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华

作品数:19 被引量:107H指数:7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肿瘤
  • 7篇肺癌
  • 5篇细胞
  • 4篇细胞肺癌
  • 4篇小细胞
  • 4篇小细胞肺癌
  • 4篇免疫
  • 4篇化疗
  • 4篇二甲双胍
  • 4篇非小细胞
  • 4篇非小细胞肺癌
  • 3篇晚期
  • 3篇消癌平
  • 3篇抗原
  • 3篇抗肿瘤
  • 3篇恶性
  • 2篇药师
  • 2篇依从
  • 2篇依从性
  • 2篇用药

机构

  • 19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秦皇岛市卫生...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19篇张华
  • 2篇刘进先
  • 2篇王平
  • 2篇刘彦
  • 2篇吕红琼
  • 2篇李静
  • 2篇张晓萌
  • 2篇徐桂芬
  • 1篇周林静
  • 1篇周阳
  • 1篇孟庆威
  • 1篇于雁
  • 1篇丁海峰
  • 1篇郑薇薇
  • 1篇车德海
  • 1篇刘芳
  • 1篇张晓洁
  • 1篇朱大岭
  • 1篇王秀秀
  • 1篇姚华

传媒

  • 5篇实用肿瘤学杂...
  • 5篇现代肿瘤医学
  • 2篇中国中医药科...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中国药事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国药师
  • 1篇癌症进展
  • 1篇国际肿瘤学杂...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吉西他滨联合消癌平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减毒增效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消癌平注射液对初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晚期NSCLC患者76例(ⅢB-Ⅳ期),分成消癌平联合GP方案组38例(治疗组)和GP方案组38例(对照组),入组的每例患者接受至少2个周期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以及1、2年的生存率。结果GP方案联合消癌平组和GP方案组近期疗效的有效率分别为52.63%和47.36%,两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8.9月和8.7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45.2%和43.5%,2年生存率分别为23.4%和22.9%。两组资料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在生活质量改善方面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毒副反应方面,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在可耐受的范围内。结论吉西他滨联合消癌平注射液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副作用小,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机体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李静张华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化学治疗吉西他滨顺铂消癌平
胸腺法新联合PC方案化疗对晚期肺腺癌患者免疫功能及CEA、CA125表达的影响被引量:9
2015年
目前。肺癌是世界上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干预效果并不乐观,尤其是晚期肺癌是不可治愈的[1],经过积极干预的晚期肺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而其中很多肺腺癌患者就诊时就已经处于晚期。有研究表明,机体的免疫功能与肿瘤发生发展及转归有关,若出现机体免疫功能减退或异常,可能是导致肺癌患者复发及转移的重要原因之一[2,3],若我们针对免疫功能积极干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恢复机体的免疫能力,
耿健雄张华郑薇薇
关键词:晚期肺腺癌CEA培美曲塞二钠机体免疫能力
联合检测肿瘤标志物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及胸腔积液中肿瘤标志物的浓度对鉴别良恶性胸腔积液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胸腔积液患者376例,分别检测其胸腔积液及血清中癌胚抗原(CEA)、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癌抗原125(CAl25)、鳞状细胞癌抗原(SCC)浓度,并结合组织学或细胞学证据,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相关数据。结果恶性组298例,良性组78例,两组胸腔积液中CEA、NSE、SCC、CA125浓度分别为(279.9±170.0)、(12.6±6.2)pg/L,(112.3±86.8)、(14.7±7.3)μg/L,(10.6±5.4)、(1.2±0.6)wg/L,(409.2±206.7)、(44.0±20.5)U/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29、5.13、2.34、7.46,P均〈0.01),恶性组与良性组血清中上述4种肿瘤标志物浓度分别为(86.7±42.0)、(6.24-3.1)μg/L,(31.6±18.2)、(11.2±5.0)μg/L,(3.5±2.2)、(1.8±0.8)μg/L,(134.0±72.6)、(19.8±9.6)U/ml,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14、4.61、1.70、4.04,P均〈0.01)。联合检测胸腔积液及血清各肿瘤标志物(按平行试验)敏感性为100%,按序列试验特异性为100%。结论检测胸腔积液中CEA、NSE、CA125、SCC的浓度更有利于鉴别胸腔积液的良恶性,联合检测胸腔积液及血清中肿瘤标志物浓度能提高诊断的敏感性。
刘彦张华丁海峰
关键词:胸腔积液癌胚抗原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癌抗原125鳞状细胞癌抗原
原癌基因eIF4E与bFGF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eIF4E与bFGF在人类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相关性及其春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75例乳腺和12例乳腺良性病变中eIF4E与bFGF基因表达的水平进行研究。结果eIF4E与bFGF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89.3%和58.7%。乳腺癌中eIF4E与bFGF阳性率明显高于生存期≥5年组(P<0.05),与生存期成负相关。bFGF在有腋淋巴结转移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腋淋巴结转移组(P<0.01),而eIF4E的表达与有无腋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两者均与患者年龄、肿块大小、病理类型、临床分期、ER、PR、CerbB-2表达状态无关(P>0.05)。eIF4E与bFGF表达有相关性(P<0.01),两者呈显著正相关(r=0.473)。结论eIF4E与bFGF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中起着重要作用,联合检测eIF4E与bFGF的表达可以成为临床上判断乳腺癌预后的参考指标。
吕红琼张华王平
关键词:EIF4EBFGF乳腺癌免疫组化
二甲双胍抗肿瘤与K-ras突变的相关性被引量:4
2016年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二甲双胍除了作为一种常用的降糖药物,还具有抗肿瘤作用。二甲双胍抗肿瘤作用机制包括:激活AMPK途径,促使细胞周期停滞,降低循环中胰岛素和IGFs,自噬抗肿瘤,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杀灭肿瘤干细胞等。然而,二甲双胍抗肿瘤与基因突变是否相关还尚未明确。有研究证实,二甲双胍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和抑制体内肿瘤细胞增殖的途径,能够有效地抑制K-ras突变型肿瘤细胞的生长,但并不抑制K-ras野生型肿瘤细胞的生长。因此,我们推论二甲双胍可作为K-ras突变型肿瘤的一个潜在的靶向药物。
杨川姚凯文张华
关键词:二甲双胍非小细胞肺癌抗肿瘤K-RAS突变
从患者用药的依从性看执业药师指导用药的必要性被引量:23
2004年
刘进先张晓萌张华
关键词:执业药师不依从性指导用药医师用药依从性
加味逍遥散与化疗药结合抗裸鼠移植性肝癌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观察加味逍遥散与化疗药结合对探鼠移植性肝癌(HepG2)模型的抗肿瘤作用。并探讨该复方中药抗肿瘤的作用机制。方法15只六周龄裸鼠建立裸鼠人肝癌模型(HepG2)。并随机分为三组:生理盐水组,氟尿嘧啶+加味逍遥散组,氟尿嘧啶组和加味逍遥散组,观察其抗肿瘤作用(抑瘤率)检测肿瘤组织癌基因的表达。结论加味逍遥散具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其抗肿瘤作用机制为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和调节癌基因的表达。
姚华张华杨悦
关键词:加味逍遥散HEPG2肝癌抑癌作用癌基因
泽菲联合消癌平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8例临床观察被引量:7
2009年
李静张华
关键词:消癌平注射液国产吉西他滨乌骨藤
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治疗进展被引量:7
2020年
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的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约占肺癌的80%,而且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易发生脑转移,一旦发生脑转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危及生命。肺癌脑转移的治疗方法包括外科手术、化疗、全脑放射治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治疗手段多种多样,治疗效果有差异,对于不同患者如何选择合理且有效的治疗方案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将对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相关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肺癌脑转移患者选择更合理的临床治疗方案。
刘慧孟庆威耿健雄张华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立体定向放疗全脑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
真核翻译起始因子eIF4E与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07年
吕红琼周林静王平张华
关键词:EIF4E恶性肿瘤翻译真核MRNAS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