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红军

作品数:7 被引量:231H指数:4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南京临床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亚麻醉剂量
  • 2篇亚麻醉剂量氯...
  • 2篇伤病
  • 2篇神经病
  • 2篇神经病理
  • 2篇神经病理性
  • 2篇神经病理性疼...
  • 2篇疼痛
  • 2篇细胞
  • 2篇量表
  • 2篇氯胺酮
  • 2篇麻醉
  • 2篇麻醉剂
  • 2篇麻醉剂量
  • 2篇吗啡
  • 2篇多中心
  • 2篇病理
  • 2篇病理性
  • 2篇病理性疼痛
  • 2篇病人

机构

  • 4篇第二军医大学
  • 4篇南京军区总医...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华西医科大学
  • 2篇中日友好医院
  • 2篇山东省立医院
  • 2篇吉林省人民医...
  • 2篇南昌大学第一...
  • 2篇南京鼓楼医院

作者

  • 7篇刘红军
  • 4篇金毅
  • 2篇毛鹏
  • 2篇阎龙涛
  • 2篇刘娜
  • 2篇张达颖
  • 2篇李伟彦
  • 2篇傅志俭
  • 2篇宫小文
  • 2篇樊碧发
  • 2篇吴大胜
  • 2篇章勇
  • 2篇李君
  • 2篇刘慧
  • 2篇银燕
  • 2篇韩济生
  • 2篇赵序利
  • 2篇冯艺
  • 1篇高献忠
  • 1篇孙杰

传媒

  • 3篇中国疼痛医学...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丙泊酚伍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对创伤病人麻醉诱导时血液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18
2006年
目的探讨丙泊酚伍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对创伤病人全麻诱导时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60例创伤休克病人随机分为丙泊酚组(Ⅰ组),丙泊酚复合亚麻醉剂量氯胺酮组(Ⅱ组),每组30例。诱导时依次静注芬太尼2μg/kg、咪唑安定0.05 mg/kg、罗库溴铵0.8 mg/kg,同时Ⅰ组丙泊酚血浆靶控输注(TCI)4μg/ml,Ⅱ组丙泊酚TCI 2μg/ml加氯胺酮0.5 mg/kg。采用Bioz.com阻抗法血液动力学连续监护系统监测HR、BP、心脏指数(CI)、每搏指数(SI)、周身血管阻力指数(SVRI)、加速度指数(ACI)等指标。结果与基础值比较,两组HR诱导时均显著增快(P<0.05)。Ⅰ组SBP、CI、SI、SVRI诱导时均显著下降(P<0.05),而Ⅱ组以上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变化。Ⅰ组在麻醉诱导时SBP、CI、SI较Ⅱ组显著下降(P<0.05),其余各时点也有一定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意义。两组间在各时点的HR、DBP、ACI差异均无显著意义。结论丙泊酚伍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有利于保持创伤病人全麻诱导时血液动力学的稳定。
刘红军周志强孙杰杨建军徐建国
关键词:创伤氯胺酮血液动力学
三个中文版神经病理性疼痛诊断量表的制定与多中心验证被引量:42
2011年
目的:制定并验证三个中文版神经病理性疼痛诊断量表LANSS(LeedsAssessment ofNeuro-pathic Symptoms and Signs,LANSS)、NPQ(Neuropathic Pain Questionnaire,NPQ)和ID pain。方法:1.制定中文版LANSS、NPQ和ID pain:两名中文为母语、英文流畅的翻译人员,各自将LANSS、NPQ和ID pain翻译成中文。将这两份翻译版本综合成第一个中文版本。另两名英文为母语、中文流畅的翻译人员,各自将第一个中文版本再翻译回英文。然后比较原版LANSS、NPQ和ID pain和翻译成英文的LANSS、NPQ和ID pain。每一个不一致的地方都要认真分析,有必要的话修改中文版本得到第二个中文版本。经预实验和专家讨论后得出最终中文版本。2.验证中文版LANSS、NPQ和ID pain:共十家中心参与研究,每个中心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7例,伤害感受性疼痛患者7例。入选的患者自行填写NPQ和ID pain量表,必要时由调查者为患者解释量表中的问题。LANSS量表由调查者询问患者并进行填写。3.分析量表的信度(使用Cronbach'sAlpha系数和Guttman分半系数分析组内一致性)和效度(表面效度、ROC曲线下面积、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经10个研究中心的专家评价,3个量表的表面效度好。中文版LANSS、NPQ和ID pain的信度好。中文版LANSS和ID pain的效度好。结论:中文为母语的患者可以使用本研究制定并验证的中文版LANSS和ID pain量表作为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诊断工具。
李君冯艺韩济生樊碧发王家双魏星刘慧银燕吴大胜刘娜宫小文金毅刘红军张达颖章勇林建槐洪波傅志俭赵序利杜冬萍徐永明阎龙涛毛鹏
关键词:神经病理性疼痛量表NPQIDPAIN
亚麻醉剂量氯胺酮用于创伤病人的临床研究
全文分为二部分: 第一部分: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对创伤病人全麻诱导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创伤病人常伴有全身有效循环血容量下降,因此循环系统功能的稳定和恢复往往是该类患者治疗的重点和难点。本研究旨在观察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对创伤...
刘红军
关键词:创伤病人氯胺酮血流动力学细胞因子
文献传递
CT引导经皮激光椎间盘汽化术治疗颈椎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
目的:观察CT引导经皮激光椎间盘汽化术治疗颈椎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122例经CT或MRI检查证实为颈椎椎间盘突出患者,其中膨出26例,突出96例。在CT引导下采用18号穿刺针颈前路经皮穿刺至病变椎间盘...
金毅刘红军胡益民李伟彦
关键词:颈椎椎间盘突出症汽化术椎间盘
文献传递
鞘内注射右旋美托咪定对晚期癌痛患者行吗啡鞘内镇痛的影响被引量:14
2014年
目的:评估右旋美托咪定鞘内注射对于晚期癌痛患者行吗啡鞘内镇痛的影响。方法:选择24例晚期癌痛患者,静脉滴定后均采取鞘内镇痛方式。术后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单用吗啡(M阶段);第二阶段吗啡+右旋美托咪定混合液(M+D阶段)。采用双盲交叉法,所有患者随机分配进入M阶段和M+D阶段,待获得48小时满意的镇痛后交叉进行另一阶段鞘内滴定。记录静脉滴定后、M阶段和M+D阶段疼痛评分、满意度、有效吗啡剂量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并观察获得满意镇痛后每阶段主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各研究阶段疼痛程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阶段与M阶段相比有效吗啡剂量显著降低。患者满意度和生活质量评分术后较术前明显提高,但M+D阶段与M阶段相比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鞘内给药后便秘、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减少。M+D阶段嗜睡发生率显著增加。其余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呼吸抑制、低血压、心动过缓和高血压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鞘内注射右旋美托咪定可加强鞘内吗啡镇痛作用,显著减少吗啡用量,并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刘红军高献忠李伟彦贾宏彬金毅
关键词:癌痛吗啡
等效镇痛剂量吗啡与曲马多对MADB-106乳腺癌细胞生长和转移的影响
阿片类药物是肿瘤患者手术后镇痛和晚期癌痛治疗最常用的药物,其中尤其以吗啡使用最为广泛。而对于肿瘤治疗最关心的就是各种因素对肿瘤的生长和转移的影响。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有研究发现吗啡等阿片类药物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具有抑制作...
刘红军
关键词:乳腺癌吗啡肿瘤生长细胞转移
文献传递
中文版简版McGill疼痛问卷-2的制定与多中心验证被引量:165
2013年
目的:制定并验证中文版简版McGill疼痛问卷-2(Short-form 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2,SF-MPQ-2)。方法:1.制定中文版SF-MPQ-2:经正向翻译和逆向翻译得出初步中文版SF-MPQ-2,再经预实验和专家讨论后得出最终的中文版本。2.验证中文版SF-MPQ-2:共10家研究中心参与研究;每个中心随机采用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7例,伤害感受性疼痛患者7例。入选的患者自行填写SF-MPQ-2。3.分析量表的信度(使用Cronbach’sα系数和Guttman分半系数分析组内一致性)和效度(表面效度、结构效度,包括因子分析、Spearman相关系数)。结果:中文版SF-MPQ-2的表面效度好。中文版SF-MPQ-2的信度(Cronbach’sα系数和Guttman分半系数均大于0.7)和结构效度好(共提取出4个公共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52.631%;各条目的因子负荷在相应的公共因子中都大于0.40;除1个条目外其他各条目与所属维度之间Spearman秩相关系数均大于0.40)。结论:中文为母语的患者可以使用本研究制定并验证的中文版SF-MPQ-2全面评估包括神经病理性疼痛在内的疼痛情况。
李君冯艺韩济生樊碧发王家双魏星刘慧银燕吴大胜刘娜宫小文金毅刘红军张达颖章勇林建槐洪波傅志俭赵序利杜冬萍徐永明阎龙涛毛鹏
关键词:量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