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凤鸣

作品数:5 被引量:24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篇学法
  • 1篇血浆
  • 1篇血浆D-二聚...
  • 1篇医师
  • 1篇再住院
  • 1篇胜任力
  • 1篇胜任力模型
  • 1篇侵袭性
  • 1篇侵袭性肺曲霉...
  • 1篇曲霉
  • 1篇曲霉病
  • 1篇重症
  • 1篇重症医学
  • 1篇住院
  • 1篇阻塞性
  • 1篇阻塞性肺疾病
  • 1篇危重
  • 1篇危重症
  • 1篇危重症医学
  • 1篇文献复习

机构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第一人...

作者

  • 5篇丁凤鸣
  • 2篇张杏怡
  • 2篇周新
  • 2篇包爱华
  • 2篇张旻
  • 2篇郭海英
  • 1篇李群
  • 1篇金宇飚
  • 1篇张国清
  • 1篇孙喆

传媒

  • 1篇上海医学
  • 1篇诊断学理论与...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国际呼吸杂志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上海市市区与郊区发热门诊患者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比较在上海市市区与郊区发热门诊就诊的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并探讨其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防控工作中的意义。方法纳入2020年1月22日-2月6日至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北部院区(市区)和南部院区(郊区)发热门诊就诊患者,收集其症状、体征、流行病学史、血液检查和胸部薄层CT检查结果等临床资料。对COVID-19疑似患者进行隔离并行核酸检测。比较市区与郊区发热门诊患者的临床特征和COVID-19确诊情况。结果共1410例市区患者、1103例郊区患者入选。市区患者年龄为(42.8±17.8)岁,郊区患者年龄为(38.3±15.8)岁,市区患者年龄显著大于郊区患者(P<0.01)。两组患者性别构成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36)。与市区患者相比,郊区患者发热持续时间更长[(1.5±0.7)d比(1.4±0.6)d,P<0.01],就诊时体温更高[(38.7±0.5)℃比(38.4±0.5)℃,P<0.01],呼吸频率加快者更常见[8.3%(117/1410)比4.3%(47/1103),P<0.01]。郊区患者中伴呼吸系统症状(干咳、脓痰、咽痛、胸痛),以及其他症状(恶心、腹泻和头痛)者比例均显著高于市区患者(P值均<0.01)。郊区患者中急性发热呼吸疾病和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样疾病的占比,以及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和比例均显著高于市区患者(P值均<0.01)。市区患者中共103例(7.3%)诊断为肺炎,郊区患者中共124例(8.8%)诊断为肺炎,两组间肺炎诊断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59)。在市区肺炎患者中,60~79岁年龄段的患者占比最高(45.6%);而在郊区肺炎患者中,20~39岁年龄段占比最高(41.9%)。共65例患者有COVID-19相关流行病学接触史,其中市区9例和郊区56例。经核酸检测,市区3例患者和郊区9例患者被确诊为COVID-19。结论市区和郊区发热门诊患者的临床特征存在差异,可能与人口结构不同有关。
丁凤鸣李群傅春瑜殷东宁孙喆张杏怡贲素琴张国清包婺平包爱华顾翔张钧周新张旻
关键词:发热门诊
胜任力模型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进修医师培训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基层进修医师培训中应用胜任力模型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至2018年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进修的基层医院医师共42人,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常规组采用传统临床轮转培训模式,研究组采用胜任力模型培训。培训结束后,对所有参加培训的医师进行反应层、学习层、结果层的评估。结果:在反应层面,研究组医师对培训的满意度(90.5%)显著高于常规组(52.4%)(P<0.01)。在学习层面,研究组医师的出科理论考试成绩为(92.3±3.6)分,显著高于常规组[(86.5±5.2)分](P<0.01),其操作考试成绩[(91.3±3.7)分]也显著高于常规组[(85.6±4.7)分](P<0.01)。在结果层面,随访显示,研究组医师在基层医院的疑难病例诊断数量为(13.5±2.8)例,显著高于常规组[(4.4±1.1)例](P<0.01),其抢救成功病例数量为(5.9±1.3)例,也显著高于常规组模型[(3.4±1.1)例](P<0.01)。结论: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基层医院进修医师培训中采用胜任力模型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
丁凤鸣周妍田雪廖若敏张杏怡
关键词:进修医师胜任力模型
非免疫缺陷侵袭性肺曲霉病一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掌握非免疫缺陷侵袭性肺曲霉病的临床特征、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对1例非免疫缺陷侵袭性肺曲霉病的临床表现、支气管镜检查、微生物学、病理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回顾1978-2016年国内外非免疫缺陷侵袭性肺曲霉病的文献资料,总结患者临床特点.结果该例患者经皮肺穿刺活检病理示曲霉感染.文献纳入16例病例回顾分析,显示非免疫缺陷侵袭性肺曲霉病临床较少见且易漏诊.结论对于非免疫缺陷的患者,要考虑侵袭性肺曲霉病的可能.曲霉侵袭性和变应性所致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多样性有助于早期诊断.
田雪谢国钢丁凤鸣金宇飚周新郭海英
关键词:侵袭性肺曲霉病
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再住院的关系研究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预测患者再住院的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COPD患者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62例(研究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58例(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并与患者血气分析及COPD评估测试问卷(CAT)评分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判断血浆D-二聚体水平对再住院的预测价值.结果急性加重组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期组患者[(1.24±0.56)mg/L比(0.39±0.22)mg/L,P<0.01];COPD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动脉血氧分压(PaO2)呈负相关(r=0.712,P=0.000),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CAP评分呈正相关(r=0.683,P=0.000;r=0.652,P=0.000);D-二聚体水平预测COPD患者一年内再住院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8,截断值为1.015 mg/L(敏感度为66.7%,特异度为93.1%).结论COPD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病情急性加重再次住院有密切关联,对于预测患者的再住院事件具有一定的价值.
谢国钢田雪丁凤鸣包爱华郭海英贲素琴张旻
关键词:血浆D-二聚体ROC曲线
PBL联合CBL教学法在呼吸内科见习的应用被引量:10
2021年
目的评估在呼吸内科临床见习中应用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与案例为基础的教学(Case based learning,CBL)联合教学法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临床见习的40名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名。实验组采用PBL+CBL联合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模式。比较2组实习生的考试成绩及教学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理论知识、病例分析、总成绩及总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呼吸内科临床见习中运用PBL与CBL联合教学法,能提高实习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学满意度,效果理想。
田雪丁凤鸣周妍谢国钢
关键词:PBLCBL呼吸内科临床见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