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
- 作品数:5 被引量:70H指数:4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理学更多>>
- 最优消费与投资高维REC模型的求解方法
- 2009年
- 应用Brouwer度和最大值原理研究在预知由真实技术冲击引发的经济短期波动和期末人均资本存量不小于期初资本存量的条件下,对终端时刻固定的高维离散系统给出其解的存在性条件以及最优控制应满足的必要性条件.
- 李伟李伟
- 关键词:哈密顿函数BROUWER度
- 应用缓冲储备模型实证检验我国居民的储蓄行为被引量:21
- 2006年
- 通过应用缓冲储备模型,实证检验我国居民的教育、医疗、住房等开支的不确定性与储蓄之间的相关性,我们发现,我国居民的预防性储蓄行为不仅显著,而且以目标储蓄率为被解释变量的模型,能够比以储蓄水平为被解释变量的模型更好地解释我国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建立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改革教育体制是降低我国巨额储蓄的必经之路。
- 郭英彤李伟
- 关键词:预防性储蓄核密度估计
-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时代信息人才培养模式、路径与对策研究被引量:24
- 2019年
- 【目的/意义】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时代对信息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信息人才的培养和训练是应对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培养适应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应用型信息人才,在提升个人、企业和政府等竞争力的同时,也成为实现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发展带动经济增长的持续动力。【方法/过程】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时代的发展特征和趋势为出发点,分别从供给和需求角度分析现阶段信息人才培养的现状,提出信息人才培养的模式、路径及对策。【结果/结论】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时代信息人才的培养,要注重理论与实践互动的培养模式,建立产、学、研、政四位一体的联动培养机制,优化相关知识结构,完善能力培养体系,以更好地应对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发展带来的问题和挑战。
- 林晶陈苗李伟
- 关键词:人工智能大数据信息人才
- 供给和需求冲击下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动与中国产能过剩被引量:13
- 2014年
- 产能过剩受供给与需求双重因素的影响。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将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供给冲击、需求冲击和其他冲击,构造包含劳动与资本要素的计量方法,测算出我国的生产能力利用率及其变化,并实证检验我国产能过剩的本质特性及趋势特征。实证估计结果显示,我国产能过剩具有阶段性,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供求关系的一个阶段性特征。2001年之前的大部分年份供给与需求冲击正相关且二者表现为积极冲击,2001年之后供给冲击稳定而正向需求冲击不断增加,由于产能过剩将伴随着供给冲击的增加和需求冲击的下降或者不变,因此进一步验证了我国不存在真正长期产能过剩的结论,产能过剩只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供给与需求动态平衡过程中的暂时性特征。
- 齐红倩黄宝敏李伟
- 关键词:全要素生产率产能过剩
- 跨学科视野下经济学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被引量:12
- 2013年
- 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有机统一,运用多学科的知识体系和研究成果完善经济学教学,是经济学教学的一个现实挑战。本教学团队尝试从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等领域进行经济学的跨学科教学,利用实证式的教学手段搭建科学和人文学科交叉的教学平台,综合不同知识信息、融合不同知识领域进行价值创造,在充分阐释经济现象本质的同时,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
- 齐红倩孙巍李伟刁莉男
- 关键词:经济学跨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