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波 作品数:6 被引量:19 H指数:3 供职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膦甲酸钠联合强的松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膦甲酸钠联合强的松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选择发病3d内的急性面神经麻痹患者6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膦甲酸钠联合强的松加基础治疗)及对照组31例(基础治疗),治疗前、后定期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定,神经功能缺损评定采用改良portmann简易评分法,以治疗第14天分值的改变作为主要疗效判断标准。结果:治疗组痊愈率、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膦甲酸钠联合强的松能有效改善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预后,无明显不良反应。 许新书 方波 胡文霞关键词: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膦甲酸钠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早期血肿扩大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发生率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17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CT检查结果,分为血肿扩大组和对照组,对首次CT检查距发病时间、血肿部位及形态、出血量、入院时血压、是否长期服用阿司匹林、饮酒史等逐一对比研究。结果高血压性脑出血存在早期血肿扩大的现象,发生率为15.7%,病后血压水平、出血部位及血肿形态、是否长期服用阿司匹林、长期饮酒等因素与血肿扩大存在因果关系。结论脑出血后血肿扩大多发生在出血后24h内,高血压、出血部位靠近中线、血肿形态不规则、长期服用阿司匹林、长期饮酒等是血肿扩大的独立危险因素。 翟宏江 杨运周 方波关键词:脑出血 血肿扩大 脑梗死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其颈动脉硬化关系的临床观察 2014年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64例脑梗死患者,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将其分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组和对照组,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比较两组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同型半胱氨酸之间关系。结果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组与对照组比较,内中膜厚度(左侧1.14±0.38vs 0.84±0.17,右侧1.19±0.29 vs 0.89±0.25),斑块的形成(64.7%vs34.7%)及狭窄的概率(70.6%vs33.3%)有显著差异(P<0.05),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组有动脉斑块患者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可导致动脉硬化。 杨运周 方波 胡文霞关键词: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超声检查 动脉粥样硬化 2型糖尿病脑梗死患者全脑血管造影的分析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的脑梗死患者全脑血管造影的特点。方法选取26例合并糖尿病的脑梗死患者和24例不合并糖尿病的脑梗死患者(对照组),进行全脑血管造影术,将其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组和对照组在动脉病变范围及程度和侧支循环代偿上,其结果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糖尿病可导致颅内外广泛而严重病变,且侧支循环代偿差。 杨运周 方波 胡文霞关键词:糖尿病 脑梗死 全脑血管造影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硬化关系的临床观察 2014年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64例脑梗死患者,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将其分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组和对照组,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比较2组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同型半胱氨酸之间关系。结果: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组和对照组在内中膜厚度,斑块的形成及狭窄的概率,其结果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可导致动脉硬化。 杨运周 方波 胡文霞关键词: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超声检查 动脉粥样硬化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头颅CT血管造影特征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究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患者头颅CT血管造影(CTA)特征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患者32例,收集患者病史和一般因素资料,并对入选患者进行头颅CTA检测,分析各种CTA特征表现。治疗后对患者进行至少6个月随访,统计并分析各种CTA特征表现患者的预后情况及病情转归情况。统计并分析影响患者预后不良的CTA因素,以及CTA因素与患者预后不良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后6个月患者回访率100%。32例患者中6例患者预后不良,基底动脉分叉对鞍上池的高度、基底动脉位置偏离程度、基底动脉管径、扩张血管压迫区域和斑块性质是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影响因素。Spearman法分析发现基底动脉分叉对鞍上池的高度分级、基底动脉位置偏离程度分级、基底动脉管径、扩张血管压迫区域和斑块性质与患者预后不良存在显著线性关系(P<0.05)。结论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患者预后不良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CTA检测特征对患者预后的预测具有重要价值。 胡文霞 翟宏江 方波 王支甫关键词: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 CTA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