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平军
- 作品数:12 被引量:57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东胜气田什股壕地区下二叠统山1段河道识别被引量:1
- 2020年
- 鄂尔多斯盆地东胜气田什股壕地区下二叠统山西组是一套由辫状河三角洲向辫状河过渡的沉积相,砂体横向变化快,纵向叠置复杂,薄层、薄互层砂体预测较难。已有钻井揭示山西组山1段气藏部分天然气高产井分布与砂体尖灭线关系密切,为了精确预测山1段的河道砂体展布特征,深化对该气藏的认识,以什股壕地区的三维地震资料、钻井资料、测井资料为研究对象,以地震沉积学理论为指导,利用三维地震资料的横向分辨率解释优势,应用90°相位转换、地层切片等技术对山西组进行河道识别。研究结果表明:①90°相位转化技术对薄砂体的识别更加精确,采用90°相位转换后的地震数据体进行地层切片的提取能够更准确地刻画河道空间展布及河道的边界;②已有钻井揭示什股壕地区山1段气藏有利区位于河道砂体上倾尖灭与构造高部位处,气藏类型为地层—构造复合气藏。结论认为,所形成的基于地震沉积学的河道精细识别技术,为指导研究区气藏精细描述及开发奠定了基础。
- 李灿归平军
-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地震沉积学地层切片
- 基于叠前地震资料AVO信息在东胜气田隐蔽河道识别的应用被引量:3
- 2022年
- 东胜气田什股壕气区下石盒子组盒2、盒3窄河道为典型的限制型辫状河道,河道窄(300~1000 m),单期砂体厚度薄(5~10 m),叠置模式多样。“亮点”强振幅属性等地震易识别的厚砂体(大于10 m)河道已基本动用。为此,利用现有地震资料提高河道识别精度,提出了基于叠前CRP道集优化进行AVO单井分析。通过分偏移距部分叠加,选择保真度高、频带宽的数据体,应用地层切片技术,可进一步识别隐蔽性河道空间展布,提高了钻井成功率。
- 归平军高照普曹绍贺温立峰
- 关键词:地层切片
- 大牛地气田奥陶系风化壳储层特征及发育控制因素研究被引量:9
- 2015年
- 在岩心及薄片观察鉴定、物性特征分析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大牛地气田奥陶系风化壳储层特征及发育控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储层主要为泥微晶-细粉晶白云岩、岩(膏)溶角砾状白云岩和颗粒白云岩3类;储渗体主要有4种类型:晶间孔隙型、溶蚀孔(洞)型、裂缝-孔洞型以及裂缝型,其中孔隙型储层最为发育,溶蚀孔(洞)型、裂缝-孔洞型储层次之,纯裂缝型储层相对较少;储层孔隙度主要分布范围小于4%,渗透率主要分布范围(0.01~0.32)×10-3μm2,为低孔-低渗致密储层。研究区下古生界奥陶系风化壳储层主要受沉积和古岩溶作用的控制,在奥陶系顶部形成了大量溶蚀孔、洞、缝,形成了碳酸盐岩岩溶储层。
- 吴永峰雷涛刘绪钢归平军
- 关键词:大牛地气田储层特征孔隙类型岩石学特征奥陶系风化壳
- 东胜气田什股壕地区水平井高产水原因及储集层改造被引量:3
- 2017年
- 东胜气田什股壕地区部分水平井测试中高产水,影响了气田的产能建设。为查明气藏类型及气水分布,结合单层产出特征,对测试井进行筛选,应用交会图版分析,建立了下石盒子组气藏气水层的测井识别标准,并查明了盒2段和盒1段的气水分布特征。分析施工参数与压裂缝高的关系后认为,施工排量对压裂缝高影响较大,并建立了气藏压裂规模与压裂缝高的关系,从而可有效判断不同压裂规模下的压裂缝高。结合水平段钻遇测井电性参数、微裂缝分布、压裂缝高以及储集层和隔层厚度等参数,明确了造成水平井高产水的3种原因,提出了"一井一策"的储集层改造对策。
- 王东辉曹绍贺归平军张永春
- 关键词:水平井
- 锦58井区盒1段地震属性应用效果分析
- 2019年
- 锦58井区下石盒子组盒1段以岩性气藏为主,储层横向非均质性强,砂泥岩互层,通过对已知井地震反射特征的分析并开展相应的地震敏感属性分析研究。紧密结合地质、地震、测井资料,深入细致地研究地震反射波组及反射结构特征,利用这些特征推测未知区地层及砂体展布,建立起从地震属性到储层定量化分析,通过统计本区56口实际钻井资料,振幅属性与实际钻井的符合率达到85%以上,表明该方法适用于本区储层预测,成为该区产能升级、井位部署依据之一。
- 归平军
- 关键词:下石盒子组地震属性
- 相对等时面在东胜气田盒2+3段河道识别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20年
- 东胜气田下石盒子组盒2+3段为典型的辫状河沉积,纵向、横向发育不同期次规模河道,相互叠置,厚度不等,具有典型的透镜状特征,河道宽度200~600 m,且分布特征不清晰。地震属性能够较好地反映河道展布,属性平面具有条带状与片状特征,强振幅条带储层物性具有较好响应特征,片状次之。因此,需要从片状地震属性中找出条带类型。根据沉积分布特征,确定地震相对等时面,应用地层切片技术,对不同期次河道进行精确识别与刻画,精细预测薄储层。
- 归平军范玲玲李灿
- 关键词:地层切片
- 基于井震结合–层序界面逐级约束的小层划分与对比:以杭锦旗十里加汗太原组—下石盒子组为例
- 2024年
- 为了实现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杭锦旗十里加汗太原组—下石盒子组小层精细对比,通过详细的岩心观察,岩心–测井–地震紧密结合,利用岩心标定测井曲线,总结不同级次标志层序界面特征,利用逐级标志层序约束,井震结合进行高频层序划分,结合开发实际,进行小层划分对比。结果表明,研究区太原组—下石盒子组地层厚度在230 m左右,自下而上,由海陆过渡环境的潮坪相—三角洲相沉积,逐渐演变为山西组的辫状河三角洲相沉积,至下石盒子组则主要发育辫状河沉积。依据层序界面类型,将目的层识别出Ⅱ级界面1个,Ⅲ级界面3个,Ⅳ级界面4个。将Ⅱ-Ⅳ级层序界面按照岩心–测井曲线–地震响应特征的难易识别程度,划分了4个级次,进一步通过岩心–测井详细标定,识别V级界面25个。在地震剖面约束和沉积认识指导下,开展不同级别标志界面井间对比,进而逐级约束,实现高频层序对比,结合现场开发实际,将目的层划分为13个小层,各小层厚度较为稳定,主要反映了平原三角洲—辫状河沉积特征。高频层序一定程度上控制着沉积储层的发育与分布。通过井震结合、逐级约束的方法,可提高小层划分对比的准确度和精细度,为该区进一步的气藏地质研究与评价提供基础。
- 李宏涛陈笛张占杨刘庆彬荀小全归平军曹桐生郝廷温立峰
- 关键词:井震结合高频层序小层对比
- 基于井震联合逐级约束的沉积微相展布刻画——以鄂尔多斯盆地锦72井区盒1段H1-2小层为例
- 2024年
-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杭锦旗锦72井区具有巨大开发潜力,但该地区基础地质研究相对薄弱。为明确该区主要目的层盒1段层序地层与沉积特征,精细描述开发小层的沉积微相展布,利用岩心、测录井、地震等资料,观察目的层岩心以确定沉积环境和沉积微相类型,进一步分析取心段的测井曲线和地球物理属性特征,通过岩心—测井—地震紧密结合,相互标定,建立了层序界面和沉积微相的地震综合响应模式,划分了太原组—下石盒子组小层,分析了下石盒子组1段沉积微相特征,重点精细刻画了H1-2小层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研究区下石盒子组1段厚度约为60 m,可划分为4个小层,各小层厚度稳定,结合岩相标志、相序特征、砂体纵横展布等分析,综合认为沉积类型属于辫状河道。基于小层精细划分结果,利用地球物理属性切片技术,井震联合、逐级约束,有效刻画了以小层为单元的辫状河微相边界。盒1段H1-2小层在平面上发育约6条辫状河道,河道宽度为2~7 km,呈近南北向长条带状分布。研究结果可进一步为小层储层分析和选区评价提供约束框架。
- 李宏涛荀小全张占杨刘庆彬郝廷归平军谭学群温立峰
- 关键词:小层对比井震联合
- 叠前含气性技术在东胜气田致密砂岩开发中的应用
- 鄂尔多斯盆地北缘东胜气田开发层系上古生界致密砂岩为典型的低孔、低渗气田,孔隙5-12%,渗透率0.5-1.2mD之间,储层横向非均质性强、气水关系复杂,常规叠后地震方法预测分辨率低,难以满足薄储层、含气性预测及精细开发的...
- 归平军曹绍贺张占杨郝廷任凤茹
- 关键词:含气性预测
-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中元古界潜山圈闭特征与成藏模式被引量:7
- 2023年
- 鄂尔多斯盆地深层发育长城纪裂陷槽,但相关的圈闭类型和成藏条件不清。近期,在盆地北部杭锦旗地区发现了长城系砂岩潜山气藏,揭示该领域具有较好的勘探前景。通过最新的三维地震和钻井资料综合分析,结合区域构造演化阶段和典型气藏解剖,本次研究针对中元古界潜山圈闭的分布、类型及天然气成藏模式展开。结果表明:(1)研究区长城纪发育三个NW向裂陷槽,其中的独贵、蒋家梁裂陷槽受基底断裂反转活动影响,隆升剥蚀,形成低幅度的潜山隆起带;(2)残丘、隐丘及断丘型圈闭沿潜山隆起带呈带状分布,其中断丘型圈闭的闭合幅度最高;(3)潜山圈闭的成藏模式可分“上生下储”、“源储侧接”及“源外运移”等三种类型;(4)天然气藏分布受四个因素控制,其中烃源岩分布制约潜山气藏的分布范围;圈闭类型控制气藏规模与富集程度;断-缝发育程度控制储层物性及含气性;而侧向输导控制源外圈闭的成藏效率。因此,邻近煤系烃源岩的断丘型、残丘型圈闭将是研究区中元古界潜山勘探的首要目标。
- 张威闫相宾闫相宾刘超英陆永潮安川范玲玲
- 关键词:成藏模式长城系中元古界鄂尔多斯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