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
- 作品数:21 被引量:84H指数:5
- 供职机构: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高低结构:寻找课堂教学转型的密码
- 2015年
- 在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语境下,有效课堂、翻转课堂、智慧课堂、博雅课堂、未来课堂等一系列课堂教学改革,这些关于课堂教学变革的模式称谓丰富而多样。上海市复兴高级中学在校长陈永平的带领下,开展了高效课堂的建设,提出“高结构设计,低结构实施”的实施方略。“高结构设计,低结构实施”的高效课堂模式不仅坚守着指向人的发展这一核心价值观,它的实施模式对我们思考今天的课堂转型也有如下的意义。一是走出钟摆怪圈:传承与创新融合的和谐课堂。长期以来,
- 王健
- 关键词:有效课堂教学转型密码课堂教学改革核心价值观
- 幼儿园微信公众号教育传播主体、内容及效果研究
- 2025年
- 基于拉斯韦尔“五W”传播理论视角,研究选取北京、江苏、浙江、湖北、四川五省份的15所优质幼儿园微信公众号,以2024年9月至11月期间发布的708篇文章为样本,采用内容分析法,结合清博智能平台的微信传播指数(WCI),对幼儿园微信公众号教育传播主体、内容及效果进行研究。发现幼儿园微信公众号传播主体是以园所为主导、家长深度参与、教师专业支撑、社会广泛关注的学前教育传播共同体,教育传播内容以园所新闻通知、幼儿教育活动、教师发展活动和家园共育活动为主,教育传播效果显示出较高的传播影响力和受众关注度,且园所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建议发挥优质幼儿园微信公众号教育传播引领作用,运用幼儿园微信公众号平台搭建学前教育共同体,精研幼儿园微信公众号教育传播内容增强吸引力,优化幼儿园微信公众号传播策略提升教育传播力,更好地促进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
- 张皓王健
- 关键词:教育传播
- 疫情危机下的教师角色、行为与素养被引量:33
- 2020年
- 疫情危机下作为应急之举的在线教育,不是将教室平移到家庭,而是基于"个别化学习"的育人方式重构。疫情危机下的在线教育中,教师要成为学习指导者、价值引领者、情境营造者、资源整合者,要设计好课堂的形态、关注好学生的状态、引导好家长的心态、研究好工作的势态。后疫情时代的教育变革中,教师的素养需要提升转型。要有靶向施策的"目标感"、有黏住目光的"娱乐感"、有价值领导的"故事力"、有跨界整合的"交响力"、有迭代变革的"适应性"、有为国育才的"责任心"。
- 王健
- 关键词:教师角色教师素养
- 创建“教育领导学”新学科
- 上海师范大学力图创建"教育领导学"新学科,旨在创新校长培养培训模式,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开拓精神、甘为基础教育事业发展作贡献并具有敬业精神和专业水平的专家型校长,打造具有新世纪特征、中国教育领导特点、国际大都市特色、上...
- 陈永明王健
- 关键词:教育领导学
- 文献传递
- 上海市小学官方微信的运营现状与优化策略
- 2020年
- 上海市小学官方微信开设比例较高,家长普遍关注,浏览意愿较高,已成为家校沟通信息化的重要平台,但运营中也存在着推送信息有待优化、互动反馈机制有待健全、管理运营有待完善等问题。学校对官微功能定位的不清晰、运营规划的缺失、管理团队的专业性不高是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为此,学校官微应有“把关人”的价值守护,有“育新人”的主旨定位,有“合伙人”的共建意识,有“广告人”的营销思维。
- 王健蔡依宁
-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前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 2016年
- 随着社会及经济的发展,中国都市外来务工人员骤增,相应的其随迁子女也大量增加。而都市目前的教育资源尤其是学前教育资源极度匮乏,部分地区入园入托矛盾异常突出。我们针对中国都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前教育的现状从国家政策、行政治理模式、内部管理模式以及经费投入模式四个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本着教育公平的原则,借鉴国际上一些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验,从政府、社会、幼儿园、家庭四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期改善我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前教育的现状和窘境。
- 陆建非刘兰英吴念阳王健李昱辉颜彦
- 关键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前教育
- 绿色评价: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
- 2015年
- 深入开展基础教育质量绿色评价、进一步提升中小学学生综合素养,是深化党的十八大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目标,是苏州市大力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大任务。评价的最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木渎实验中学探索双分制素质教育评价、致力于初中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已有六年多。开展双分制素质教育评价首先是对学生主体性的认可,肯定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六年多来,通过开展初中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全校师生及家长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养。学校在原有各类综合拓展校本课程的基础上结合了"
- 王健
- 关键词:基础教育质量教育综合改革教育理念主体性
- 3D影像资源在教育中的应用探析被引量:23
- 2011年
- 本文通过对3D影像的概念界定和特征说明,阐述了3D影像在教育、教学中具有广泛应用的优势与潜力。3D影像具有高度可视化和强沉浸感的特性,可最大程度地构建接近直接经验的学习环境,有力支持新课改所倡导的学生主动参与体验的教育实践,还可为学生面向未来科技生活做积极准备。我们不能忽视3D影像资源在教育中的应用价值,不应让教育领域成为新技术应用的最迟受惠者。国外已开展一系列教育项目来大力推广3D影像资源在学校的应用,国内也有所尝试。相对而言,很多学校已具备应用3D影像资源的硬件环境,但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缺乏适宜的资源和开发3D影像教学资源的人才等,这些问题将影响3D影像资源在教育领域中的普及性应用。
- 李蕾王健曹俊
- 关键词:3D影像虚拟现实经验之塔
- 我国高师院校教师教育供给体系建设的若干建议被引量:6
- 2016年
- 优质的教师人力资源是优质教育体系的供给侧,优质的教师教育体系又是优质教师人力资源的供给侧。高师院校应当从完善供给制度,改革教师教育体制机制;优化供给结构,调整教师教育专业布局;挖掘供给潜能,加强教师教育队伍建设;确保供给质量,建构教师教育卓越模式等举措入手,建设优质的教师教育供给体系,从源头上保障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获得一流的师资,从而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教育民生获得感和幸福感。
- 王健陆超
- 关键词:教师教育体系高师院校
- 新质教师教育:驱动机理、内在逻辑及实践路径
- 2025年
- 新质生产力将充分赋能新质教师教育形态、模态、业态、生态的不断迭代、演化与创新,新质教师教育也将深度参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进程,充分展现其在科技、人才、教育三位一体中作为供给侧与枢纽点的关键作用。新质教师教育是指向新质教师培养的全新理论逻辑与教育实践,发展新质教师教育突破点在“创新”,着力点在“质优”,最终的实践落脚点变革教师教育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应立足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数智时代背景,将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师培养培训全过程,不断提升教师创新教育能力,并通过新技术、新基建、新生态的建设来推进新质教师教育变革。
- 王健张皓赵文清
- 关键词:教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