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61 篇“ ENTEROMORPHA “的相关文章
Iron single-atom/clusters catalysts derived from iron-rich Enteromorpha after urea-saturation for Fenton-like reaction 2024年 Fabrication of single atom catalysts(SACs)by a green and gentle method is important for their practical Fenton-like use.In this work,a high effective iron-based catalyst was prepared from the iron-rich Enteromorpha for NPX degradation via peroxymonosulfate(PMS).Both Fe-SACs and iron-clusters was fabricated from the intrinsic iron element in Enteromorpha after the urea saturation.The Fe-SACs/clusters can achieve 100%of NPX oxidation within 20 min with the k_(obs)of 0.282 min^(-1).Quenching tests indicated that the radical pathways were not dominated in the catalytic systems,and strong electron transfer process can be induced in the Fe-SACs/clusters+PMS system by using the NPX as electron donor and FeSACs/clusters/PMS^*complexes as electron acceptor.This result was consistent with the phenomenon observed in the galvanic oxidation system.In addition,the Fe-SACs/clusters was deposited onto the ceramic membrane(CM)by the spraying-crosslinking process to form a Fe-SACs/clusters@CM,which showed an effective and continuous NPX degradation in a heterogeneous PMS system. Yujie Zhang Siyi Liu Dongdong Chen Xing Xu关键词:IRON CLUSTERS ENTEROMORPHA 浒苔生物炭/氮化碳复合材料对三嗪类除草剂的可见光催化降解性能与机制 2024年 针对聚合氮化碳(CN)材料比表面积小,光致电子-空穴重组率高的问题,本研究利用废弃浒苔,结合原位煅烧法,制备了浒苔生物炭/氮化碳复合材料(BCE/CN),用于三嗪类除草剂的催化降解.浒苔中富含的铁元素可有效提高CN对可见光的吸收利用性能,BCE/CN对西玛津、莠去津、西草净和莠灭净4种三嗪除草剂的1 h降解率分别提升43.0%、22.5%、31.0%和66.7%.高角环形暗场-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结果表明,Fe在复合材料中以单原子和团簇形式分布,并与CN中的N以配位键形式结合.活性物种捕获实验证明,光致空穴在除草剂降解过程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单线态氧以及羟基自由基也一定程度参与反应.此外,系统研究了催化剂用量、除草剂初始浓度、反应温度和pH值对降解过程的影响,并在实际环境水样中评价BCE/CN的催化活性.本研究为三嗪类除草剂的高效降解提供了新方法,也为废弃生物质再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刘杨 罗万麟 雷晓 张启莉 余佳敏 孙惠青 孔凡玉 刘雪关键词:氮化碳 除草剂 光催化降解 浒苔 浒苔酶解液用于改善头皮敏感症状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评估 2024年 目的评估浒苔酶解液在改善头皮敏感症状方面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通过体外实验观察不同浓度浒苔酶解液对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α、IL-6等炎症因子的抑制作用,分析其对[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的清除能力,并进行小鼠成纤维细胞促增殖能力测试。前瞻性纳入2023年4至10月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海慈医院头皮敏感患者20例,其中男2例,女18例,年龄(34.9±10.3)岁。患者在头皮不适处外涂含10%浒苔酶解液的头皮精华液进行治疗,连续使用28 d。分别在使用前及使用后14、28 d测量患者头皮角质层含水量、经皮失水量(TEWL)以及油脂含量,并进行患者满意度及安全性评估。结果体外实验结果显示,不同浓度浒苔酶解液对IL-1α、IL-6、TNF-α表达均有抑制作用,能剂量依赖性清除ABTS自由基,可以增强小鼠成纤维细胞增殖,当浒苔酶解液浓度为0.10%时,小鼠成纤维细胞活力提高43.22%。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与使用前相比,在使用含浒苔酶解液的头皮精华液14 d和28 d后,患者头皮角质层含水量提高,TEWL值下降,油脂含量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使用含浒苔酶解液的头皮精华液28 d后,治疗头皮泛红、头皮屑、头皮瘙痒、头皮刺痛感、头皮紧绷感的有效率分别为80.0%(16/20)、80.0%(16/20)、85.0%(17/20)、90.0%(18/20)、80.0%(16/20)。20例患者在治疗后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浒苔酶解液在改善头皮敏感症状方面安全有效。 孙茜 于钰 秦绪艳 冷晓杰 郑玮清关键词:头皮 肠浒苔在“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影响”实验改进中的应用 2024年 基于国家教育改革和课程标准对中学实验教学的要求,挖掘本地资源,将肠浒苔用于“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实验,探究光照强度、光的颜色、温度三种环境因素对肠浒苔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很好地揭示了环境因素与光合强度效应关系,以期为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提供参考。 种春晨 邵静航 张萍关键词:环境因素 光合作用 黄杆菌中浒苔多糖降解有关基因的异源表达及酶活测定 2024年 浒苔绿潮爆发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也对浒苔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了新挑战。从生物酶法降解浒苔的主要成分浒苔多糖入手,筛选出能降解浒苔多糖的菌株,对其进行16S rRNA基因鉴定,同时对其中表达量上调的木聚糖酶基因(GH43)进行异源表达,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比色法进行酶活测定及酶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筛选到的浒苔多糖降解菌为黄杆菌(Algibacter pacificus),克隆表达的木聚糖酶的最适温度为50℃,最适pH约为5,粗酶液酶活为65.71 U/mL。实验可为由浒苔引起的海洋污染治理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该菌株及木聚糖酶的工业化利用提供了参考,有利于实现对浒苔的资源化利用。 徐展 刘芳芳 徐玉雯 闫达中 晁红军 陈静关键词:黄杆菌 木聚糖酶 基于空间距离效应的青岛市浒苔治理支付意愿研究 2024年 支付意愿的空间属性是影响环境物品估值效度的主要因素之一,忽略对空间距离的考量可能导致最终资源环境物品或服务的货币估值产生偏差。文章以青岛市海域浒苔灾害为研究对象,使用条件价值评估法,构建支付意愿函数模型,测算受访者距青岛市海边的距离,探索浒苔治理支付意愿是否存在距离衰减现象;通过划分不同的距离区,测算不同距离区内公众浒苔治理支付意愿,最终汇总得出浒苔治理带来的经济价值。研究结果显示:公众浒苔治理支付意愿“距离衰减”效应明显,距离海边较近的公众倾向于为治理浒苔支付较高的金额;青岛市浒苔治理总经济价值为9.84亿元/a;不考虑距离衰减效应最终导致浒苔治理经济价值的高估达27.03%。研究结论可为空间尺度上的非市场价值评估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科学参考,不仅提高了条件价值评估法估值结果的有效性,也提供了更加精准的青岛市浒苔治理经济价值估值。 李京梅 张萌萌关键词:条件价值评估法 价值评估 浒苔多糖对高脂饮食小鼠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通过建立高脂饮食小鼠模型,研究浒苔多糖对高脂血症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取健康成年昆明种雄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浒苔多糖高、中、低剂量组。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其余各组给予高脂饲料饲养42d。采用灌胃给药,浒苔多糖组予以300、200、100mg/kg剂量,辛伐他汀组予以3mg/kg剂量,正常组和模型组予以同等体积生理盐水,每日1次。试验结束后,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蛋白(TP)、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V)、直接胆红素(D-bil-V)。结果:浒苔多糖能显著降低高脂饮食小鼠体质量和肝脏指数,降低血清中TC、TG、LDL-C、ALT、AST、T-bil-V和D-bil-V水平,提高HDL-C水平。结论:浒苔多糖能降低高脂饮食小鼠血清中的血脂水平,改善肝功能。 周旭兰 陈燕燕 林子颖 陈宇辉 刘思源 何钰玲 陈依婷 林少卿关键词:高脂饮食 降血脂 青岛浒苔成因动力因素的遥感验证 2024年 表层海洋流动是海洋科学研究中至关重要的环境特征,海洋表层流场直接影响浮游生物的漂移过程。利用遥感手段分析了青岛海域海表流场的时空变化情况,通过监测海流动态,揭示了海洋生态系统中浮游生物运动的关键特征。研究发现海洋表层流场的变化对浮游生物的漂移路径和分布具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初步验证了青岛海域浒苔源自连云港海域的可能性,拓展了对海洋表层流场与浒苔传输关系的认知,为揭示海洋环境中流场与浮游生物之间复杂交互关系提供了新视角。 周虹丽 邵若莉关键词:海洋水色遥感 浒苔 城市污泥和浒苔共水热碳化参数响应面优化 2024年 日益增多的城市污泥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传统处理处置方法在实现无害化和资源化方面仍存在各种挑战。水热碳化技术被认为一种有效处理处置城市污泥的方式,但由于污泥的低碳、高灰特性,限制了水热炭作为燃料的应用。利用高碳、低灰的浒苔和污泥进行共水热碳化有利于解决这一问题。开展了不同水热反应条件下(温度160~280℃,时间30~150 min,污泥占比0~100%)污泥和浒苔的共水热碳化实验,探究了过程参数对于能量回收效率和电能消耗指数的影响规律,并利用响应面法对3个主要因素(温度、时间、污泥占比)进行了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利用Central Composite Design设计建立的响应面模型,拟合程度良好(模型P<0.05,相应的失拟项P>0.05),预测值和实际值偏差较小。污泥占比对于能量回收效率有显著影响(P<0.05),时间是对于电能消耗指数影响极其显著的因素(P<0.0001),温度对于电能消耗指数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通过数学模型的优化,得出了达到最佳能量回收效率(0.470)和最低电能消耗(165.61)的最佳条件,分别是反应温度216℃、反应时间83 min、污泥占比为64%和反应温度200℃、反应时间60 min、污泥占比为50%。此外,在反应温度208℃、反应时间62 min、污泥占比52%的条件下,可以同时获得较高的能量回收效率(0.463)和较小的电能消耗指数(171.60)。通过3次重复实验验证,实验值与预测值偏差小于5%。研究结果可为城市污泥和浒苔的资源化和高值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支有为 徐东海 刘欢腾 徐铭欣 郑佩瑶关键词:城市污泥 浒苔 响应面 浒苔回收处理装置聚集螺旋体结构参数优化 2024年 论文设计了一种浒苔回收处理装置,并对浒苔收集装置的聚集螺旋体进行了优化设计。首先,对聚集螺旋体进行静力学分析,然后用聚集螺旋体的关键设计参数对输出结果(质量、最大变形和最大等效应力)进行响应面法分析,构建设计参数和输出结果之间的近似函数关系。结果表明:聚集螺旋体实现了130.33 kg的减重。优化后,提高了材料利用率,节约了设计成本。 栾光旭 付平 熊学军 吴俊飞关键词:轻量化 结构参数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