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敏

作品数:3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临安市农业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篇杂交
  • 1篇杂交稻
  • 1篇生物量
  • 1篇碳储量
  • 1篇统计年报
  • 1篇气温
  • 1篇作物
  • 1篇物量
  • 1篇马铃薯
  • 1篇降雨
  • 1篇固碳
  • 1篇旱粮
  • 1篇旱粮生产
  • 1篇旱粮作物
  • 1篇高产
  • 1篇高产潜力
  • 1篇播种
  • 1篇播种面积
  • 1篇茶树
  • 1篇茶园

机构

  • 3篇临安市农业局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浙江农林大学
  • 1篇杭州市农业局

作者

  • 3篇张敏
  • 1篇邵京华
  • 1篇陈永根
  • 1篇胡民强
  • 1篇骆耀平
  • 1篇丁兰
  • 1篇叶安
  • 1篇王校常
  • 1篇郑军辉
  • 1篇毛伟强
  • 1篇潘志强
  • 1篇于翠平
  • 1篇季茂荣
  • 1篇张科良
  • 1篇范冬梅
  • 1篇陈初尉
  • 1篇潘忠潮
  • 1篇陈英霞
  • 1篇张敏

传媒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杂交水稻
  • 1篇杭州农业与科...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杭州市旱粮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2015年
1杭州市旱粮生产现状 1.1杭州近年旱粮生产情况 根据统计年报,2008~2013年期间旱粮生产的相关数据表明(表1~3):杭州市旱粮播种面积稳中有降,产量升高明显,主要是因为玉米和马铃薯生产水平的提升。6年间粮食总面积下降了42.76万亩,旱粮总面积也由148.73万亩减少到139.97万亩,旱粮种植绝对面积虽然减少,但占粮食总面积比却从原来的51.53%上升至56.93%,总产亦上升了0.3万吨。杭州市主要旱粮作物的播种面积从大到小依次为大豆、玉米、番薯、小麦共占旱粮总面积82.3%左右。2008~2013年马铃薯、玉米、蚕豌豆面积上升明显,大豆、小麦面积下降。马铃薯、玉米亩产和总产有所提高,番薯产量有所下降,主要是颇受人们欢迎但产量并不太高的迷你番薯面积扩大所致。
屠国兴邵京华叶安张敏郑军辉胡民强
关键词:旱粮作物播种面积马铃薯统计年报
降雨和气温对超级稻发挥超高产潜力的影响被引量:5
2014年
选择浙江省临安市2个地力和栽培技术相近、小气候环境不同的规模化稻作区域作为分析对象,比较了2010—2012年2地降水、气温年际变化,及超级稻产量动态,并且着重分析2012年2地的甬优12高产田块及生育期间降雨、气温情况,来探讨降雨和气温条件对超级稻发挥超高产潜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分蘖期和全生育期积温高、灌浆结实期雨水少的气候条件利于超级稻超高产潜力的发挥。
陈初尉张科良李绍进潘忠潮丁兰陈英霞季茂荣毛伟强张敏
关键词:超级杂交稻降雨气温超高产
在茶园生产周期过程中茶树群落生物量和碳储量动态估算被引量:12
2013年
为定量评估在茶树生产周期过程中茶树群落碳储量积累规律和积累潜力,基于1950—2011年间全国各地不同树龄茶树实际生物量数据,建立了典型的双条植种植方式下中国茶园的茶树现存地上部生物量与树龄之间的自然指数经验关系方程,进而经过茶树根冠比及碳转换系数的换算得到在茶园生产周期(1~30年)过程中茶树碳储量的年际动态;同时,基于以往关于茶树光合生产潜力的研究结果及茶叶产量的时间增长规律,建立茶树现存生物量年增长与茶叶产量之间的换算关系,估算不同茶区及全国茶园茶树的理论碳储量.通过茶树树龄和生物量之间的自然指数经验关系方程换算的结果表明,幼年期(1~4年)和成年中前期(5~15年)茶树碳储量平均以(4.5±0.4) t/(hm2?a) 和(0.95±0.05) t/(hm2?a) 递增,在成年后期(25年)茶树碳储量约可达30.6 t/hm2;此经验方程所模拟的成年茶树碳储量值相当于在2%光能利用率条件下的碳储量理论值.现有全国平均茶叶产量水平仅达0.5%光能利用率,全国茶园总体碳贮量约为(9.1±1.4) t/hm2,若优化茶园管理,将产量普遍提高至丰产水平,茶园总体碳贮量则有成倍的上升空间.综上所述,中国茶园茶树碳库是农林生态系统碳库的重要组成;所建立的茶树生物量与树龄。
张敏张敏陈永根于翠平潘志强范冬梅骆耀平
关键词:固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