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勇

作品数:6 被引量:156H指数:3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中石化前瞻性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5篇地震
  • 5篇汶川地震
  • 3篇地表破裂
  • 2篇青藏高原
  • 2篇青藏高原东缘
  • 2篇历史地震
  • 2篇剥蚀
  • 1篇地震复发
  • 1篇地震复发周期
  • 1篇地质
  • 1篇地质背景
  • 1篇样式
  • 1篇灾害
  • 1篇灾害链
  • 1篇三叠
  • 1篇三叠世
  • 1篇沙量
  • 1篇山区河流
  • 1篇输沙
  • 1篇输沙量

机构

  • 6篇成都理工大学
  • 3篇四川大学
  • 2篇四川省地震局

作者

  • 6篇李勇
  • 4篇颜照坤
  • 3篇闫亮
  • 2篇黄润秋
  • 2篇丁海容
  • 2篇赵国华
  • 2篇周荣军
  • 2篇马超
  • 1篇张毅
  • 1篇曹叔尤
  • 1篇何玉林
  • 1篇马博琳
  • 1篇陈浩
  • 1篇乔宝成
  • 1篇董顺利
  • 1篇李勇

传媒

  • 1篇工程地质学报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年份

  • 2篇2013
  • 2篇2011
  • 2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龙门山区湔江水系样式及其对汶川地震的响应被引量:3
2013年
2008年"5.12"四川汶川M_S8.0地震是发生在龙门山构造带中段的一次重大灾变事件,地震沿映秀-北川、彭灌和小鱼洞等3条断裂带发生了地震地表破裂,同震构造变形造成这些断裂带地表地貌特征发生巨大变化,地震还伴生了大量滑坡和崩塌,在雨季,强降雨驱动了大规模泥石流的发生,从而导致龙门山构造带的河流地貌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和响应。本次研究利用SRT、M3-DEM数据,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平台,通过ArcGIS 9.3软件中的水文分析模块,提取了湔江流域的水系样式图。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小鱼洞地区地表破裂组合样式与湔江水系样式的匹配性研究,结果表明:1)地表破裂走向对河道走向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如映秀-北川断裂控制了湔江上游的河道和流向);2)地表破裂走向对河道偏转及坡折点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如小鱼洞断裂导致了湔江主河道的偏转、彭县-灌县断裂控制了白鹿河的坡折点及转折点);3)地表破裂组合样式对水系样式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表现在小鱼洞地区"工"字形的地表破裂组合样式对湔江水系样式的控制作用,使得湔江水系样式具有不对称性、不规则性。由此可知:湔江水系样式主要受到汶川地震地表破裂及组合样式的控制作用。
丁海容李勇闫亮颜照坤赵国华马超
关键词:汶川地震数字高程模型(DEM)山区河流地表破裂
汶川地震驱动的灾害链对岷江上游输沙量的影响被引量:7
2013年
2008年5月12日龙门山汶川8.0级特大地震对地表产生强烈震动和破坏,引发了大量崩塌滑坡灾害。震后伴随强降雨天气,山洪泥石流灾害频发,显示了地震及震后洪水的灾害链: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堰塞湖-溃决洪水。作者采用岷江上游紫坪铺水文站1980~2007年的输沙量数据以及岷江上游21个雨量站的降雨资料,探讨了岷江上游降水量-输沙量的相关关系,分析了输沙量的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汶川地震后4年时间该流域频发的特大暴雨对河流输沙量增加的作用,探讨了汶川地震驱动的灾害链对输沙量的控制因素。结果表明,强降水是震后输沙量增多的诱发因素;坡度对输沙量的变化具有控制作用;汶川地震的同震作用和地震断裂带的控制作用是导致河流输沙量增加的重要因素;汶川地震后植被覆盖率降低、水土流失加剧是河流输沙量增加的重要条件。
丁海容李勇闫亮颜照坤赵国华马超
关键词:汶川地震岷江上游暴雨输沙量
龙门山地震带的地质背景与汶川地震的地表破裂被引量:119
2009年
龙门山位于青藏高原与扬子地台之间,系由一系列大致平行的叠瓦状冲断带构成,自西向东发育汶川—茂汶断裂、映秀—北川断裂和彭县—灌县断裂,并将龙门山划分为3个构造地层带,分别为变形变质构造地层带(主要由志留系—泥盆系浅变质岩和前寒武系杂岩构成)、变形变位构造地层带(主要由上古生界—三叠系沉积岩构成)、变形构造地层带(主要由侏罗系至第三系红层和第四纪松散堆积构成)。龙门山断裂带属地震危险区,3条主干断裂皆具备发生7级左右地震的能力,其中映秀—北川断裂是引发地震的最主要断层,据对彭县—灌县断裂青石坪探槽场地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该断裂带上最晚的一次强震发生在930±40a.B.P.左右,据此,可以初步判定,这3条主干断裂的单条断裂上的强震复发间隔至少应在1000a左右,表明龙门山构造带及其内部断裂属于地震活动频度低但具有发生超强地震的潜在危险的特殊断裂,以逆冲-右行走滑为其主要运动方式。汶川地震属于逆冲—走滑型的地震,地表破裂分布于映秀—北川断裂带和彭县—灌县断裂带上。根据近南北向的断裂(小鱼洞断层、擂鼓断层和邓家坝断层)和地表断距可将映秀—北川断层的地表破裂带划分为两个高值区和两个低值区,两个高值区分别位于南段的映秀-虹口一带和位于中北段的擂鼓—北川县城—邓家坝一带;两个低值区分别位于中南段的白水河—茶坪一带和北段的北川黄家坝至平武石坎子一带,两个高值区分别与小鱼洞断层和擂鼓断层相关。根据保存于破裂面上的擦痕,可将该地震破裂过程划分为两个阶段,早期为逆冲作用,晚期为斜向走滑作用,其与地壳增厚构造模式和侧向挤出摸式在青藏高原东缘的推论具有不吻合性。鉴于龙门山的表层运动速率与深部构造运动速率具有不一致性,初步探讨了龙门山地区的�
李勇黄润秋周荣军Alexander L.DENSMOREMichael A.ELLIS闫亮董顺利Nicholas RICHARDSON张毅何玉林陈浩乔宝成马博琳
关键词:汶川地震地表破裂历史地震
晚三叠世以来龙门山与前陆盆地之间的耦合关系定量化研究
本文介绍了晚三叠世以来龙门山与前陆盆地之的耦合关系定量化研究,应用剥蚀-沉积系统分析物源区隆升、剥蚀过程。
颜照坤李勇黄润秋李奋生闰亮张自力张威Densmore A1exander LR0bert G.Hilton
关键词:晚三叠世龙门山前陆盆地
汶川地震驱动的青藏高原东缘构造抬升量与剥蚀量对比分析及其对高原隆升机制的启示意义
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之间的碰撞,造成地表强烈隆升,形成平均海拔达4500m的青藏高原。在青藏高原隆升的过程中,肯定发生了若干次灾变性的构造事件(古地震),一般认为灾变性的构造事件是塑造地形地貌的主要原因,而发生在青藏高原东...
颜照坤李勇李奋生闫亮张自力张威黄润秋
关键词:青藏高原剥蚀速率构造隆升地震
汶川8.0级地震的基本特征及其研究进展被引量:33
2009年
2008年5月12日在龙门山发生的汶川8.0级特大地震属于逆冲—走滑型地震。为了尽快和最好地利用汶川地震的资料,推动地震地质科学的研究。在论述了汶川地震科学研究的基本现状和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龙门山地震带的地质背景、活动构造、汶川地震的基本特征、地表破裂及组合样式、历史强地震复发周期、观测数据的积累与整合、构造运动学和动力学机制、地质灾害和灾后重建、龙门山地区未来地震的预测和预报等方面的内容。并建议从汶川大地震中汲取教训,整合地质学、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等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探讨汶川地震的形成过程和机制,以有效地减轻和逐步避免今后可能发生的类似的灾难。
李勇李勇黄润秋周荣军周荣军
关键词:汶川地震地表破裂历史地震地震复发周期青藏高原东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