MLH1-methylated cases had lower OS rates than the unmethylated cases with a family history of LS-related tumors(P=0.047).Conclusions:Regions D and E in the MLH1 promoter are recommended for determining the MLH1 methylation status in screening for LS in MLH1-deficient CRC.In MMR-deficient patients,the MLH1-methylated cases had a worse OS than the unmethylated cases with a family history of LS-related cancer.
Xiaoli TanYongzhen FangXinjuan FanWeihao DengJinglin HuangYacheng CaiJiaxin ZouZhiting ChenHanjie LinLiang XuGuannan WangHuanmiao ZhanShuhui HuangXinhui Fu
关键词:CRC
肺癌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DAPL1MLH1基因甲基化水平检测及其临床意义研究
2024年
目的检测肺癌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凋亡相关蛋白激酶样蛋白1(death-associated protein kinase like 1,DAPL1)和错配修复基因(Mut L homologue l,MLH1)甲基化水平,进一步研究基因甲基化对早期肺癌的诊断价值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蒙城县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早期肺癌患者142例,根据最终病理学结果分为肺癌组(n=82)和肺部良性病变组(n=60)。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法检测两组BALF样本中DAPL1MLH1甲基化水平;分析DAPL1MLH1甲基化对早期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及其与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肺癌组患者BALF中DAPL1MLH1基因甲基化水平分别为53.66%(44/82),56.10%(46/82),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的11.67%(7/60)和18.33%(11/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6.544,20.565,均P<0.05)。DAPL1MLH1基因甲基化诊断早期肺癌的敏感度分别为53.66%(44/82)和56.10%(46/82),特异度分别为88.33%(53/60)和81.67%(49/60),准确度分别为68.31%(97/142)和66.90%(95/142);DAPL1甲基化联合MLH1甲基化诊断早期肺癌的敏感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6.59%(71/82),85.92%(122/142),均高于单一指标(Z=24.411,16.450,均P<0.05)。肺癌患者BALF中DAPL1MLH1基因甲基化水平与临床分期、吸烟史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χ^(2)=5.493,13.083;8.167,6.946;9.303,4.523,均P<0.05)。Spearman相关性显示,DAPL1MLH1基因甲基化与肺癌患者临床分期、吸烟史及淋巴结转移均呈正相关(r=0.523,0.602;0.548,0.498;0.630,0.524,均P<0.05)。结论BALF中DAPL1MLH1基因甲基化检测对于早期肺癌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且两者基因甲基化水平与肺癌患者病情进展及吸烟史有关。
罗世龙李志强李翔
关键词:肺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错配修复基因基因甲基化
一种FAN1MLH1蛋白共表达载体的构建及FAN1/MLH1蛋白复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FAN1MLH1蛋白的共表达载体及FAN1/MLH1蛋白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属于生物技术和结构生物学领域。本发明通过选取FAN1MLH1合适的基因序列克隆至pETDuet1‑LIC表达载体中,得到了FAN...
刘艳丽陈易昌
MSH2、MLH1、MSH6和PMS2对直肠癌的诊断价值及预后预测效能
2024年
目的:探讨MSH2、MLH1、MSH6和PMS2相关错配修复蛋白对直肠癌的诊断价值及预后预测效能。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治疗的78例直肠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78例直肠良性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取所有患者肿瘤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检验,检测错配修复蛋白MSH2、MLH1、MSH6、PMS2表达情况。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MSH2、MLH1、MSH6、PMS2对直肠癌的诊断价值。所有直肠癌患者依照其病变程度均采取积极的手术、化疗及靶向治疗,对观察组患者进行1年随访,将发生新的转移灶、复发灶及死亡的20例患者判定为预后不良,设为预后不良组,其余58例患者设为预后良好组,建立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以预后情况作为因变量,分析MSH2、MLH1、MSH6、PMS2对直肠癌预后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MSH2、MLH1、MSH6、PMS2阳性率及缺失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通过绘制ROC曲线,分析MSH2、MLH1、MSH6、PMS2对直肠癌的诊断效能,结果显示,错配修复蛋白MSH2、MLH1、MSH6、PMS2联合对直肠癌的诊断敏感度为72.78%,特异度为85.37%,联合诊断明显高于单一指标诊断(P<0.05);对比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患者的性别、年龄、BMI、肿瘤位置、肿瘤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患者TNM分期、组织分化程度、MSH2缺失率、MLH1、MSH6、PMS2阳性率与缺失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果显示,TNM分期、组织分化程度、MSH2缺失率、MLH1、MSH6、PMS2阳性率与缺失率为直肠癌预后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内可发现大量错配修复蛋白MSH2、MLH1、MSH6和PMS2阳性表达及表达缺失情况,错配修复蛋白可辅助提升直肠癌诊断敏感度与特异度,且可用于预测患者预后水平。
张晴邱海洋王旭波李彩红
关键词:错配修复蛋白直肠癌阳性表达预后不良
结直肠腺癌组织中MLH1、PMS2、MSH2及MSH6的表达和病理意义被引量:3
2024年
目的探索结直肠腺癌组织中MLH1、PMS2、MSH2及MSH6的表达和病理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于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其组织中的错配修饰蛋白MLH1、PMS2、MSH2及MSH6表达情况,统计纳入人群的错配修饰蛋白的缺失情况。分析其稳定性和强度,同时探究其临床病理意义。结果所纳入的100例患者中包括有48例直肠缐癌患者,52例结肠癌患者。MLH1表达缺失12例(12%)、MSH2表达缺失7例(7%)、PMS2表达缺失13例(13%)、MSH6表达缺失9例(9%)。年龄对于稳定性具备一定的关联性,P<0.05,而性别、肿瘤最大径、肿瘤分期、淋巴结是否转移和分化程度和其稳定性没有显著关联性,P>0.05。直肠腺癌组织中的MLH1、PMS2、MSH2及MSH6表达均显著高于癌周边组织,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LH1、PMS2、MSH2及MSH6的表达和肿瘤的稳定性和表达强度具备一定的关联,对结直肠缐癌的评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张彪孙勤丰
关键词:病理意义错配修复蛋白
胃癌患者病灶组织CK7、HER2、MLH1、MSH2及MSH6的表达变化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究胃癌患者病灶组织角蛋白7(CK7)、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错配修复蛋白MutL同源物1(MLH1)、错配修复蛋白MutS同源物2(MSH2)及错配修复蛋白MutS同源物6(MSH6)的表达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3年1月苏州市相城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病灶组织及癌旁组织的CK7、HER2、MLH1、MSH2及MSH6的表达情况,并比较不同性别、年龄、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及病灶位置者的病灶组织CK7、HER2、MLH1、MSH2及MSH6表达情况。结果:胃癌患者病灶组织CK7、HER2阳性率及MLH1、MSH2、MSH6表达缺失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及病灶位置病灶组织的CK7、HER2、MLH1、MSH2及MSH6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期、Ⅳ期病灶组织CK7、HER2阳性率高于Ⅰ期、Ⅱ期,MLH1、MSH2、MSH6表达缺失率均显著低于Ⅰ期、Ⅱ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化程度较低者病灶组织的CK7、HER2阳性率显著高于分化程度较高者,MLH1、MSH2及MSH6表达缺失率显著低于于分化程度较高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CK7、HER2阳性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MLH1、MSH2及MSH6表达缺失率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患者病灶组织的CK7、HER2、MLH1、MSH2及MSH6的表达相对异常,且不同TNM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者的差异较大。
张黎朱琳琳
关键词:病灶组织
MLH1蛋白与近端散发性结肠癌瘤内菌群特征关系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2024年
背景与目的:mutL同源物1(MLH1)基因的突变会导致DNA错配修复(MMR)系统失活,从而增加结直肠癌的发生风险。此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的组成和功能异常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然而,MLH1蛋白表达与肠道菌群是否有关联目前尚不十分明确。因此,本研究通过分析中国东北地区不同MLH1蛋白表型近端散发性结肠癌(SCC)患者的肿瘤组织中微生物组的差异,探讨两者之间的潜在关系。方法:收集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和黑龙江省医院2020—2021年407例近端SCC肿瘤组织样本与临床资料,用免疫组化法筛选出其中MLH1蛋白缺失病例(缺失组)与MLH1蛋白完整病例(对照组)。采用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对提取的肠道肿瘤组织内微生物DNA,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分析临床病理特征以及特定类群的物种与菌群多样性的关系。结果:共筛选出缺失组病例20例,对照组18例,初步临床数据分析显示,肿瘤越大,MLH1蛋白缺失的风险越高(P<0.05)。不同MLH1状态下肿瘤组织内菌群的α多样性除Shannon指数外(P=0.042),其他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门类水平的微生物组β多样性分析显示两组之间的菌群组成无明显差异(P=0.076)。属类水平上β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两组间差异大于两组内差异(P=0.04),通过菌属丰度之间的比较,发现粪球菌属的菌群丰度可能会促进MLH1蛋白缺失(校正后的P<0.01)。然而,无论各临床病理参数或是不同丰度的关键物种之间,Shannon指数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结论:近端SCC患者MLH1蛋白表型与肠道菌群的组成和多样性密切相关。此外,鉴定出粪球菌属可能成为该人群MLH1蛋白表达缺失的关键物种,并为今后该病的研究与防治提供新的切入点。
蒋萍朱安超刘营营李宗敏刘玉艳单景军何英
关键词:结肠肿瘤DNA错配修复微生物群
鼠抗人错配修复蛋白MLH1单克隆抗体、细胞株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克隆杂交瘤细胞株,其保藏号为GDMCC No.64004,其可稳定分泌抗人错配修复蛋白MLH1单克隆抗体,该抗体具有特异性好、亲和力高的优点,其与错配修复蛋白MLH1能特异性结合,显著提高了错配修复蛋白...
张乾坤夏雨霏段方婷游鑫李相梅王培瑶王继华郭文娟

相关作者

王亚平
作品数:145被引量:412H指数:11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
研究主题:流式细胞术 外周血细胞 DNA倍体 错义突变 错配修复基因
曹雪涛
作品数:950被引量:2,865H指数:24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肿瘤 树突状细胞 基因治疗 基因疗法 蛋白分子
刘宛
作品数:99被引量:1,197H指数:2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研究主题:生物标记物 镉胁迫 拟南芥 水稻 RAPD
方宏亮
作品数:9被引量:4H指数:2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
研究主题:结直肠癌 MLH1 错配修复基因 LHRH 固体脂质纳米粒
万涛
作品数:87被引量:193H指数:5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
研究主题:树突状细胞 蛋白分子 多核苷酸 免疫治疗 结直肠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