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
- 作品数:5 被引量:61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工业大学交通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交通行业科技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含红砖建筑垃圾细料制备早强CLSM性能影响因素被引量:14
- 2018年
- 为了解决城市建筑垃圾再生利用水平低、道路管沟回填施工周期长的问题,将建筑垃圾细料应用于早强型控制性低强度材料(controlled low strength materials,CLSM)中,考察促凝剂掺量、促凝剂类型、水固比与胶集比等因素对CLSM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及抗干缩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促凝剂对CLSM流动度无明显影响,但对泌水率与干缩率有显著削减作用; 2种促凝剂的早强特性存在一定差异,其对应的最优掺量分别为40%与20%,4 h强度均为0. 7MPa以上;在促凝剂掺量一定时,早期小时强度受胶凝材料总量与实际自由水量的综合影响;增大水固比可提高流动度、泌水率及抗干缩性能,降低力学性能,而增大胶集比可提高流动度与力学性能,降低泌水率与抗干缩性能.
- 王建刚张金喜郭阳阳王琳
- 关键词:早强
- 基于行车振动的路面平整度智能检测方法研究被引量:9
- 2020年
- 为探讨路面平整度(IRI)的智能检测方法,该文选取北京市密云、通州等地区22条普通公路,借助坐垫式振动加速度计,采集车辆行驶过程中的三轴向振动加速度数据。以Z轴单向加速度为主要对象进行数据处理,确定了|ax|75%、有效值φx为振动加速度特征值。在此基础上,利用GA-BP神经网络建立振动加速度特征值及速度V与IRI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该文方法对IRI值检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3.65%,与传统BP神经网络模型相比,精度提高了7.92%。利用该文提出的方法,可以比较准确地实现路面平整度的智能化检测,可为进一步开展路面智能化检测提供理论支持。
- 张金喜王琳周同举吴洋
- 关键词:路面平整度振动加速度GA-BP算法智能检测
- 基于D-S证据法的路面行车舒适性综合评价方法被引量:3
- 2019年
- 路面行车舒适性主要受路面平整度的影响,目前主要有主观感受、行车振动以及驾乘人员的心生理变化3种评价方法.由于测试对象、测试方法及评价标准不同,不同方法对路面行车舒适性评价的准确性不同,评价结果也有一定的差异.为了提升路面行车舒适性评价的准确性和客观性,文中利用平整度范围为1.06~5.53 m/km的12条沥青路面的室外乘车试验结果,提出了采用D-S(Dempster-Shafer)证据法对3种评价方法进行决策融合的路面行车舒适性综合评价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采用D-S证据法建立的基于路面平整度的行车舒适性综合评价体系能够显著降低各评价方法的不确定性,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得到了综合3种舒适性评价方法的路面平整度绝对阈值;速度对综合评价体系的不确定性下降比例有重要的影响,符合实际情况.
- 张金喜周同举王琳吴洋
- 关键词:行车舒适性D-S证据理论
- 基于排队论的枢纽内出租车上客区服务台优化被引量:34
- 2017年
- 交通枢纽作为承接多种交通方式的客货转乘中心,其客流量较大,为了保证枢纽安全、高效、有序地运转,需利用枢纽的各种交通方式将到站乘客尽快疏散。其中,出租车作为乘客离站的一种交通方式,其上客区的排队服务水平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乘客的离站效率。本文首先对枢纽内出租车上客区的布局形式进行了分类,分为单点式出租车排队服务系统、多点纵列式出租车排队服务系统和多点并列式出租车排队服务系统三类。然后,基于排队论以北京站为例,利用费用决策模型对多点并列式出租车排队服务系统的服务台数进行了数量优化。优化结果表明,设置6个可同时供乘客上车的"服务台"可达到乘客等待时间、车辆排队时间以及"服务台"建设费用最小的效果。
- 魏中华王琳邱实
- 关键词:枢纽排队论
- 北京市某区域电动出租车运营分析及规模预测被引量:2
- 2018年
- 近年来,电动出租车的发展受到了各地政府的积极鼓励和扶持。但由于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短、初期成本高等问题,电动出租车的运营能力、安全性和运营管理等方面还存在很大提升空间。本文对北京市某区域电动出租车的运营现状进行了分析与对比,利用空驶率法对车辆发展规模进行了预测。分析及预测结果表明,该区域电动出租车的运营能力还有待提高,车辆配备还不能满足当前的出行需求,应该从电动出租车的配备、管理、技术及运营模式等方面逐步完善和提升。
- 魏中华王琳邱实王少帆
- 关键词:电动出租车空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