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春霞
- 作品数:11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0年
- 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极大地改变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模式,为广大患者带来了临床获益。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NSCLC的标准治疗,但仍不可避免出现耐药。近几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单药及联合治疗在晚期NSCLC一线及二线治疗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然而,临床研究表明EGFR突变NSCLC患者接受免疫治疗的疗效不甚理想,此类患者是否能从免疫治疗中获益尚无定论。本文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通过对EGFR信号通路的免疫调节作用、EGFR突变NSCLC免疫治疗的现状、EGFR突变NSCLC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潜在耐药机制以及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优势人群几个方面进行综述。
- 俞昕周娟苏春霞
- 关键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 驱动基因阴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免疫微环境及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21年
- 远端转移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难以避免的并发症,脑转移(brain metastases,BM)是此类患者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之一。脑转移患者可能出现头痛、视物模糊、偏瘫、肢体麻木等症状,生存质量受到严重影响。脑转移患者通常预后较差,自然中位生存期仅有3个月左右。传统上,针对驱动基因阴性NSCLC脑转移的治疗策略有局部干预的外科手术、放射治疗及系统性干预的化疗等,而有明确基因突变如EGFR、ALK、ROS1等的患者可采用新一代靶向药物治疗,但两类患者颅内治疗疗效均欠佳。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的出现为晚期肺癌的治疗带来新希望,其在黑色素瘤及肺癌脑转移患者中观察到了一定疗效。脑转移瘤的血管与正常脑血管存在显著差异。不同于肺部原发病灶,脑转移瘤具有独特的肿瘤微环境、免疫细胞特征及血管结构,无论是免疫单药治疗还是免疫联合治疗对肺癌脑转移患者均有效。由于难以获得脑组织样本,免疫治疗的生物标志物的研究受到限制。除了肿瘤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1,PD-L1)外,肿瘤突变负荷(tumor mutation burden,TMB)可能是预测免疫治疗疗效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本文梳理脑部肿瘤的微环境特征,回顾ICIs治疗相关研究进展,拟为驱动基因阴性NSCLC脑转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
- 吴寅飞周娟叶伶云苏春霞
- 关键词:脑转移免疫微环境免疫治疗
- 肺癌免疫治疗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 目的 研究肺癌免疫治疗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 140例肺癌免疫治疗病人的临床数据,入选患者经免疫治疗肺癌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量表测量自我管理水平得分,自我管理水...
- 黄瑛翁菲菲郑灵嘉苏春霞
- 关键词:肺癌免疫治疗自我管理水平影响因素
- 晚期肺癌病人直系家属生活期望水平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 目的 调查晚期肺癌病人直系家属生活期望水平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 2019 年 1 月至 2021 年 6 月我院收治的晚期肺癌病人及其直系家属各 318 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社会...
- 黄瑛郑灵嘉苏春霞
- 关键词:晚期肺癌影响因素
- 气管插管患者延迟转入ICU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调查气管插管患者ICU延迟转入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方法: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间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ICU收治的34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延迟组(n=87)与未延迟组(n=261)。应用χ^2检验比较2组患者的VAP发生率;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ICU转入延迟对VAP的影响。结果:延迟组中发生VAP的概率显著高于未延迟组(χ^2=21.426,P<0.001)。除延迟转入ICU外,在VAP发生的影响因素中,年龄、抗生素用药史、肠内营养、昏迷在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迟转入(OR=2.644,95%CI=1.494~4.677,P=0.001)、肠内营养(OR=3.419,95%CI=1.980~5.905,P<0.001)和昏迷(OR=2.681,95%CI=1.542~4.661,P<0.001)是V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延迟转入ICU会导致VAP的发生率增高,应尽早为气管插管的危重症患者在转入ICU前提供规范化的VAP预防措施,以减少VAP发生。
- 黄瑛苏春霞
- 关键词:重症监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护理
- 肺癌免疫治疗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
- 2022年
- 肿瘤免疫治疗在临床实践中带来的一个重大挑战是激活免疫系统所带来的不良反应,为免疫相关不良反应。与传统的化疗、靶向治疗等不同,免疫相关不良反应主要源于激活的免疫系统对正常器官的过度免疫,具有独特的临床特点,潜在疾病谱也非常广泛。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皮肤毒性、肺毒性、胃肠道毒性、肝毒性、内分泌毒性、肾毒性、眼毒性等不良反应本文针对免疫抑制剂治疗过程中主要常见的不良反应表现及处理原则进行概括。尽量规避或减少免疫抑制剂治疗的不良反应,以提高不同患者的获益。
- 王琪苏春霞
- 关键词:肿瘤免疫治疗皮肤毒性肾毒性肝毒性
- 肺癌免疫治疗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 目的研究肺癌免疫治疗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140例肺癌免疫治疗病人的临床数据,入选患者经免疫治疗肺癌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量表测量自我管理水平得分,自我管理水平低患...
- 黄瑛翁菲菲郑灵嘉苏春霞
- 关键词:肺癌免疫治疗自我管理水平影响因素
- 肺癌免疫治疗动态监测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 2018年
-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应用带来了肿瘤治疗领域的重大变革,不但显著提高了部分晚期肺癌患者的临床获益,甚至在逐渐改变着局部晚期肺癌和早期肺癌的临床治疗决策。但是免疫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问题也接踵而至。寻找能有效筛选优势人群及能准确预判治疗应答情况的生物标志物,进而对肿瘤的免疫治疗进行动态监测至关重要。研究报道可用于肿瘤免疫治疗动态监测的标志物越来越多,本文将对与肺癌相关的PD-L1、TMB、ctDNA、TILs、外周血指标等主要动态监测标志物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周娟习磊赵沙苏春霞
- 关键词:肿瘤免疫治疗动态监测肺癌患者局部晚期肺癌PD-L1
- 晚期肺癌病人直系家属生活期望水平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 目的调查晚期肺癌病人直系家属生活期望水平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晚期肺癌病人及其直系家属各31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Herth...
- 黄瑛郑灵嘉苏春霞
- 关键词:晚期肺癌影响因素
- 以非小细胞肺癌为例谈肿瘤免疫联合治疗的优化被引量:3
- 2022年
- 靶向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及其配体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开创了恶性肿瘤治疗新格局。ICIs单药治疗虽然显著改善了部分患者的长期生存,但在整体人群中有效率仍然较低。因此,寻求联合治疗以进一步提高疗效成为免疫治疗发展的必然途径。各种联合模式的出现,也给医生和患者带来很多困扰。该文以非小细胞肺癌为例,聚焦免疫联合治疗中的热点问题,通过分析相关临床研究数据以及综述文献进展,提出见解,以期为免疫联合治疗优化提供思路和方向。
- 周娟苏春霞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