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急救
  • 2篇急诊
  • 1篇电除颤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心肺
  • 1篇心肺复苏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塞
  • 1篇心脏
  • 1篇心脏骤
  • 1篇心脏骤停
  • 1篇胸闷
  • 1篇血管
  • 1篇血管造影
  • 1篇血管造影术
  • 1篇阳性
  • 1篇预后
  • 1篇院前急救
  • 1篇院前急救与护...
  • 1篇院外急救

机构

  • 4篇大庆油田总医...
  • 3篇齐齐哈尔医学...

作者

  • 4篇闫敏
  • 3篇施佰丽
  • 2篇张权孝
  • 2篇张建庆
  • 1篇孙洪昌
  • 1篇王大勇
  • 1篇王伟
  • 1篇王伟
  • 1篇周勇
  • 1篇侯春风

传媒

  • 1篇贵阳中医学院...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2013北京...

年份

  • 2篇2013
  • 2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急性心肌梗塞院前急救与护理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了解大庆市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中现场抢救及护理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通过对急诊科出诊院前急救的37例(观察组)和送来我院急救的49例(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发病情况、急救反应时间、急救方法 、入院后治疗情况...
施佰丽闫敏刘萍马蕾朱晓庆
院外心脏骤停38分钟成功复苏1例的分析
2012年
心脏骤停是急诊科最紧急最危险的状态之一,在我国,院外心肺复苏成功率小于2%。而第一目击者若能及时对心脏、呼吸骤停者实施有效的心肺复苏可明显提高其生存率。本文报告1例院外心脏停跳达38分钟之久的老年患者,在没有电除颤情况下徒手和药物复苏成功的例子,印证了新版心肺复苏指南所强调的重点是有效心脏按压和群众广泛参与。本例复苏成功的例子还证实,在早期建立了基础生命支持的情况下,适当延长抢救时间也是必要的。
侯春风施佰丽孙洪昌闫敏
关键词:心脏骤停心肺复苏电除颤院外急救
64排螺旋CT在急诊胸闷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2013年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MSCT)冠状动脉造影在急诊2型糖尿病伴胸闷患者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急诊胸闷伴2型糖尿病患者行64层MSCT冠脉造影检查,利用其先进的后处理功能对冠脉进行重组,以显示冠脉各主支及分支,并对冠脉病变进行诊断。结果:40例行64层MSCT冠脉造影均成功显示冠脉各主支(左冠脉主支、左冠脉回旋支、左冠脉前降支及右冠脉主支)及其分支(包括右冠脉的后降支、左室后支、圆锥支、窦房结动脉及左冠脉的对角支、钝缘支等),30例患者的52支冠脉有不同程度的硬斑块和软斑块,其中26例的40支冠脉伴有不同程度的狭窄,26例病员同时行选择性血管造影的患者显示38支冠脉有不同程度的狭窄。结论:64层MSCT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在急诊2型糖尿病伴胸闷患者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张权孝周勇张建庆闫敏
关键词:胸闷CT血管造影术多层螺旋CT急诊2型糖尿病
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与马血清破伤风抗毒素在急诊临床应用的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凡外伤、烧伤、交通事故等创伤患者,为预防破伤风"感染"常规都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TAT在应用中皮试阳性出现率高,注射后过敏反应时常发生[1]。国外20世纪60年代开始应用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极少有过敏现象发生[2]。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在国内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我科于2006年3月开始应用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至2011年06月对门诊急诊外伤8000例患者当中应用TAT和TIG进行了对比研究,现将对比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施佰丽王伟王伟闫敏王大勇张权孝
关键词: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急诊外伤创伤患者皮试阳性过敏反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