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逸茗
- 作品数:5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基于特征迁移的流量对抗样本防御
- 2025年
- 在流量检测领域,基于对抗训练的对抗样本防御方法需要大量对抗样本且训练后会降低对原始数据的识别准确率。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迁移的流量对抗样本防御方法,该方法结合了增强模型鲁棒性和隐藏对抗样本空间两种防御思路,由具有降噪功能的底层防御模块和具有识别功能的识别模块组成。首先,使用堆叠自编码器作为底层防御模块进行对抗知识学习,使其拥有对抗样本特征提取能力;其次,根据流量特征进行功能自适应构造,使用非对抗流量对识别模块进行训练从而获得识别能力。通过防御+识别功能的拆分,降低了防御成本消耗并减少了对抗训练对原始数据识别准确率的影响,实现了快速适配且提高了模型防御弹性,对新的对抗样本的识别准确率提升至40%左右。
- 何元康马海龙胡涛江逸茗江逸茗梁浩
- 关键词:入侵检测
- 基于改进三元组网络和K近邻算法的入侵检测被引量:9
- 2021年
- 入侵检测一直以来被视作是保证网络安全的重要手段。针对网络入侵检测中检测准确率和计算效率难以兼顾的问题,借鉴深度度量学习思想,提出了改进三元组网络(imTN)结合K近邻(KNN)的网络入侵检测模型imTNKNN。首先,设计了适用于解决入侵检测问题的三元组网络结构,以获取更有利于后续分类的距离特征;其次,为了应对移除传统模型中的批量归一化(BN)层造成过拟合进而影响检测精度的问题,引入了Dropout层和Sigmoid激活函数来替换BN层,从而提高模型性能;最后,用多重相似性损失函数替换传统三元组网络模型的损失函数。此外,将imTN的距离特征输出作为KNN算法的输入再次训练。在基准数据集IDS2018上的对比实验表明:与现有性能良好的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IDS-DNN)和基于卷积神经网络与长短期记忆(CNN-LSTM)的检测模型相比,在Sub_DS3子集上,imTN-KNN的检测准确率分别提高了2.76%和4.68%,计算效率分别提高了69.56%和74.31%。
- 王月江逸茗兰巨龙
- 关键词:入侵检测K近邻
- 拟态路由器BGP代理的设计实现与形式化验证被引量:2
- 2023年
- 为确保拟态路由器中协议代理等“拟态括号”关键组件的安全性和功能正确性,设计实现了边界网关协议(BGP)代理,并采用形式化方法对BGP代理的安全性和功能正确性进行了验证。BGP代理通过监听邻居路由器与主执行体之间的BGP会话报文,模拟邻居路由器与从执行体展开BGP会话,实现各执行体的BGP状态一致。采用VeriFast定理证明器,编写基于分离逻辑的形式化规约,证明程序不会出现空指针引用等内存安全问题,并验证了BGP代理各功能模块实现的高级属性符合功能规约。BGP代理实现与验证代码量之比约为1.8:1,程序设计实现和程序验证所耗费的时间之比约为1:3。经过形式化验证的BGP代理处理100000条BGP路由所花费的时间为0.16 s,约为未经过验证的BGP代理的7倍。研究工作为应用形式化方法证明拟态防御设备与系统中关键组件的安全性和功能正确性提供了参考。
- 张进葛强徐伟海江逸茗马海龙于洪涛
- 关键词:边界网关协议路由器形式化验证
- 网络空间拟态防御发展综述:从拟态概念到“拟态+”生态被引量:7
- 2022年
- 网络空间拟态防御(CMD,cyberspace mimic defense)基于动态异构冗余架构实现多体执行、多模裁决和多维重构,以不确定性系统应对网络空间泛在化的不确定性威胁。从纵向、横向、当前、发展和未来5个视角对其8年来的演进进行系统综述:纵向观,概述了CMD从概念提出,到理论、实践层面形成发展的历程;横向观,阐述了CMD的DHR(dynamical heterogeneous redundancy)核心架构、以CMD三定理为支柱的原理、安全增益、性能开销,将其与入侵容忍、移动目标防御、零信任架构、可信计算和计算机免疫学5类其他主动防御技术进行了综合对比辨析;当前观,综述了拟态路由器、拟态处理机、拟态DNS服务器、拟态云平台等11类现有主要拟态产品的实现要素、性能表现、系统架构、异构策略、调度策略、表决策略等共性技术模式与特性技术特点;发展观,结合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软件定义网络5类新型技术探讨了“拟态+”AICDS(拟态+AI/IoT/Cloud/Data/SDN)共生生态,提出了相应技术结合点和交叉研究价值;未来观,展望了未来拟态基线2.0产品生态、“拟态+5G/6G”“拟态+边缘计算”“拟态+云”和“拟态+区块链”5类“拟态+”应用场景,分析归纳了拟态防御技术面临的存在多模决策攻击逃逸空间、异构与同步互制约、安全与功能难平衡和现有内生安全组件变换空间有限4点挑战。
- 马海龙王亮胡涛江逸茗曲彦泽
- 关键词:系统架构调度策略
- 基于特征差分选择的集成模型流量对抗样本防御架构
- 2025年
- 当前,基于深度学习的异常流量检测模型容易遭受流量对抗样本攻击。作为防御对抗攻击的有效方法,对抗训练虽然提升了模型鲁棒性,但也导致了模型检测精度下降。因此,如何有效平衡模型检测性能和鲁棒性是当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针对该问题,基于集成学习思想构建多模型对抗防御框架,通过结合主动性特征差分选择和被动性对抗训练,来提升模型的对抗鲁棒性和检测性能。该框架由特征差分选择模块、检测体集成模块和投票裁决模块组成,用于解决单检测模型无法平衡检测性能与鲁棒性、防御滞后的问题。在模型训练方面,设计了基于特征差分选择的训练数据构造方法,通过有差异性地选择和组合流量特征,形成差异化流量样本数据,用于训练多个异构检测模型,以抵御单模型对抗攻击;在模型裁决方面,对多模型检测结果进行裁决输出,基于改进的启发式种群算法优化集成模型裁决策略,在提升检测精度的同时,增大了对抗样本生成的难度。实验效果显示,所提方法的性能相比单个模型对抗训练有较大提升,相较于现有的集成防御方法,其准确率和鲁棒性提升了近10%。
- 何元康马海龙胡涛江逸茗
- 关键词:异常流量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