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伟

作品数:72 被引量:392H指数:8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冶金工程电子电信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期刊文章
  • 2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8篇自动化与计算...
  • 9篇冶金工程
  • 6篇电子电信
  • 4篇机械工程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理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电气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矿业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7篇支持向量
  • 7篇支持向量机
  • 7篇向量机
  • 6篇最小二乘
  • 6篇网络
  • 6篇煤气
  • 4篇预测控制
  • 4篇能源
  • 4篇最小二乘支持...
  • 4篇粒子群
  • 4篇控制系统
  • 4篇高斯
  • 4篇T-S模型
  • 4篇测控
  • 3篇地铁
  • 3篇多目标优化
  • 3篇因果关系
  • 3篇影响因素
  • 3篇时间序列
  • 3篇能源系统

机构

  • 68篇大连理工大学
  • 4篇辽宁科技大学
  • 2篇教育部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东北大学
  • 1篇大连海事大学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大连交通大学
  • 1篇浙江理工大学
  • 1篇马鞍山钢铁股...
  • 1篇内蒙古国华准...
  • 1篇埃塞克斯大学
  • 1篇沈阳新松机器...
  • 1篇北京电子工程...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大连海天兴业...
  • 1篇中国船舶重工...

作者

  • 68篇王伟
  • 34篇赵珺
  • 19篇刘全利
  • 18篇刘颖
  • 9篇吕政
  • 7篇盛春阳
  • 5篇王伟
  • 4篇高广恩
  • 4篇崔文华
  • 4篇刘晓冰
  • 4篇陈龙
  • 4篇金锋
  • 3篇王介生
  • 3篇王臣凯
  • 3篇高聪
  • 2篇庄严
  • 2篇刘洋
  • 2篇王东
  • 2篇王伟
  • 2篇李长英

传媒

  • 11篇控制理论与应...
  • 11篇控制与决策
  • 6篇控制工程
  • 5篇自动化学报
  • 5篇大连理工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计算机集成制...
  • 1篇信息与控制
  • 1篇航空学报
  • 1篇化工进展
  • 1篇江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科学:技...
  • 1篇指挥与控制学...
  • 1篇第21届中国...
  • 1篇第23届过程...

年份

  • 1篇2025
  • 8篇2024
  • 3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5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8篇2015
  • 7篇2014
  • 4篇2013
  • 6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7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过程控制会议30周年专刊序言
2017年
中国过程控制会议目前是由中国自动化学会过程控制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国际性系列学术会议.其宗旨是为海内外工业控制领域的专家、学者、研究生和工程师提供一个学术交流、研讨和报告他们最新研究成果的机会,以便推动工业控制领域理论方法研究和工程应用的发展.
柴天佑王伟
基于知识蒸馏的钢铁高炉煤气系统建模方法
2024年
钢铁企业高炉煤气系统具有波动性大、时变性强、不确定性高等特点,对其未来产消趋势进行准确的建模预测有助于企业的高效决策与节能减排.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蒸馏的高炉煤气系统建模方法,为了提高训练过程中的拟合精度,在教师网络中建立了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的序列到序列模型来提取样本的中间特征.进而,提出了融入教师模型中间特征的知识蒸馏策略,建立了考虑中间特征蒸馏损失与预测均方误差的损失函数,对知识蒸馏过程及预测偏差进行评估.通过国内大型钢铁企业高炉煤气系统实际运行数据的实验验证,表明了本文所提建模方法的有效性,可为后续的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提供支撑.
金锋金锋赵博识赵博识王伟
关键词:时间序列
基于数据的流程工业生产过程指标预测方法综述被引量:31
2017年
生产过程关键指标的预测对于流程工业生产调度,安全生产和节能环保有着重要作用.目前,已有多种基于工业生产数据提出的生产过程指标预测方法,主要涉及特征(变量)选择,预测模型构建及其模型参数优化这三方面.本文分别针对以上三方面论述了基于数据的工业生产过程指标预测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最后,指出了流程工业生产过程指标预测方法在工业大数据及知识自动化等方面的未来研究方向和前景.
陈龙刘全利王霖青赵珺王伟
关键词:生产过程参数优化
WIA-PA开发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针对推广工业过程自动化无线网络规范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此规范的开发平台设计方法。此平台以ARM7芯片LPC2136作为核心处理器,以CC2520作为射频收发器.可以方便地通过IIC或ADC接口扩展传感采集模块。为了便于调...
高广恩刘全利王伟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过程自动化
文献传递
计及多元不确定性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配置
2024年
综合能源系统的优化配置关键在于设备选型与数量配置,而能源负荷负荷和可再生能源出力预测误差以及故障发生的不确定性将直接影响配置方案的合理性以及经济性.为此,本文提出一种考虑源–网–荷多元不确定性的综合能源系统多目标–机会约束规划方法.考虑可再生能源出力与负荷需求预测误差引起的不确定性,本文构建了满足置信概率的能量供需平衡约束;针对供能网络中设备N-1故障引起的不确定性,提出调整裕度模型,进而构建了调整裕度与N-1设备能量缺额的机会约束.对于获得的帕累托解集,采用信息熵与逼近理想排序法构建多准则评价模型,以确定最优的系统配置.将本文方法应用于某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的最优结构设计,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的有效性与可靠性.
周帆陈龙陈龙陈龙
关键词:不确定性
基于尺度不变特征变换的浮选泡沫图像动态特性提取方法被引量:8
2016年
本文以矿物浮选过程为背景,针对浮选泡沫不断运动变化导致泡沫图像动态特性难以提取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尺度不变特征变换(scale 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SIFT)浮选泡沫图像动态特性提取方法.首先,依据浮选泡沫独特的运动特性,提出运动匹配区间的概念,然后依据泡沫速度大小和方向对应分布范围改进SIFT算法匹配条件,在此基础上应用基于速率随机抽样一致(RANSAC)算法进一步剔除误匹配点,最后,根据匹配结果提出一种泡沫崩塌率提取方法.采用浮选现场实际泡沫图像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能够准确提取浮选泡沫速率、崩塌率等动态特性,有效剔除误匹配,同时降低了计算复杂度,提高了计算实时性.
刘颖张平赵珺吕政王伟
关键词:尺度不变特征变换动态特性
基于多目标优化的余热锅炉预测控制器设计
2025年
余热锅炉汽水平衡控制对实现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combined cycle gas-steam turbine,CCGT)节能减排和经济运行具有重要意义。CCGT频繁变负荷给余热锅炉汽水平衡带来了大幅度扰动,现有控制策略没有考虑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Ⅱ(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 Ⅱ,NSGAⅡ)的多目标优化模型预测控制器设计方法。在余热锅炉三冲量液位控制系统的基础上,该方法将系统运行的能耗和效率加入目标函数,结合NSGAⅡ动态求解设备的变负荷控制量。利用国内某CCGT的实际运行数据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满足稳态跟踪控制的基础上,具有更低的运行成本。
吕吏轩高志亮刘洋赵珺王伟
关键词: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余热锅炉三冲量控制模型预测控制多目标优化
利用麦克风阵列的管道主动噪声控制方法被引量:1
2024年
空调通风管道在运行时,内部出现的低频噪声很难通过包裹消音材料等被动式降噪方法消除.而在部署主动噪声控制时,会出现声反馈现象,影响降噪性能甚至造成控制系统的响应发散.针对这种声反馈现象,本文在分析其产生原因的基础上,将麦克风阵列作为前馈,对Duvall-Frost结构的线性约束最小方差波束成形算法加入预调向,提出了利用麦克风阵列的管道主动噪声控制方法,实现单方向拾取来自管道上游的噪声信号,避免声反馈带来的影响.并利用滤波器x最小均方误差(FxLMS)算法作为自适应控制算法,针对4种典型低频噪声,在真实管道环境下进行主动降噪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不使用麦克风阵列的情况,本文提出的主动噪声控制方法能达到明显的降噪性能,且在稳定性方面取得较好结果.
刘全利刘宏博钱加浩张立勇张立勇高广恩
关键词:主动噪声控制声反馈管道系统麦克风阵列
带有啸叫抑制的地铁对讲系统声学回声控制算法及应用
地铁中的对讲系统是乘客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地铁运行环境嘈杂及硬件设备的限制,使得全双工免提对讲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声学回声,啸叫现象也时有发生。因此目前地铁中的对讲系统基本都在半双工状态下运行。基于此,...
王国政刘全利王伟
关键词:声学回声消除自适应滤波
文献传递
双臂系统协同控制研究综述: 从经典到基于学习的算法
2024年
双臂系统的协同控制技术在机器人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协助人类在工业生产、家庭服务、太空及深海等非结构化环境完成复杂危险的任务.然而,双臂机器人是一个强耦合、高度非线性和不确定性系统,其协同控制问题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本综述首先回顾了双臂系统的发展历程.其次对该系统的结构、建模、控制及其应用进行介绍.特别地,详细归纳了双臂系统的协同控制方法:如协同搬运时的主从控制、力/位混合控制和阻抗控制等经典方法、基于神经网络和模糊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法和基于强化学习的数据驱动方法在机器人控制取得的最新进展.最后,展望了双臂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
王东邱超超贺威王伟
关键词:仿人机器人协同控制智能控制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