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晏
- 作品数:5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彭州市中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心衰竭患者PCI治疗短期预后及影响因素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心衰竭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短期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2020年1月收治的162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心衰竭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差异分为研究组87例和对照组75例,研究组给予PCI治疗,对照组给予静脉溶栓治疗。比较2组住院期间心血管不良事件以及治疗后7 d心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所有患者随访1年,统计1年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2组住院期间急性心肌梗死再发、心力衰竭加重、心源性休克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院内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LVEDD、LVESD水平低于对照组,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随访1年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高血压病、静脉溶栓治疗以及LVEDD、LVESD、LVEF水平均为影响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心衰竭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PCI治疗可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心衰竭患者心功能,减少住院期间和随访1年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短期效果显著。
- 卞文明罗毅孙怡然张晏
- 关键词:左心衰竭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心功能心血管不良事件预后
- microRNA对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癌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 2023年
- 目的 用Meta分析的方法系统评价microRNA对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相关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等数据库,搜集关于microRNA对HBV相关性肝癌诊断价值的研究,检索时限均为2011年1月1日—2022年6月31日。共获得文献789篇,由2名研究人员对文献进行筛选、提取资料并评估偏倚风险后,应用RevMan5.3软件对灵敏度(sensitivity, SEN)、特异性(specificity, SPE)、阳性似然比(positive likelihood ratio, PLR)、阴性似然比(negative likelihood ratio, NLR)、诊断比值比(diagnostic odd ratio, DOR)以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等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0份文献,涉及14个研究,包括研究对象1 390例(试验组696例和对照组694例)。Meta合并结果显示,miRNA对HBV相关性肝癌的诊断SEN合并为0.87(95%CI:0.82~0.91),SPE合并为0.88(95%CI:0.83~0.92),PLR合并为7.50(95%CI:4.90~11.40),NLR合并为0.15(95%CI:0.10~0.21),DOR合并为51.00(95%CI:25.00~103.00),AUC合并为0.94(95%CI:0.91~0.96),Deek’s漏斗图检验结果提示未发现明显的发表偏倚(P=0.14>0.05),表明合并结果较为稳健。结论 microRNA对HBV相关性肝癌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这一结论还需要更多高质量的研究加以验证。
- 周小燕庞博张晏丁显平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肝癌MICRORNAMETA分析
- 血常规联合血清PCT、内毒素检测对细菌血流感染患者诊断效能的影响研究
- 2022年
- 为了更好诊断疑似细菌血流感染患者,文章通过血常规+血清PCT+内毒素的方式进行检测,探究其诊断效能。本次实验一共选择了疑似血流感染患者196例为实验对象,于2021年1月开始实验,持续至年底,对患者进行血常规+血清PCT+内毒素检测。根据临床体征诊断以及实验室病原学检测结果作为根据,将患者进行分组,包括血流感染组(n76)、局部感染组(n35例)、阴性对照组(n85),针对3组患者进行其内毒素水平、中性线粒细胞比值、血清PCT含量联合检测及单独检测法的效果对比。通过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这3组患者的各项检验指标,对比之下有明显的差异,其中各指标最高的是血流感染组,而局部感染组的各指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同时,共有76例患者确诊为血流感染,血常规检出率89.47%、血清PCT检出率86.84%、内毒素检出率85.53%、三者联合检出率98.68%,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联合检测率明显高于单项检测,p<0.05。通过计算诊断效能,三者联合检测其灵敏度和准确度比单项检测要高,且漏诊率低,p<0.05,但是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以及误诊率与单项检测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同时,三项检测方式的诊断效能没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可见在临床中采用三者联合检测法,准确性最高,可为疾病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 张纪生张晏轩小燕
- 关键词:血常规血清PCT内毒素
- 关节炎患者链球菌感染后免疫功能和肾功能指标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关节炎患者链球菌感染后免疫功能和肾功能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68例链球菌感染关节炎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本院健康体检者65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免疫功能、肾功能、淋巴细胞计数检测,并分析检查结果。结果:研究组BUN、Cr、NAG、UA、IgG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IgA、gM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CD_3+、CD_4+、CD_(19)+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血清免疫功能及肾功能检测在链球菌感染关节炎患者中至关重要,既能正确评估病人免疫状态与肾功能情况,还可为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值得临床广泛运用。
- 张晏
- 关键词:链球菌感染关节炎肾功能指标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