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秀娟

作品数:3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2篇油层
  • 2篇盆地
  • 2篇鄂尔多斯盆地
  • 2篇储层
  • 1篇岩相
  • 1篇油藏
  • 1篇油层组
  • 1篇油田
  • 1篇致密砂岩
  • 1篇致密油藏
  • 1篇砂岩
  • 1篇主控因素
  • 1篇微观孔隙
  • 1篇微观孔隙结构
  • 1篇微相
  • 1篇孔隙
  • 1篇孔隙结构
  • 1篇基质
  • 1篇含油
  • 1篇含油性

机构

  • 3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化石油...
  • 1篇中国石化
  • 1篇中海石油(中...

作者

  • 3篇邹敏
  • 3篇郭秀娟
  • 2篇庞雯
  • 2篇王静
  • 2篇夏东领
  • 1篇郭秀娟
  • 1篇吴胜和
  • 1篇魏荷花
  • 1篇薛艳梅
  • 1篇王静
  • 1篇王建宁

传媒

  • 2篇断块油气田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9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基于微观孔隙结构的基质储层质量差异展布——以红河油田长8油层为例被引量:6
2019年
致密砂岩储层非均质性极强,基质储层质量差异研究难度大、分布规律不清楚。文中从导致基质储层质量差异的根本原因--微观孔隙结构研究入手,在大量岩心分析实验基础上,开展基质储层精细分类及分布研究。结果表明:红河油田长8油层基质储层孔隙结构发育7类孔喉组合样式,不同孔隙结构的储层储渗能力存在较大差异;优选了代表致密储层储集能力的可动流体孔隙度和代表渗流能力的主流喉道半径作为储层质量分类的关键参数,将长8油层致密砂岩基质储层分为4类;搭建微观-宏观研究桥梁,采用基于沉积的成岩相控方法,预测了4类基质储层质量的展布,为下一步"甜点区"评价及优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郭秀娟郭秀娟夏东领吴胜和庞雯王静
关键词:微观孔隙结构储层质量成岩相
鄂尔多斯盆地渭北地区长3致密砂岩沉积微相与储层非均质性被引量:7
2015年
在对岩心、测井、分析化验等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地质背景与地震砂体预测,对鄂尔多斯盆地渭北地区长3油组沉积微相特征及其与致密砂岩储层非均质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该区沉积微相以纵向多期叠加、平面快速变化的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微相为主。叠加河道砂体厚度在8~23.5m之间,各单期河道砂体厚度差异较大;在工区东、西部河道规模差异大,顺河道方向河道宽窄快速变化。叠加河道砂体的物,陛、含油性非均质性强,受单期河道规模影响较大。单期厚度较大的河道砂体中下部物性、含油性整体较好,单期厚度较小的河道砂体受钙质胶结和泥砾影响,物性、含油性整体较差。平面上,水下分流河道展布控制了物性冶油性分布,水下分流河道越宽,砂体规模越大,单期河道砂体越发育,物性、含油性越好,平面非均质性越弱。
邹敏夏东领魏荷花庞雯薛艳梅王静郭秀娟
关键词:沉积微相致密砂岩非均质性鄂尔多斯盆地
致密油储层含油性主控因素及分布特征——以鄂尔多斯盆地红河油田36井区长8油层组为例被引量:2
2024年
鄂尔多斯盆地红河油田地质条件复杂,含油非均质性极强,导致水平井产能差异及开发难度大。文中基于钻、测、录井及岩心测试、生产动态等资料,对红河油田36井区长8油层组含油性主控因素及含油饱和度分布特征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1)红河油田由于油气充注强度整体较低,呈现“大面积含油、局部富集”的特点。2)断裂与储层物性是控制含油性的2个主要因素,不同尺度断裂及其伴(派)生裂缝带的含油性差异大。其中:中尺度断裂及其伴(派)生裂缝带既是良好的源-储输导体系,也能改善储层物性,是主要的油气富集带(区);裂缝带以外的基质区主要受储层物性影响,在优质储层发育部位,可发育形成次油气富集区。3)研究区存在断-缝输导成藏和源-储接触成藏2种油气成藏模式,由此建立了长8油层组致密油藏含油性差异成因模式,明确了高含油饱和度区呈“裂缝带内条带状分布、裂缝带以外沿优质储层片状分布”的特征,“雁列式中尺度断裂+优质储层”部位为有利的开发目标区。
郭秀娟王建宁伍岳邹敏王静何苗
关键词:致密油藏含油性主控因素鄂尔多斯盆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