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松毛虫
  • 1篇浓核病毒
  • 1篇毛虫
  • 1篇化学特性
  • 1篇基因组结构
  • 1篇黑胸大蠊浓核...
  • 1篇病毒

机构

  • 2篇武汉大学

作者

  • 2篇张珈敏
  • 2篇胡远扬
  • 2篇李莉
  • 1篇易福明
  • 1篇尹宜农
  • 1篇邬开朗
  • 1篇欧阳国杰
  • 1篇郭海涛

传媒

  • 2篇中国病毒学

年份

  • 1篇2003
  • 1篇200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T_4病毒科一个新成员的分离鉴定被引量:2
2002年
从松毛虫中分离一种球状二十面体病毒粒子。病毒直径为44nm 。通过低温冷冻电镜技术和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研究了该病毒衣壳的三维结构。结果表明 ,病毒颗粒具双层结构,衣壳由240个亚基组成,分布于T=4的二十面体上。病毒核酸地衣酚 反应呈阳性,联苯胺反应呈阴性结果。而紫外吸收实验则呈明显的单链特征,辅以酶消化实 验的结果,证实该病毒为单链RNA病毒。琼脂糖电泳显示该病毒RNA分子大小约为5.2kb。SDS-聚丙烯酰胺电泳表明该病毒结构蛋白有一条大小约为52kD主带和一条弱带(39kD)。本病毒 是T-4病毒科的一名新成员,这是我国首次报告的T-4病毒科的病毒。
胡远扬欧阳国杰张珈敏李莉邬开朗易福明尹宜农
关键词:化学特性松毛虫
黑胸大蠊浓核病毒分类的相关研究被引量:6
2003年
黑胸大蠊浓核病毒(pfDNV)是在我国首先发现并正式分类鉴定的蟑螂浓核病毒。该病毒属细小病毒科(Parvoviridae),浓核病毒亚科(Densovirinae)。但对该病毒的归属问题却一直没有确定,本文对此予以探讨。pfDNV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两个方面: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的测定,以及利用低温电镜技术和像重构方法对该病毒的三维重构(分辨率23)。在此基础上,本文将pfDNV与其它病毒在基因组结构和三维结构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对比分析,其结果并不支持目前对pfDNV的分类,因此建议对该病毒重新进行分类。
李莉郭海涛张珈敏胡远扬
关键词:黑胸大蠊浓核病毒基因组结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