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静

作品数:7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注射液
  • 2篇疗效
  • 2篇临床疗效
  • 1篇蛋白
  • 1篇蛋白相关
  • 1篇动脉
  • 1篇动脉介入
  • 1篇心病
  • 1篇心绞痛
  • 1篇心脉
  • 1篇心脉隆注射液
  • 1篇心室
  • 1篇心室舒张
  • 1篇心衰
  • 1篇心衰患者
  • 1篇型心
  • 1篇型心绞痛
  • 1篇血分
  • 1篇医护
  • 1篇营养

机构

  • 5篇江南大学附属...
  • 1篇东南大学

作者

  • 5篇张静
  • 1篇过晶
  • 1篇刘艳
  • 1篇田明玉
  • 1篇高长征

传媒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现代药物与临...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肿瘤代谢与营...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一种护理用腿部支撑托架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护理用腿部支撑托架,包括安装板,安装板底部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安装板顶部的两端均开设有通孔,通过往复电机、腿部支撑护理环、第一转动齿轮和第二转动齿轮,将整个装置移动至患者腿部位置,启...
张静
瓜蒌皮注射液联合尼可地尔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在尼可地尔片基础上联合瓜蒌皮注射液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1月—2023年12月在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84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2例。对照组口服尼可地尔片,1片/次,3次/d。在此基础上,治疗组静脉注射瓜蒌皮注射液,12 mL/次,1次/d,注射前用2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稀释。两组患者治疗1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心绞痛发作情况、心功能指标、血清心肌谱酶指标、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和血清炎症因子。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0.95%,P<0.05)。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发作时间均降低(P<0.05),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发作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升高,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降低(P<0.05);治疗组LVEF高于对照组,LVEDD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N末端B型利钠钛前体(NT-proBNP)、Lp-PLA2、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血清NT-proBNP、Lp-PLA2、CRP、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瓜蒌皮注射液和尼可地尔片联合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情况,改善心功能指标和心肌谱酶指标,调节血清Lp-PLA2水平,降低炎症反应。
张静王芬田明玉陈彩萍
关键词:瓜蒌皮注射液稳定型心绞痛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厄贝沙坦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2024年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冠心病PCI术后患者,随机分为A组(n=60)与B组(n=60)。A组予以常规治疗,B组予以常规治疗+厄贝沙坦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情况(发作频率、持续时间)、血脂水平[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心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氧化应激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均减少,且B组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TG、TC、HDL-C、LDL-C均改善,且B组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LVEDD、LVESD、LVEF均改善,且B组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SOD、MDA均改善,且B组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总有效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在冠心病PCI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改善血脂水平、心功能指标及氧化应激水平,总有效率高。
张静
关键词:厄贝沙坦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疗效
建立妇科肿瘤患者术前营养状况的列线图评估模型
2022年
目的建立妇科肿瘤患者术前营养状况的列线图评估模型。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江南大学附属医院首次进行妇科肿瘤择期手术患者共110例为研究对象,术前3 d采用患者生成的主观整体评估量表(PG-SGA)将患者分为营养良好组44例(0~3分)和营养不良组66例(4~35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和血生化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妇科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列线图模型。结果单因素比较发现,营养不良组患者年龄增大,进展期肿瘤增多,脂肪百分比、中上臂周长(MUAC)、握力、血红蛋白和白蛋白水平下降;近1个月体重丢失量和百分比、C反应蛋白(CRP)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进展期肿瘤(OR=3.001,95%CI=2.124~4.125)、近1个月体重丢失(OR=5.201,95%CI=4.526~6.329)和CRP增加(OR=2.012,95%CI=1.320~3.020)、血红蛋白下降(OR=0.562,95%CI=0.232~0.859)和握力下降(OR=0.324,95%CI=0.102~0.667)是妇科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后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为0.889。结论妇科肿瘤患者择期手术前普遍存在营养不良,进展期肿瘤、近1个月体重丢失和CRP增加、血红蛋白和握力下降都是营养不良的独立预测因子;建立可视化效果强、操作简便的定量列线图模型预测营养不良有较高的效能。
翟业樱张静陆筠刘艳
关键词:妇科肿瘤营养状况
心脉隆注射液联合重组人脑钠肽治疗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心脉隆注射液联合重组人脑钠肽治疗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心功能、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NT-proBNP)、胶原、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内皮素-1(endothelin-1, ET-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慢性心衰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重组人脑钠肽静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心脉隆注射液,治疗14天。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血清NT-proBNP、胶原、NO、ET-1水平的变化、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82.5%,P<0.05)。治疗前,两组左心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每搏输出量(SV, Stroke volume)、心脏指数(CI, Cardiac index)、心率(HR, heart rate)、血清NT-proBNP、NO、ET-1、胶原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VEF、SV、CI、NO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血清NT-proBNP、ET-1、胶原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治疗前后各指标的变化幅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出现1例低血压,2例头疼,1例恶心,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观察组出现1例头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脉隆注射液联合重组人脑钠肽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重组人脑钠肽静脉治疗,其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NT-proBNP、胶原、ET-1的水平并升高血清NO的水平、改善患者心功能,且安全性更高。
张静陈彩萍过晶高长征古忆
关键词:慢性心衰心脉隆注射液重组人脑钠肽临床疗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