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亚明
- 作品数:6 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理学金属学及工艺化学工程更多>>
- 原油电脱盐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18年
- 随着国内原油品质逐渐劣质化,加工高含盐、高含水原油的比重变得越来越大,原油电脱盐效果不佳会影响到下游装置的生产运行。本文对原油电脱盐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包括电场强度、油水混合强度、操作温度、注水量及水质、破乳剂类型及用量等。结合现场生产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对电脱盐运行进行优化。
- 涂亚明崔明彧
- 关键词:原油电脱盐破乳
- CO_2驱采出井井下附件材料的腐蚀评价与优选被引量:10
- 2018年
- 采用高温高压动态循环腐蚀试验,研究了35CrMo钢、42CrMo钢、3Cr13不锈钢、45号钢、304L不锈钢、316L不锈钢等6种材料在温度为30~65℃,压力为2 MPa,液相介质流速为1.2m/s的CO_2驱采出井环境中的腐蚀规律。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附带能谱仪(EDS)对腐蚀产物的形貌和成分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本试验环境中,304L和316L不锈钢均未发生腐蚀;3Cr13不锈钢受到轻微CO_2腐蚀,腐蚀速率低于行业标准要求的0.076mm/a,其他材料的腐蚀速率均偏大,其在CO_2驱油田采出井环境中的腐蚀速率由大到小为:45号钢>42CrMo钢>35CrMo钢。合金中的Cr含量较低时(0~9%),随着Cr含量的升高,含Cr合金的耐CO_2腐蚀性增强;环境温度为30~65℃时,随着温度的升高,合金的腐蚀速率增大,这与腐蚀产物膜的生长情况有关。
- 涂亚明石善志刘从平廖锐全廖锐全
- 关键词:CO2腐蚀高温高压
- 垂直管中气液两相混输压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本论文研究了气液两相混输流动参数变化对垂直管中气液两相混输压降的影响及压降的计算方法,实验工况为:压力范围为0~3.5MPa,液体表观流速为0.06~0.23m/s,管径为60mm,实验压降测量长度为8.0m。实验表明,液体流量和气液比都会影响垂直管气液两相流压降的大小。选择经典的Beggs-Brill模型进行出口压力预测,预测结果的平均误差为26.20%,不确定度为14.49%。进一步分析对压降计算敏感性最大的因素沿程阻力系数,采用数据拟合法对沿程阻力系数进行修正,进而对Beggs-Brill模型进行修正,修正后的Beggs-Brill模型计算出口压力的平均误差为12.92%,不确定为8.86%。在实际生产中,可以使用修正后的Beggs-Brill模型以更精确地计算气液两相混输垂直管的压降。
- 刘琪李军亮涂亚明
- 关键词:气液两相流不确定度
- 加工高硫重质油的常压塔塔顶腐蚀成因与对策被引量:1
- 2018年
- 塔河稠油盐含量、硫含量高,且油品性质呈逐年劣质化的趋势。新疆塔河炼化加工该类原油,生产运行时常压塔塔顶冷凝水铁离子含量偏高,最高达230mg/L,远超出炼油工艺防腐蚀管理规定中要求的3mg/L。停工检修期间发现,常压塔塔顶回流入口分布管有大量深约2.5mm的腐蚀坑,塔盘腐蚀减薄明显甚至破损。针对常压塔塔顶腐蚀严重的问题,结合原料及污水的采样数据、装置的设计参数和工艺参数,对腐蚀机理作了分析。相应地对电脱盐工艺进行了改进,常压塔塔顶冷凝水铁离子含量逐渐恢复正常,腐蚀情况得到控制。
- 涂亚明程立刘琪崔明彧袁龙王红鹰
- 关键词:硫化氢重质油常压塔电脱盐
- 原油防中断过滤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 2018年
- 原油管道输送过程难免会携带杂质,过滤器的安装极大地增加了管道堵塞的风险,进而引发下游原油中断事故的发生,给安全生产带来严重的威胁。如何保证安全稳定地运输易凝高粘原油,一直是我国石油行业中的主要技术难题。设计了一种运用集散控制方法实现防止原油中断的过滤系统,能在过滤原油的同时实时主动避免原油中断,从而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且该装置自动化、模块化程度高,极易在原有设备基础上改造。为了实现生产监测管理的自动化,基于C#设计研发了原油防中断过滤系统实时监测软件,该软件可实时监控过滤系统的运行情况,对过滤器堵塞作出判断并响应,并采集历史数据,为过滤系统管理工作带来便利。
- 涂亚明王超王付立
- 关键词:原油集散控制
- 喷射气举设计方法验证及优化建议被引量:1
- 2018年
- 通过前期研究,在G/L型射流泵流动过程中遵循质量守恒、动量守恒、能量守恒和气体状态方程的基础上,导出了射流泵排出口压力的计算方法,并将其运用到节点分析方法中,形成了一套可行的喷射气举工艺设计方法,但是未能在现场试验中进行进一步验证。鉴于此,展开了通过现场试验实测数据进行该设计方法验证的研究,通过海外某油田优选出具有普遍性的两口试验井的喷射气举生产资料,对建立的射流泵排出口压力计算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建立的计算模型预测得到的喷射气举生产情况与油井实际生产情况较符合,计算误差较小,喷射气举效果一般。并以其中一口井为例,通过对喷射泵设计参数和工作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和评价,给出了提高喷射气举效果的建议:适当减小喉管尺寸,适当减小泵的下入深度或增加注气量,确定最优喷嘴尺寸、注气量和注气压力组合。
- 罗威齐韦林王静孙冰恒涂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