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晓峰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南油田更多>>
发文基金: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篇断块
  • 1篇油藏
  • 1篇油田
  • 1篇润滑性
  • 1篇深层稠油
  • 1篇深层稠油油藏
  • 1篇水基
  • 1篇水基钻井液
  • 1篇水驱油
  • 1篇普通稠油
  • 1篇驱油
  • 1篇注水
  • 1篇注水开发
  • 1篇钻井
  • 1篇钻井液
  • 1篇临界密度
  • 1篇加重剂
  • 1篇工艺技术
  • 1篇稠油
  • 1篇稠油油藏

机构

  • 3篇河南油田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3篇张晓峰
  • 1篇林龙波
  • 1篇吴新民
  • 1篇张喜凤
  • 1篇杜雪花

传媒

  • 1篇当代化工
  • 1篇石油钻采工艺
  • 1篇华东科技(综...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石油采油测试工艺技术措施探讨被引量:1
2021年
近年来,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完善,近些年国内油田采油测试技术也呈现出了蓬勃向上发展的态势。相关测试工艺技术措施的推广应用,为我国采油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实践表明,要根据不同油井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测试工艺,才能达到良好的测试效果,从而提高采油效率,因此对现有测试工艺技术措施进行必要的分析是十分必要的。下面笔者就石油测试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希望能对进一步推进相关工作的优化落实有所启示。
付斌李清卫张晓峰李宁
关键词:油田工艺技术
深层稠油油藏Ⅰ-2型普通稠油水驱油可行性评价被引量:4
2020年
泌276断块深层I-2型普通稠油油藏采用天然能量开发效果较差,急需转换开发方式。由于深层稠油采用热采开发工艺技术难度大且经济效益较差,因此可行性不高。一些深层稠油油藏采取常规注水开发方式的效果较好,但原油黏度基本都小于300mPa·s。原油黏度介于300~500MPa·s之间的Ⅰ-2类普通稠油的注水开发可供借鉴的经验不多。为论证注水开发可行性,开展了水驱油效率室内评价实验,并通过类比法确定了注水开发的驱油效率下限。结果表明,工区注水开发的驱油效率下限为28%,由于水驱油实验0.5PV之后的驱油效率均大于30%,且储层物性、流体属性等与邻区转水驱效果较好的王9断块类似,因此可以认为,注水开发可取得较好的开发效果,天然能量转注水开发是可行的。
王厉强董明许学健杜雪花张晓峰沈贵红寇根
关键词:深层稠油油藏注水开发
加重剂对水基钻井液润滑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通过粒度分布、扫描电镜、ZETA电位分析,考察了重晶石、活化重晶石、活化铁矿粉3种加重剂及其复配对钻井液加重到不同密度时对滤饼黏滞系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高密度条件下,3种加重剂均有改善钻井液润滑性的作用,活化铁矿粉、活化重晶石、重晶石加重钻井液改善润滑性的临界密度分别为1.2、1.4和1.6 g/cm3;超过此密度的一定范围内,钻井液的润滑性均增强。复配加重比单独加重的润滑性效果更好。
吴新民林龙波张喜凤张晓峰
关键词:水基钻井液加重剂润滑性临界密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