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162篇“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相关文章
- 整体护理结合风险管理在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合并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 2024年
- 检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合并出血患者护理中,应用早期高压氧护理+零缺陷护理的意义。方法 选择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合并出血的病例。统计三年内的病例,共有452例。选择其中与本次研究条件吻合的病例,共为90例。分布时间为2021.01至2023.12。依据入院的先后顺序,调整到两个小组,各组45人。其一为参照组,选择整体护理模式。另一组命名为试验组,执行整体护理+风险管理对策。对不同组别接受干预后的情况进行评定。结果 (1)两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显示,试验组数据明显不及另一组高,P<0.05。(2)经由GIQLI评分对病人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定,显示试验组分数高,而该组的不良心态结果则相对较低,P<0.05。结论 针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合并出血的病患,为其提供护理操作过程中,选择整体护理、风险管理结合的形式,既能够确保患者获得综合性的护理服务,又可降低其发生相关不良事件的风险。
- 陈荟如
- 关键词: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整体护理风险管理
- 胆总管十二指肠瘘伴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狭窄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会师术病例分析
- 2024年
- 总结1例胆总管十二指肠瘘(CDF)伴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狭窄患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会师术的手术配合过程,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狭窄内瘘ERCP困难插管患者的手术治疗提供思路.GIF-Q260J胃镜前端安装透明帽从十二指肠瘘口逆向将导丝送入胆总管内,逆向抽离导丝,使导丝可从狭窄下段的十二指肠乳头穿过,留置导丝另一端于胆总管内,从而完成插管,进行胆道扩张,顺利放置支架引流.患者术后感染指标与直接胆红素指标均下降,顺利出院.选择GIF-Q260J胃镜行ERCP会师术,可勉强越过十二指肠球部狭窄段,利用瘘口逆向插管会师术为CDF伴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狭窄患者提供独特的治疗思路,医生与护士紧密配合,根据患者术中的情况随时评估调整手术方案,同时也需要医生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以及准确地判断.
- 吴云芳李平
- 关键词:胆总管十二指肠瘘
- 腹腔镜穿孔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疗效及安全性
- 2024年
- 探讨腹腔镜穿孔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74例2023年1月-2024年1月本院收治的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患者以随机单盲法均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分别予以开放式穿孔修复术及腹腔镜穿孔修复术治疗,并就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康复指标、疼痛评分及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研究组切口长度(3.15±0.42cm)、手术用时(60.57±4.08min)及术中出血量(43.86±3.25ml)对比对照组(9.29±1.03cm、80.49±12.33min、105.62±11.17ml)均更少;术后下床活动时间(1.35±0.30d)、胃肠功能恢复时间(2.36±0.24d)及住院时间(6.74±0.69d)对比对照组(2.19±0.45d、3.21±0.57d、8.06±1.04d)均更短;术后12h、24h、48h及72h疼痛评分(4.68±0.41分、3.50±0.36分、2.64±0.31分、1.49±0.26分)对比对照组(5.34±0.66分、4.75±0.71分、3.70±0.62分、2.85±0.41分)均更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70%对比对照组18.92%更低;两组指标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中,腹腔镜穿孔修复术具有更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 李浪张小芳
- 关键词:安全性
- KTH整合式护理干预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伴出血患者生存质量的干预效果观察
- 2024年
- 目的探究KTH整合式护理干预在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伴出血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伴出血患者6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及观察组(KTH整合式护理)各30例,对比两组护理有效率、健康行为依从性、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生存质量[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简表(WHOQOL-100)]。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健康行为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WHOQOL-100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伴出血患者接受KTH整合式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提升患者健康行为依从性,提高自我效能感、生存质量。
- 关桃姑胡苏琴康晓春
-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诊疗的研究进展
- 2023年
- 十二指肠溃疡是最常见的消化性溃疡疾病,好发于十二指肠球部。出血是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主要的并发症,慢性出血可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短时间内大量急性出血则可能危及患者生命。临床常见的诊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的方法主要包括胃肠道内镜、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等;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内镜、血管介入、外科手术、药物治疗等,内镜下治疗多作为首选疗法,但对于一些整体情况较差的患者需行血管介入或手术治疗,而恰当的药物治疗在各种方案中均具有一定疗效。治疗的最终目标是止血、促进原发病灶愈合以及获得长期稳定疗效。因此,未来的研究方向或将聚焦于止血、持续出血的评估与处理等。
- 宋金璐白彬
- 关键词:溃疡出血内镜幽门螺杆菌
- 无痛内镜下修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一例
- 2023年
- 患者男性,68岁,主因"黑便9天,腹痛1 h"于2022年10月19日入院。患者9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黑色糊状大便,2~4次/d,无呕血,无腹痛、腹胀,偶有头晕、心慌,活动后加重,无胸闷、气喘,无咳嗽、咳痰,无尿频、尿急、尿痛。就诊于当地卫生院,对症治疗后大便逐渐转黄。为进一步诊治于我院就诊,门诊10:40普通胃镜检查显示:十二指肠球部变形,憩室样改变,球部大弯偏前壁可见一直径约为1.5 cm溃疡,底深,中央覆盖黑色血痂,其周围为黄白苔,黏膜充血水肿,降部未见异常。约11:00患者突发上腹部撕裂样疼痛,持续加重,蜷缩位稍缓解,遂急诊以"腹痛"收入消化科。
- 王胤陆兴俊
- 关键词:大弯咳痰憩室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消化科
- ^(14)C尿素呼气试验阴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临床治疗效果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 探讨^(14)C尿素呼气试验阴性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联合内镜下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特征性表现及行根除HP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自2016年1月至2022年1月北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64例^(14)C尿素呼气试验阴性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且内镜下表现均提示有HP感染征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常规组,每组各S32例。观察组给予四联疗法抗HP治疗后继续PPI治疗,常规组仅给予PPI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后3~4个月、10~12个月时复查电子胃镜,行^(14)C尿素呼气试验,比较治疗前后内镜下所见溃疡愈合情况及^(14)C尿素呼气试验结果。结果 治疗3~4个月行电子胃镜复查时,两组的治愈率均为100.00%(32/3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12个月复查时,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常规组,复发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4个月复查^(14)C尿素呼气试验,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12个月复查,观察组^(14)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患者,如内镜下表现高度提示存在HP感染,建议即使在^(14)C尿素呼气试验阴性的条件下,也行正规抗HP治疗,可预防溃疡的复发,提高治愈率。
- 王静焦丽莉冯婷田秀梅尚辉辉
- 关键词: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内镜下表现四联疗法
- Bancroft术式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伴胃流出道梗阻5例临床诊治分析
- 2023年
- 目的探讨Bancroft术式在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消化性溃疡致胃流出道梗阻病人中的优势,以提高该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4年4月—2020年9月行Bancroft术治疗的十二指肠球部良性溃疡致胃流出道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Bancroft术式治疗该病的优点以及国内外的相关经验。结果5例行Bancroft术式的病人均于术后7~10 d出院,在院期间未见相关并发症发生,1例病人在出院2周后出现胃窦残端关闭端外瘘,经保守治疗2个月后,再次入院行二次手术治愈出院。5例病人出院1个月后复查时体重均明显上升,无再次出现消化道梗阻。结论Bancroft术式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消化性溃疡致胃流出道梗阻具有其明显的优势。
- 白燕金阮小康汪盛嘉吴林伟王进张喆赵鑫李瑶
-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病十二指肠溃疡胃出口梗阻
- 桂芍香芷方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临床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观察桂芍香芷方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临床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共计纳入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91例(2019年9月—2021年9月),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干预组(46例)与参照组(45例),参照组患者实施临床常规干预,干预组患者在参照组干预基础上给予患者桂芍香芷方干预,数据观察:幽门螺杆菌(Hp)清除率、疗效、干预前后中医证候(胃脘隐痛、喜暖喜按、四末不温、面色不华、食少便溏等)积分变化、胃电图指标变化、胃肠道激素水平变化、生活质量(QLQ-C30)量表评分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与参照组比较,干预组患者Hp清除率更高,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均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胃脘隐痛、喜暖喜按、四末不温、面色不华、食少便溏等)积分、胃电图指标及胃肠道激素水平、QLQ-C30评分等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胃脘隐痛、喜暖喜按、四末不温、面色不华、食少便溏等)积分、胃电图指标及胃肠道激素水平、QLQ-C30评分等指标均改善,干预组患者中医证候(胃脘隐痛、喜暖喜按、四末不温、面色不华、食少便溏等)积分、胃电图指标及胃肠道激素水平、QLQ-C30评分等指标优于参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桂芍香芷方可一定程度提升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患者Hp清除率高,症状缓解,胃肠功能恢复较好,未见不良反应,安全可靠。
- 黄晓春乔晓
- 关键词: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疗效生活质量
-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的效果
- 2023年
- 目的:观察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该院收治的137例Hp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8例和观察组69例。对照组采用四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胃功能指标[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胃蛋白酶原比值(PGR)]水平、临床疗效、Hp根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PGⅠ、PGⅡ水平和PGR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55%(68/69),高于对照组的88.24%(60/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观察组Hp根除率为94.20%(65/69),高于对照组的79.41%(54/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可降低胃蛋白酶原水平,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Hp根除率,效果优于单纯四联疗法。
- 吴加良
- 关键词: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四联疗法胃泌素胃蛋白酶原
相关作者
- 李瑜元

- 作品数:553被引量:3,825H指数:30
-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幽门螺杆菌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非酒精性脂肪肝 消化性溃疡 十二指肠溃疡
- 许国铭

- 作品数:898被引量:8,473H指数:44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 研究主题:胰腺癌 幽门螺杆菌 胰腺肿瘤 超声内镜 慢性胰腺炎
- 李增烈

- 作品数:747被引量:575H指数:13
- 供职机构:陕西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溃疡病 老年人 幽门螺杆菌 药物 胃镜检查
- 聂玉强

- 作品数:450被引量:2,482H指数:21
-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胃癌 高强度聚焦超声 幽门螺杆菌 非酒精性脂肪肝
- 周福生

- 作品数:7被引量:11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学院
- 研究主题: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十二指肠溃疡 肥大细胞 脾虚证 脾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