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强

作品数:8 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文化科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电气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篇地热能
  • 1篇电厂
  • 1篇电厂安全
  • 1篇电力
  • 1篇电力物联网
  • 1篇丁烷
  • 1篇一体化控制
  • 1篇异丁烷
  • 1篇有机朗肯循环
  • 1篇知识库
  • 1篇知识图
  • 1篇知识图谱
  • 1篇声速
  • 1篇声速测量
  • 1篇奇异性
  • 1篇启停
  • 1篇气相
  • 1篇燃煤
  • 1篇热控
  • 1篇热力

机构

  • 6篇中国石油大学...
  • 4篇清华大学
  • 3篇华北电力大学
  • 1篇中国计量科学...
  • 1篇国家能源投资...

作者

  • 6篇刘强
  • 2篇段远源
  • 1篇侯宗余
  • 1篇冯晓娟
  • 1篇刘强
  • 1篇杨富方
  • 1篇杨震

传媒

  • 3篇能源科技
  • 1篇科学通报
  • 1篇热科学与技术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基于泛在电力物联网技术的智慧电厂安全管控一体化应用被引量:23
2020年
针对燃煤火力发电厂,分析泛在电力物联网技术在全厂智慧安全管控中防人员走错间隔、人员出勤、设备缺陷分析与识别、智能门禁、工作票作业、移动式施工现场管控、违章信息、应急救援等场景中的工作原理与应用效果。打造基于泛在电力物联网技术的安全作业管控平台,以提升人员、设备、环境、制度的全要素安全保障力度和安全管理效率。结果表明,通过三维建模、室内人员定位和轨迹追踪、三维虚拟电子围栏、智能门禁、视频监控联动、智能视频识别、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机器人、安全违章积分、APP移动应用、工业WiFi、LTE电力无线专网和5G等技术应用,对现场生产作业全过程实时监控,可实现作业现场各类违章即时预警,有效提升火力发电机组长周期安全稳定和高效经济运行的核心竞争力。
赵俊杰冯树臣马克杨如意郭佳胡勇刘强侯宗余
基于逻辑故障树和专家知识库的智能发电故障诊断与报警被引量:5
2021年
针对燃煤火力发电站,基于智能DCS操作系统的智能发电平台,建立逻辑故障树的标准分析方法,对故障现象进行综合分析,提取故障典型特征,将专家的宝贵经验和实践知识,形成计算机能识别的专家知识图谱,进而辅助故障的诊断、早期预警和及时处理,提升火电机组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的能力。结果表明,基于逻辑故障树的专家自动诊断报警系统体现了初级的独立分析、判断、决策等智能特点。将高岗位专业技术人员数十年积累的分析策略和宝贵经验固化成程序和代码,实现故障类型的快速精准辨识和根源分析。基于逻辑故障树建立专家知识图谱,从故障全寿命周期管理的角度,创造性地在底层DCS平台真正实现了故障追溯、根源分析、诊断、预警、报警和处理的全过程闭环控制。专家自动诊断报警系统投运后,帮助火电企业避免了多次故障停机风险,显著提升了电力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赵俊杰杨如意赵博石沈跃军刘强胡勇崔畅元
基于燃煤智能发电ICS的主辅机一键启停APS技术应用分析被引量:7
2021年
针对燃煤火力发电站,基于ICS智能发电平台,分析APS一键启停技术的功能架构、特点和应用效果,通过机组整体和重要辅机一键启停、一键定期试验等功能,提升机组的整体智能化、安全性和经济性。结果表明,APS技术能有序地管理、控制和整合机组SCS、MCS、FSSS、DEH、MEH等子控制系统,按预先设定的程序控制各设备以及基于5个断点的整机自动启动和自动停止。APS的功能架构包括:机组控制级、功能组控制级、功能子组控制级和设备驱动级4层结构。基于操作票、运行规程和面向对象的设计原理,可构建辅机或功能组一键启停,实现辅机运行标准化和自动化操作、故障自动处理、定期试验一键操作。
赵俊杰冯树臣田景奇杨如意赵博石胡勇刘强
冷却水温度对地热源ORC热力性能的影响
有机朗肯循环(ORC)是利用中低温地热能(<150℃)发电的主要途径,探讨了冷却水温度对地热ORC系统性能的影响特性。建立了地热源ORC的数学模型,以系统净输出功最大为目标优化了不同冷却水温度下工质异丁烷的冷凝和蒸发温度...
刘强尚琳琳段远源
关键词:地热能有机朗肯循环热力性能
文献传递
吸附效应对气相声速测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吸附效应是热物性实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探讨了圆柱定程干涉法气相声速测量实验中存在的两类吸附效应,并分别分析了其行成原因;归纳了低压区气相声速实验中异丁烷吸附及解吸效应产生的压力变化规律;建立了低压区吸附效应对气相声速测量影响的模型,分析了吸附效应对异丁烷气相声速测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吸附与解吸引起的压力变化小于10Pa时,声速的相对变化小于1×10-5。接近饱和蒸气压时,吸附会导致共鸣腔壳体壁面形成一层薄液膜,壳体声导纳增加,频率半宽急剧增大,而气相声速测量值呈现较大的负偏差。
刘强刘强冯晓娟
关键词:异丁烷
跨接比容平移立方型状态方程及其高阶跨接函数被引量:6
2019年
临界点是气液共存的最高温度和压力状态.在临界点,相界面消失,流体的热力学性质遵循渐近奇异性和标度律.状态方程是描述流体热力学性质的重要工具.经典的状态方程可以准确地描述远离临界点温度、密度区域内的热力学性质,但在临界点失效,不能正确地再现热力学性质所遵循的渐近规律.重整化群理论给出了临界点物理规律的严格描述,但仅适用于极接近临界点的区域.跨接方法以半理论的方式将适用于临界点的重整化群理论和适用于远离临界点温度、密度区域的经典热力学性质模型连接起来.本文基于Kiselev跨接方法,以甲烷、乙烷、丙烷、正丁烷、正戊烷、正己烷、二氧化碳为例,建立了跨接比容平移(volume translation,VT)SoaveRedlich-Kwong(SRK)状态方程.跨接函数决定了跨接状态方程从临界奇异性恢复为经典规律的收敛特性.本文比较了采用2~8阶跨接函数的跨接VTSRK状态方程的不同表现,探究了跨接函数的阶数对跨接状态方程热力学性质计算精度的影响,分析了各阶跨接函数在远离临界点时的收敛行为.研究发现,采用3阶跨接函数的跨接VTSRK状态方程综合性能最优.本文提出,跨接状态方程应当根据流体和经典状态方程的特性选取恰当的跨接函数阶数,从而以较少的可调参数同时实现近临界区和远离临界点区域高精度的热力学性质描述.此外,由本文跨接VTSRK状态方程确定的临界指数值与由重整化群理论决定的真实值非常接近;而由经典的SRK状态方程计算的临界指数为由平均场理论决定的经典值,与正确的临界指数值有很大的偏差.
杨富方刘强段远源杨震
关键词:热力学性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