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巨核
  • 2篇病理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减少
  • 1篇血小板减少性...
  • 1篇血压
  • 1篇血症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血小板...
  • 1篇妊娠
  • 1篇妊娠并发
  • 1篇妊娠并发症
  • 1篇妊娠高血压
  • 1篇体外
  • 1篇人骨
  • 1篇人骨髓
  • 1篇紫癜
  • 1篇综合征
  • 1篇综合征患者
  • 1篇祖细胞

机构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免疫学...

作者

  • 4篇王振义
  • 4篇谢文洁
  • 3篇王鸿利
  • 3篇胡钧培
  • 2篇陈淑容
  • 2篇邵慧珍
  • 1篇沈志祥
  • 1篇支立民
  • 1篇黄冬生
  • 1篇费冲
  • 1篇徐文玉
  • 1篇蔡敬仁
  • 1篇朱立红
  • 1篇马宝骊
  • 1篇周莉莉
  • 1篇韩忠朝

传媒

  • 1篇上海医学
  • 1篇上海免疫学杂...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上海医学检验...

年份

  • 2篇1991
  • 1篇1990
  • 1篇198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人骨髓巨核系祖细胞(CFU-M)体外半固体培养的方法探讨
1989年
为了探索一种较理想的人骨髓巨核系祖细胞CFU-M的体外半固体培养方法,本文对血浆凝块法和甲基纤维素法进行比较,证实血浆凝块法培养的CFU-M开始出现于第5天,集落高峰在第10~12天,消失于第16天。甲基纤维素法CFU-M开始出现于第5~6天,集落高峰在第14~16天,集落消失在20天以后。前者集落呈弥散状或紧密状不一,可原位固定染色计数,标本易保存;后者集落呈紧密状,不能原位固定,可在倒置镜下根据细胞形状计数,或吸出细胞涂片染色,培养皿不能保存。当两种培养体系中加入相同的条件培养基时,CFU-M数无显著性差别。本文还介绍一种改良的血浆凝块法,该方法以PHA-LCM为条件培养基,并用抗血小板糖蛋白单抗和ABC染色法来鉴别生长的巨核细胞。此法集落产率高,鉴别指标客观特异,不需要荧光显微镜。14例正常骨髓标本的CFU-M的产率为136.4~42.5/5×10_5((?)±SD)。当培养体系中加入不同的条件培养基CFU-M的产率不同,其中以PHA-TCM所得CFU-M数最高。本文结果提示:用PHA-TCM作条件培养基的血浆凝块法结合用抗血小板GPⅡa单抗的ABC染色,是研究CFU-M体外增殖分化和探讨血小板性疾病发病机制的理想方法。
胡钧培谢文洁韩忠朝王鸿利王振义徐文玉周莉莉马宝骊
关键词:巨核系祖细胞骨髓
巨核细胞集落刺激活性的初步探讨
1990年
众所周知若干刺激造血因子可以在巨核系祖细胞水平上来调节巨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MK)。本文就正常人AB血清、再障病人血清及PHA刺激的细胞制备的条件培养液(PHA-LCM)对CFU-MK影响的研究确定最佳的血清浓度并比较了再障病人血清和PHA-LCM对CFU-MK形成的影响后,认为PHA-LCM可以取代再障病人血清,以解决再障病人血清来源的困难。
徐文玉周莉莉黄冬生马宝骊胡钧培谢文洁王振义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机理的研究被引量:3
1991年
本文对179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进行了 PAIg,血浆中抗血小板抗体及其相关抗原,CFU-RK 的体外培养,患者血清、Ig 和 T 细胞对 CFU-MK 生长的影响以及骨髓中巨核细胞成熟障碍等研究。结果提示 ITP 是一组复杂的不均一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胡钧培王振义谢文洁王鸿利陈淑容蔡敬仁徐文玉沈志祥邵慧珍
关键词:紫癜血小板减少病理
全文增补中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高凝状态的实验室指标观察
1991年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以下简称妊高征)常可威胁母体及胎儿生命。关于该病的发病机理,至今尚未完全阐明。现已发现,正常孕妇随着孕期的自然增长,血液趋向高凝状态,而妊高征患者血液高凝状态更为明显。为了进一步探讨该病的发病机理。
谢文洁王鸿利费冲支立民邵慧珍朱立红陈淑容王振义
关键词:妊娠并发症高血症病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