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宗昌

作品数:1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岛弧
  • 1篇岩浆
  • 1篇岩浆混合
  • 1篇岩浆混合成因
  • 1篇岩体
  • 1篇义敦岛弧
  • 1篇年代学
  • 1篇镁铁质
  • 1篇镁铁质微粒包...
  • 1篇包体

机构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作者

  • 1篇王鹏
  • 1篇董国臣
  • 1篇董美玲
  • 1篇潘彦宁
  • 1篇陈薇
  • 1篇吴宗昌

传媒

  • 1篇岩石学报

年份

  • 1篇2017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义敦岛弧措交玛岩体岩浆混合成因:镁铁质微粒包体的证据被引量:6
2017年
义敦岛弧北部的措交玛岩基岩体主要由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边部的花岗闪长岩组成。在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存在有少量镁铁质微粒包体,其成分为闪长质,与寄主岩石接触关系从渐变到截然。在包体周围的寄主岩石中存在黑云母、角闪石自身的包含结构,角闪石包含黑云母,斜长石发育明显的溶蚀结构,核部斜长石被溶蚀成筛状,边部环带状斜长石溶蚀不明显,是基性岩浆注入到酸性岩浆中导致岩浆混合的结果。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具有更高的轻重稀土分异系数,闪长质包体轻重稀土分异系数较低,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暗色闪长质微粒包体具有明显相似性的微量元素特征。寄主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锆石U-Pb年龄为236±1.9Ma,闪长质包体为235±3.9Ma,二者形成年代在误差范围内基本一致,可能为甘孜-理塘洋向西俯冲过程中,俯冲洋壳部分熔融形成的玄武质岩浆上涌底侵于壳-幔边界导致地壳的部分熔融形成酸性的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岩基。
王鹏董国臣董美玲李永平徐一鸣潘彦宁陈薇吴宗昌
关键词:岩浆混合年代学义敦岛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