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柳

作品数:6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显微镜
  • 3篇角膜
  • 3篇共聚焦
  • 2篇原位
  • 2篇细胞
  • 2篇磨镶术
  • 2篇共聚焦显微镜
  • 1篇形态学
  • 1篇形态学改变
  • 1篇眼眶
  • 1篇眼眶前脂肪细...
  • 1篇眼烧伤
  • 1篇羊膜
  • 1篇羊膜移植
  • 1篇诱导分化
  • 1篇原位角膜磨镶...
  • 1篇脂肪
  • 1篇脂肪细胞
  • 1篇治疗疗效
  • 1篇治疗疗效观察

机构

  • 6篇武警医学院附...
  • 3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武警总医院
  • 1篇天津市眼科医...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杨柳
  • 3篇乔丽萍
  • 3篇赵少贞
  • 2篇孙惠敏
  • 2篇袁佳琴
  • 1篇朱鸣阳
  • 1篇黑砚
  • 1篇肖利华
  • 1篇苏敬华
  • 1篇马敏旺
  • 1篇张文静

传媒

  • 2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眼科新进展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武警医学院学...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1
  • 2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应用共聚焦显微镜对中央角膜组织与屈光度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2009年
目的应用共焦显微镜对活体正常角膜各层组织与屈光度之间的相关性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择门诊进行屈光榆查的患者107例(107只眼)。所有患者均经散瞳检影验光检查迄行确诊,且矫正视力为0.8以上(屈光度≥-0.75D),检查各层角膜图像均被记录,并对各层细胞形态、细胞密度、角膜全厚、基质厚度、卜皮厚度等进行分析。结果上皮基底细胞密度与等效球镜度数呈负性相关性。前基质角膜细胞密度与等效球镜度屈光度旱正相关性。后基质角膜细胞密度与等效球镜度屈光度呈正相关性。内皮细胞密度与等效球镜度呈负性相关性。内皮细胞的多型性与等效球镜度正相关性。内皮细胞的异型性与等效球镜度无相关性。上皮厚度与等效球镜度数之间无相关性。角膜全厚、基质厚度与等效球镜度数呈负性相关。结论随着屈光度增加,角膜上皮基底膜细胞、角膜基质细胞、角膜内皮细胞数量下降,角膜全层、角膜基质厚度减少。
乔丽萍孙惠敏赵少贞袁佳琴杨柳
关键词:共聚焦显微镜屈光度中央角膜
LASIK术后早期角膜上皮厚度变化的相关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assisted in-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后不同时间角膜中央上皮厚度的变化,探讨促使角膜上皮厚度变化的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行LASIK的患者48例(48眼),术前平均等效球镜度数为(-5.61±2.75)D。按等效球镜度数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低中度近视眼(≤-6.00D)21眼与高度近视眼(>-6.00D)27眼。分别在术前及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第10天、第30天、第60天、第90天观察角膜上皮厚度的变化,应用活体共聚焦显微镜测量角膜上皮厚度,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第10天、第30天、第60天、第90天所有患者视力分别为1.34±0.66、1.24±0.76、1.27±0.73、1.26±0.76、1.08±0.80、0.96±0.76、0.80±0.72。屈光状态平均偏移(1.07±0.63)D、(0.97±0.63)D、(0.79±0.63)D、(0.74±0.64)D、(0.37±0.34)D、(0.50±0.33)D、(0.47±0.52)D。平均角膜上皮厚度变化与术前等效球镜度数变化呈正相关(r=0.538,P=0.047)。角膜上皮厚度与角膜前表面曲率变化呈正相关(r=0.648,P=0.007)。角膜上皮厚度变化与基质厚度厚度变化无相关性(r=0.238,P=0.647)。角膜上皮厚度变化与角膜瓣厚度、基质激活细胞深度均无相关性(r=0.197,P=0.841;r=0.214,P=0.714)。结论 LASIK术后,角膜上皮发生重塑并参与了LASIK术后早期角膜组织修复。
乔丽萍孙惠敏赵少贞杨柳袁佳琴
关键词: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共聚焦显微镜
22例重度眼烧伤的综合治疗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9年
马敏旺张文静杨柳苏敬华
关键词:羊膜移植眼烧伤手术治疗
人眼眶前脂肪细胞的培养和诱导分化及鉴定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近来研究显示,人眼眶脂肪组织中的前脂肪细胞可能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病过程。文中建立人眼眶前脂肪细胞原代培养模式,对其进行培养、诱导分化及鉴定,以便深入了解人眼眶前脂肪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法从18~56岁成人眼眶脂肪组织中分别以组织块法及酶消化法分离得到前脂肪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成脂诱导分化,并对其进行鉴定。结果 2种方法均可获得前脂肪细胞,细胞为长梭形,呈"S"形生长,可成脂分化,且油红O染色阳性。结论从人眼眶脂肪组织中可分离出纯度高、增殖快、成脂分化率高的前脂肪细胞。
杨柳朱鸣阳黑砚肖利华
关键词:眼眶前脂肪细胞细胞培养分化
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角膜原位磨镶术术后角膜基质中“低细胞区”形态学改变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角膜原位磨镶术(Laserin situ keratom ileusis,LASIK)通过制作角膜瓣,在其下基质中用激光切削组织,改变角膜曲率,达到矫正屈光不正的目的。文中旨在应用共聚焦显微镜探讨LASIK术后远期角膜基质中"低细胞区域"的相关因素。方法设计自身配对实验研究。选择2003年4月至2009年7月期间在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中心屈光手术门诊和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就诊LASIK手术的病例34人(68眼),按等效屈光度分为2组,屈光度<-6.0D为低、中度近视眼组37眼,屈光度>-6.0D为高度近视眼组31眼。分别在术前、术后第1、3、7、10、30、60、90天,应用活体共聚焦显微镜(Con-foscan 3.0)观察中央角膜基质细胞形态学改变,测量角膜各层厚度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68眼(100%)中央角膜见到平均深度为(44.01±10.67)μm的低细胞区域。低细胞区内的角膜细胞核排列无序,细胞核形态与正常角膜细胞核有异,细胞核反射亮度正常,细胞缺失区呈片状。低、中度近视眼与高度近视眼的界面角膜细胞核数、低细胞区域深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角膜原位磨镶术后远期角膜基质出现"低细胞区",分析低细胞区的深度与手术时间、年龄、术前屈光状态、激光削切深度、激光能量、角膜瓣基质厚度、角膜瓣厚度、剩余基质床厚度、上皮厚度以及均无相关性。。
乔丽萍孙惠敏赵少贞杨柳袁佳琴
关键词:角膜原位磨镶术角膜基质
使用超高液相色谱-质谱技术对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睑脂成分分析
睑板腺功能障碍(meibomian gland dysfunction,MGD)是一种慢性、弥漫性睑板腺异常,通常以睑板腺终末导管的阻塞和(或)睑板腺分泌物质或量的改变为特征,可引起眼红、痒、烧灼感、干燥感,视力下降等眼...
杨柳赵少贞赵金荣
关键词:睑板腺功能障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