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011篇“ 生态主义“的相关文章
生态主义被引量:3
2017年
2016年的中国有一种新趋势值得我们关注,就是在生态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契合与汇合中,一种基于东方智慧的新生态哲学、新生态文化启蒙运动正在悄然兴起.随着我国城市大面积雾霾天气的出现,人们开始反思现代生活的弊端,在中国的中产阶层中,出现了一批关注生态与环保、尝试绿色生活方式的践行者.
张孝德
关键词:生态主义环境问题
生态主义思想在美国城市口袋公园建设中的应用
2025年
生态主义观点入手,总结美国城市口袋公园的发展情况及生态主义理念与城市口袋公园建设相结合的研究进展,并探讨如何促进生态社会主义和城市口袋公园建设二者的结合,旨在提倡在城市口袋公园中以生态主义作为设计理念的引导,合理运用现代科技方法,不断完善城市口袋公园建设体系,为日后研究和相关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冯所鸿
关键词:生态主义景观设计
智能时代生态主义与消费主义的调解
2024年
生态主义和消费主义是两种对立的社会思潮,在对待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上,两者的态度截然不同。生态主义以保护自然环境为旨归,主张即使不要发展也要维护好自然生态;消费主义则更多地关注经济增长和满足人的需求,主张即使牺牲环境为代价也在所不惜。两者的对立从根本上刻画了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之间不可兼得或无法平衡的关系,这种零和博弈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工业社会)的必然产物。随着智能革命带来技术的划时代发展,人类从工业社会进入了智能社会。当人工智能的普遍使用使得智能化生产成为可能,人们就可以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实时监控、调整工艺参数,精确控制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原材料使用,从而减少浪费和污染,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智能技术还使得智能化生活得以可能,在不损害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持续提高消费水平,使消费带动生产的当代发展范式与生态保护的人类理念得到全面兼顾和共同实现。智能化的绿色生产、智能化的绿色消费及智能技术的直接环保效应,使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成为可以同时达成的目标;智能文明成为集合了消费文明和生态文明的新型文明,使得生态主义和消费主义内含的合理主张得以兼容,从而使两者重构为互相促进的关系,充分展现出人类文明进入更高形态的前景。
肖峰
关键词:人工智能生态主义消费主义
我国生态理念对世界生态主义思潮的影响
2024年
在全球生态问题日益突出,生态主义思潮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在借鉴世界生态主义思潮观点、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思想、结合本国生态建设实际的基础上,形成独特的,科学的生态理念,中国的生态理念在推动本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为世界生态主义思潮的发展与全球生态建设贡献积极力量。
王书仪
关键词:环境保护
生态主义视角解读爱默生的《论自然》
2024年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对环境污染和人类生存状况的忧思,让人们开始对科技与变革质疑和反思,各种生态伦理思想得以产生并广泛传播,在文学领域掀起了一股生态主义思潮。文章在对生态文学的产生和发展进行概述的基础上,论述了爱默生的超验主义生态观形成过程和爱默生在美国生态文学中的地位,尝试从生态主义视角解读爱默生的《论自然》,并论述了《论自然》中的生态主义思想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王孝会
关键词:生态文学浪漫主义爱默生
《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女性生态主义解读
2024年
《德伯家的苔丝》作为托马斯·哈代最具代表性的“性格与环境”小说之一,其讲述了乡村女孩苔丝的悲剧,小说中蕴含着作者独特的自然和女性意识。本文以生态女性主义理论为切入点,探析苔丝与自然的相融关系以及她悲惨命运的成因,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解读托马斯·哈代笔下的苔丝。
夏倩
关键词:《德伯家的苔丝》托马斯·哈代
《江豚·风时舞》:生态主义电影观下的中国动画电影创作
2024年
《江豚·风时舞》在文化与自然之间搭建自然生态与电影艺术的对话纽带,以电影探讨人与自然关系的阐释方式。在生态主义视角下,文中对人类无止境的欲望追求、过度工业化的负面效应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并倡导在一种间性思维中触碰回归自然的主题间性,由此达到自然与人的精神交融呼应的美学境界。
张一夫
关键词:生态主义生态批评主体间性
生态主义向个人行动伦理的落实——生生之美的伦理旨归及其现实意义
2024年
中国学者在接受西方生态主义思想的同时,着力于对中国古典哲学中包含的生态主义思想予以挖掘,“天人合一”“生生之美”被学界大力标举。然而,缘于根深蒂固的“人类中心主义”立场,生态主义思想大多局限在知识、理论层面,尚未真正落实、贯穿到个人行动中,其现实效用微弱。解决生态问题最根本的途径,是将生态思想向伦理个体落实,抑制“自我中心主义”“物化”等倾向,使人从伦理行动层面真正实现与天地自然的一体。其中,从《易传》而来的“生生”哲学,蕴藏着生态思想向伦理个人落实的希望。
杨倩
关键词:生态主义天人合一人类中心主义
从《白鲸》到《鱼》——论生态主义的演进轨迹
2024年
赫尔曼·梅尔维尔被誉为美国的莎士比亚,《白鲸》是其巅峰之作,生动而真实地描写了19世纪北美捕鲸船员的生活。伊丽莎白·毕肖普是20世纪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女诗人之一,《鱼》是其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比较分析《白鲸》和《鱼》,展示生态主义生态女性主义的演进轨迹,揭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唤醒人类对自身的命运以及与外部关系的反思。
庞淼
关键词:赫尔曼·梅尔维尔《白鲸》《鱼》
自然生态主义与杰克·伦敦的《野性的呼唤》
2024年
杰克·伦敦的小说《野性的呼唤》阐释了自然与文明的关系,探讨了人类如何通过自然界获得自由和本真的生命以及当人类违背自然法则时会产生怎样的后果。文章在分析作家的自然观和文化观的基础上,探讨小说如何从自然生态主义角度出发,表达对人类现有生活状态的批判和对自然的崇拜,突出人类与自然的紧密联系,强调人类应该向自然学习,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野性的呼唤》不仅是一部具有文学价值的小说,更是一部具有生态意义的文学作品。人类应遵循自然生态主义思想,珍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摒弃对物欲的贪婪,勇于探索自己的内心;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
翟向青
关键词:《野性的呼唤》自然观

相关作者

郇庆治
作品数:304被引量:1,725H指数:2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研究主题:生态文明建设 环境政治 生态文明思想 生态文明 生态
王牧华
作品数:79被引量:666H指数:14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研究主题:课程 生态主义 课程研究 教育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王晓华
作品数:192被引量:647H指数:11
供职机构:深圳大学
研究主题:身体 生态主义 主体性 中国文化 身体美学
靳玉乐
作品数:359被引量:5,576H指数:37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研究主题:课程改革 课程 教师 基础教育 课程实施
金纬亘
作品数:10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江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研究主题:生态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 生态中心主义 政治伦理 民主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