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娜

作品数:5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2篇水利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水稻
  • 1篇导师
  • 1篇导师制
  • 1篇稻田
  • 1篇需水
  • 1篇需水量
  • 1篇雨量
  • 1篇实施管理
  • 1篇水稻田
  • 1篇水稻田间
  • 1篇水稻需水量
  • 1篇水利
  • 1篇水利工程
  • 1篇水利工程施工
  • 1篇水量
  • 1篇四湖流域
  • 1篇田间
  • 1篇侵蚀力
  • 1篇耦合度
  • 1篇考研

机构

  • 5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5篇李娜
  • 2篇何小武
  • 1篇罗强
  • 1篇李保同
  • 1篇刘士余
  • 1篇李凤英
  • 1篇李娜
  • 1篇邵东国
  • 1篇郭小君

传媒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水资源与水工...
  • 1篇科教文汇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考研热”和“双一流”背景下本科生科研型导师制的实施与管理探索被引量:3
2022年
目前国内高校实施的本科生导师制存在导师职责不明确、师生积极性不高、缺乏奖惩机制等问题。在“考研热”和“双一流”背景下,分析了科研型导师制实施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在此基础上,针对科研型导师制的实施与管理提出以下三点建议:明确导师职责;正向激励:制定奖励机制;负向监督:明确权责清单和量化考核。
李娜王艳艳刘士余李保同
关键词:导师制考研热实施管理
四湖流域水稻耗水与降雨匹配度及水稻旱涝易损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水稻是中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研究气候变化环境下降雨特征及其与水稻耗水之间的匹配关系,明晰水稻水分盈亏状况及旱涝易损特征,可为区域水资源配置规划与灌溉排水管理等提供重要依据。该研究以湖北江汉平原四湖流域为研究区域,基于5个气象站点1961—2020年逐日气象资料,利用Penman-Monteith公式、Mann-Kendall趋势检验、气候倾向率、空间插值分析等方法,分析了降雨量、水稻田间耗水量及水分盈亏指数时空分布特征,基于水分盈亏指数分析了水稻旱涝易损特征。结果表明:1)四湖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209.2 mm,且以35.1 mm/10a的平均速度显著上升,东南部降雨量及上升趋势均高于西北部;2)早、中、晚稻生育期多年平均降雨量分别为492.0、509.9和269.1 mm,早、中稻生育期降雨量分别以17.9 mm/10a和18.4 mm/10a的平均速度呈不显著上升趋势,晚稻生育期降雨量以-10.7 mm/10a的平均速度呈不显著下降趋势;3)早、中、晚稻多年平均田间耗水量分别为411.4、595.5和401.4 mm,中稻田间耗水量远大于早稻和晚稻,早、中稻田间耗水量分别以-5.54 mm/10a和-11.43 mm/10a的平均速度显著下降,晚稻田间耗水量以-1.52 mm/10a的平均速度呈不显著下降趋势;4)早、中、晚稻多年平均水分盈亏指数分别为0.22、-0.12和-0.31,早、中稻水分盈亏指数以0.06/10a和0.04/10a的平均速度呈不显著上升趋势,晚稻水分盈亏指数以-0.03/10a的平均速度呈不显著下降趋势,早、中稻水分盈余程度在增加,晚稻水分亏缺加剧;5)四湖流域早、中、晚稻干旱频率分别在10.0%~16.7%、28.3%~40.0%和51.8%~60.0%之间,晚稻最容易受干旱威胁。早、中、晚稻雨涝频率分别在1.7%~15.0%、1.7%~3.3%和0~1.7%之间,早稻更容易受雨涝威胁。总体上,四湖流域早稻发生旱涝灾害的频率较小(20.7%),中稻次之(37.0%),晚稻最容易受旱涝威胁(56.0%),水稻耗水与降雨匹配程度为
李娜李娜罗强刘路广邵东国
1958—2017年江西省水稻需水量与有效降雨量耦合关系分析
2024年
基于江西省15个气象站点1958—2017年逐日气象数据,利用Penman-Monteith方法、Mann-Kendall趋势检验、气候倾向率和ArGIS空间插值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早稻和晚稻生育期内有效降雨量(P_(e))、需水量(ET_(c))及需水量与有效降雨量耦合度(λ)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江西省早稻和晚稻生育期内平均有效降雨量分别为186.69和119.26 mm,早稻和晚稻有效降雨量分别以1.00和1.31 mm/10a的平均速度增加,赣北有效降雨量及其上升趋势均大于赣南;早稻和晚稻生育期多年平均需水量分别为335.77和381.20 mm,早稻和晚稻需水量最大值均出现在赣州、吉安站附近区域,最小值均出现在庐山、修水站附近区域,早稻需水量和晚稻需水量变化趋势分别为-3.09和-7.95 mm/10a;早稻和晚稻需水量与有效降雨量耦合度多年平均值分别为0.57和0.33,早稻和晚稻耦合度均以0.01/10a呈不显著增加趋势。早稻和晚稻耦合度最大值均出现在庐山站,早稻和晚稻耦合度较小值均在赣州、吉安、南昌和波阳站,总体上,早、晚稻耦合度及耦合度倾向率均为赣北大于赣南,赣南地区水稻缺水情况比赣北更严重,尤其要关注赣南地区晚稻缺水情况,并做好水资源规划及制定灌溉措施。
李娜袁成福罗凤春胡龙颂周昌明王艳艳
关键词:需水量耦合度水稻
基于ADDIE模型的水利工程施工课程教学设计被引量:4
2019年
水利工程施工是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在本科教学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学质量不高,学生吸收知识点困难的现状。文章借鉴国际ADDIE教学设计模型,将模型的“分析,设计,开发,实施,评估”这五个阶段结合水利工程施工课程教学,对课程进行了教学设计。
李娜何小武赖德繁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ADDIE模型教学设计
中国南方地区近60 a来降雨量与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化研究被引量:19
2017年
基于南方地区9个省份41个气象站点1956~2015年共60 a逐日降雨量资料,采用线性回归、Kriging插值等方法分析了南方地区降雨量和降雨侵蚀力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南方地区降雨以侵蚀性降雨为主,且比较集中,区域强降雨事件出现的频次在增加。南方地区年均降雨侵蚀力变化范围在3 477.30~24 878.65 MJ·mm/(hm^2·h·a)之间,平均值为9 919.93 MJ·mm/(hm^2·h·a),总体由南往北逐渐减少的分布规律。在季节分布上降雨侵蚀力主要集中在夏季。60 a来南方大部分地区年降雨侵蚀力均呈上升趋势,其中海南、浙江、江西3省上升趋势较为明显,说明这些地区面临较大的土壤侵蚀潜在压力。
何绍浪郭小君李凤英李娜何小武
关键词:降雨量降雨侵蚀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