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赟

作品数:2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山西省妇幼保健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液基细胞学
  • 2篇上皮
  • 2篇上皮细胞
  • 2篇细胞
  • 2篇细胞学
  • 2篇基细胞
  • 2篇宫颈
  • 1篇电子阴道镜
  • 1篇电子阴道镜检...
  • 1篇液基细胞学检...
  • 1篇阴道
  • 1篇阴道镜
  • 1篇阴道镜检
  • 1篇阴道镜检查
  • 1篇筛查结果
  • 1篇细胞学检查
  • 1篇腺上皮
  • 1篇腺上皮细胞
  • 1篇腺细胞
  • 1篇鳞状

机构

  • 2篇山西省妇幼保...

作者

  • 2篇潘晋兵
  • 2篇李赟
  • 2篇王彩红
  • 2篇赵文英

传媒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临床医药实践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液基细胞学检查联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8
2014年
子宫颈癌是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妇科常见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位居第二[1],其病死率居妇女恶性肿瘤之首。近年来由于人们对癌症的认识及各项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宫颈癌能够早发现、早治疗,将其遏制在癌前病变阶段,降低了宫颈癌的发病率,提高了广大妇女的生活质量。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LCT)作为癌前病变或早期宫颈癌筛查的最有效手段,已在临床广泛应用。现已明确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 virus,HR-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主要病因[2],HR-HPV检测已广泛应用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早期检测及早期处理,对宫颈癌的筛查和预防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对同时进行LCT+HPV联合筛查的患者12030例,其中LCT诊断为意义不明确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及以上病变的925例患者采用电子阴道镜检查及宫颈多点小活检,旨在探讨LCT检查联合高危型HPV-DNA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王彩红赵文英潘晋兵李赟
关键词: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宫颈病变筛查病毒检测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HPV-DNA检测电子阴道镜检查
宫颈细胞学筛查结果中非典型腺细胞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宫颈细胞学筛查结果中不典型腺上皮细胞(AGC)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经液基细胞学(LCT)检查诊断AGC患者109例,分析其阴道镜检查、活组织检查、子宫分段诊刮、子宫颈电热圈环切术(LEEP)的组织病理诊断及HR-HPV DNA检测的结果及其临床意义。结果:AGC检出率为0.26%(109/41 328);109例AGC中病理异常61例(55.96%):鳞状上皮病变41例和腺上皮异常20例。88例AGC非特异类型中组织学结果异常42例(47.73%);15例AGC倾向上皮内瘤变中病理异常13例(86.67%);6例原位腺癌(AIS)/腺癌中发现浸润癌5例及宫颈原位腺癌伴CINⅢ1例。AGC倾向上皮内瘤变组和原位腺癌(AIS)/腺癌组的患病率均明显高于AGC非特异类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9例AGC行HR-HPV DNA检测,阳性41例(37.61%),在宫颈上皮高度病变及宫颈癌中,其敏感性为90.24%,特异性为92.68%,阳性预测值为92.50%,阴性预测值为88.37%。109例AGC患者中,年龄〈40岁者46例中病理学结果异常28例,年龄40~68岁的63例中病理学结果异常33例,两个年龄段的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GC是一个重要的细胞学诊断提示,与宫颈和子宫内膜病变密切相关,应行HR-HPV检测以及阴道镜指引下活组织检查术、分段诊刮术和宫颈环形电切(LEEP)术或锥切术,以便早期发现宫颈及子宫内膜癌前病变或癌。
王彩红赵文英潘晋兵李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