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伟

作品数:23 被引量:112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石油与天然气...
  • 8篇天文地球
  • 4篇化学工程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机械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凹陷
  • 3篇东营凹陷
  • 3篇新生代
  • 2篇断裂带
  • 2篇氧化物歧化酶
  • 2篇应力场
  • 2篇油气
  • 2篇数值模拟
  • 2篇歧化酶
  • 2篇重组大肠杆菌
  • 2篇走滑
  • 2篇郯庐断裂
  • 2篇郯庐断裂带
  • 2篇量调节
  • 2篇裂带
  • 2篇流量调节
  • 2篇耐高温
  • 2篇结构优化
  • 2篇构造物理
  • 2篇构造应力

机构

  • 23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中国海洋石油...
  • 2篇中海石油(中...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联煤层气有...
  • 1篇中国石化
  • 1篇中国石油塔里...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23篇李伟
  • 2篇刘培林
  • 1篇周昌静
  • 1篇高永进
  • 1篇张林
  • 1篇李志刚
  • 1篇周凯
  • 1篇周美珍
  • 1篇张琦
  • 1篇段佳佳
  • 1篇陈伟
  • 1篇刘超

传媒

  • 6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石油炼制与化...
  • 1篇中国地质
  • 1篇石油学报
  • 1篇食品科技
  • 1篇煤田地质与勘...
  • 1篇石油化工设备
  • 1篇石油矿场机械
  • 1篇化工机械
  • 1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食品与生物技...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地球科学
  • 1篇第四届全国水...
  • 1篇第五届全国特...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含煤岩系层序地层学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3年
层序地层学是分析聚煤规律的一种有效方法。层序地层学应用于含煤地层的分析始于20世纪90年代,Diessel最先在经典层序地层格架中建立了煤层的聚集模式;之后,Bochacs和Stuer通过讨论可容纳空间的变化速率和泥炭聚集速率之间比值的变化,具体分析了不同可容纳空间的煤层厚度、连续性及形态。通过对层序地层中煤层发育和分布的研究,多数煤田地质学家们认为,厚煤层主要发育于低位体系域晚期至海侵体系域早期及海侵体系域晚期至高位体系域早期。由于巨厚煤层往往是许多次级层序及界面的复合体,因此巨厚煤层不能简单地作为成因层序地层的界面,但可以通过煤岩学和地球化学方面的指标对其进行精细划分确定。我国煤田地质学家通过对国内海相煤层的研究,提出了海侵事件聚煤和海相层滞后时段聚煤等观点,从而大大促进了含煤岩系层序地层学的发展。
魏恒飞陈践发王冠男李伟刘娅昭吴雪飞
关键词:层序地层学煤层可容纳空间巨厚煤层
重组大肠杆菌产耐高温Fe-SOD(H29A)的发酵条件优化被引量:2
2016年
超氧化物歧化酶在药物和化妆品等工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为了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的产量,作者运用E.coli BL21(DE3)/p ET28a(+)-SOD重组表达系统,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诱导表达条件和发酵培养基对重组大肠杆菌产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培养基中添加1.20 g/L亮氨酸,30 g/L酵母粉且碳氮质量比为3,诱导剂浓度0.20 mmol/L,诱导温度37℃,诱导时间8 h的条件下,菌体生长量达到最高并且Fe-SOD(H29A)的产量达到全菌体蛋白的49.37%,表达量是LB培养基发酵的1.45倍。
陈伟李伟朱虎曲剑波刘建国
关键词:超氧化物歧化酶重组大肠杆菌发酵
中生代-新生代大陆边缘盆地海相烃源岩成因类型被引量:16
2015年
中生代-新生代大陆边缘盆地海相烃源岩虽沉积于海洋环境,但有机质生源输入复杂。海相烃源岩显微组分组成中不仅有代表低等水生生物输入的腐泥组分,而且有较多指示陆生高等植物成因的镜质组、惰质组或壳质组。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分布特征也呈现出有机质生源输入二元性的特点,具体表现在饱和烃正构烷烃的分布面貌以双峰态为主,部分呈单峰态。C27-C29规则甾烷的分布型式以不对称的"V"字型为主,部分呈"L"型或反"L"型分布;除指示水生生物输入的C23三环萜烷外,代表陆源有机质输入的奥利烷、四环萜烷和其他低分子量的三环萜烷均有分布。中生代-新生代大陆边缘盆地海相烃源岩生源组成复杂,这一特殊现象是大陆边缘盆地海洋和大陆两种地质营力、低等水生生物和陆生高等植物双重生源输入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生源构成可将中生代-新生代大陆边缘盆地海相烃源岩划分为3种成因类型,即以藻类生源输入为主的内源型、以高等植物输入为主的陆源型及介于两者之间的混合生源型,并进一步揭示海相烃源岩的成因类型与干酪根类型之间可以通过显微组分组成、有机元素组成以及生物标志化合物分布联系起来。
戴娜钟宁宁邓运华李伟康洪全
关键词:海相烃源岩干酪根
常用剥蚀厚度恢复法在东营凹陷南坡西部“红层”的应用被引量:10
2015年
东营凹陷南坡西部是指东营凹陷南坡石村断层以西的部分,孔店期—沙四早期沉积主要是以红色陆相碎屑岩为主的地层,即为通常所说的"红层"。受后期构造活动的影响,沙四下—孔一地层遭受不同程度的剥蚀,根据剥蚀厚度恢复方法的应用结果及适用性分析认为:厚度趋势法主要用于对剥蚀厚度区间和剥蚀范围进行标定,选用泥岩声波时差法和沉积速率比值法对剥蚀厚度数值的区间进行厘定。在凸起区及纯化构造带"红层"顶部削截明显区可直接使用厚度趋势法;靠近林南断层上升盘和高青平南断层上升盘的区域,选用声波时差法恢复"红层"顶部剥蚀厚度的效果好于其他构造带;平方王潜山构造带优选沉积速率法恢复"红层"尤其是沙四下亚段剥蚀厚度;优化的孔隙度法适合对孔隙度较大凸起区的沙四下亚段剥蚀厚度进行较为准确的标定;包裹体测温法和镜质体反射率法的恢复结果为少数单井数据点,仅作为参考。
张顺陈世悦吴智平王永诗李伟罗阳侯旭波张林
关键词:东营凹陷不整合剥蚀厚度
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ACFM实时高精度裂纹反演算法被引量:10
2016年
针对传统交流电磁场检测(ACFM)特征信号难以实现缺陷高精度实时反演的问题,在电磁耦合ACFM探头有限元模型分析的基础上,引入能量谱和相位阈值判定方法实时获取裂纹特征信号,建立裂纹实时反演实验系统并进行裂纹检测实验,基于加入遗传算法的BP神经网络(GA-BP)建立的ACFM实时高精度裂纹反演算法对实验得到的裂纹特征信号进行长度和深度的反演。结果表明:电磁耦合ACFM探头有限元模型可较好地仿真裂纹特征信号;采用能量谱和相位阈值判定方法能够实时获取裂纹特征信号;GA-BP神经网络能够实现裂纹长度和深度的反演,反演精度误差不超过10%。
李伟袁新安曲萌陈国明葛玖浩孔庆晓张雨田吴衍运
关键词:遗传算法BP神经网络
比例定律用于有静扬程系统转速比的修正
当管路系统有静扬程,泵在管路系统中的作用不只是克服流动阻力,通过调节转速进行流量调节时,按比例定律计算调节所需转,泵提供的能头小于管路所需能头,泵无法正常工作,并且过高估计了调速所节省的能量。通过分析有静扬程系统中转速比...
周昌静陈国明尹树孟李伟
关键词:离心泵流量调节
文献传递
东营凹陷孔店期-沙四早期构造格局恢复被引量:10
2012年
综合利用地震、录井、测井等资料,通过断裂体系的静态描述和动态解析,结合现今残留地层特征、地层剥蚀特征及原始厚度恢复,对东营凹陷孔店期-沙四早期原始构造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孔店期-沙四早期是东营凹陷构造应力场的转变时期,新产生的北东东向断裂和继承性活动的北西向先存断裂构成了该时期的控盆断裂体系,控制了该层系的原始沉积,形成了北断南超的断陷盆地,呈现'盆岭相间'格局;东营凹陷在孔店期-沙四早期全区均接受了原始沉积,形成陈南断层下降盘地区、博兴洼陷和林樊家地区3个次洼,林樊家凸起和青城凸起尚未形成;沉积期以及沉积后断裂体系的持续活动造成了原始地层被切割、改造,在凸起区、断层上升盘及南部缓坡区形成了缓坡带、堑垒带和断块的剥蚀,剥蚀厚度等值线呈近东西向展布。
吴智平张林李伟高永进贾海波
关键词:东营凹陷
郯庐断裂带辽东湾段新生代右旋走滑时限的探讨
2024年
新生代郯庐断裂带经历了复杂的演化过程,争议主要集中在右旋走滑开始的时期.以渤海海域郯庐断裂带辽东湾段为例,基于各种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及前人研究成果,从构造学和沉积学两个方面基于多种证据系统探讨了郯庐断裂带的右旋走滑活动时限.结果表明:郯庐断裂带辽东湾段走滑活动切割改造了早期(孔店组-沙三段沉积期)伸展断裂系统,R剪切断裂形成于渐新世晚期东营组沉积期,走滑派生构造主要发育在东营组沉积期至今;郯庐断裂带辽东湾段的右旋走滑活动错开了先期(孔店组-沙河街组沉积期)形成的沉积体,同沉积期走滑活动导致了鱼跃式砂体、轴向或斜向砂体的发育展布,弯曲走滑断裂的释压作用控制了的局部洼陷的形成.郯庐断裂带辽东湾段新生代右旋走滑主要在古近纪渐新世晚期东营组沉积期,此后逐渐减弱、持续至今.
李伟李嘉吴宛秋张同杰陈兴鹏蒙美芳曹明月张巧
关键词:右旋走滑新生代郯庐断裂带石油地质
超深水水下分离器承压性能数值分析与试验研究
2016年
以中国自主设计制造的2 000 m超深水水下分离器为研究对象,基于图算法和一致缺陷模态法分析分离器样机极限承载能力;建立包含嵌入式接管子模型的水下分离器精细数值模型,研究马鞍形焊缝应力分布规律;设计高压舱试验验证水下分离器样机的物理承压能力,并对比分析高压舱试验数据和数值计算结果。研究表明:水下分离器样机失稳模式为塑性失稳,下放工况应该主要评估其结构强度;接管马鞍形焊缝的鞍点和冠点以及N1接管焊缝的角度φ为45°和135°位置为应力特征点;试验样机在高压舱试验过程中整体应力水平处于线弹性变形阶段,能够满足2 000 m水深的承压强度要求,模拟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李秀美陈国明李伟张慎颜葛玖浩刘秀全
深水分离器结构非线性屈曲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建立了深水分离器结构的实体数值模型,分析了分离器结构的多阶屈曲模态,并在此基础上,引入材料非线性本构关系和几何大变形理论,深入研究了结构非线性屈曲特性,其结果可为深水分离器结构设计和校核提供参考。
刘培林周美珍李伟周凯高杰
关键词:非线性屈曲屈曲模态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