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伊格

作品数:9 被引量:67H指数:2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建筑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主题

  • 4篇城市
  • 2篇轮胎
  • 2篇轮胎厂
  • 2篇老工业城市
  • 2篇工业城
  • 2篇工业区
  • 2篇风神
  • 2篇城市触媒
  • 2篇城市更新
  • 1篇新区
  • 1篇语义
  • 1篇语义网
  • 1篇语义网络
  • 1篇人口
  • 1篇人口流动
  • 1篇社交
  • 1篇示范区
  • 1篇苏州古城
  • 1篇启动区
  • 1篇区位

机构

  • 8篇东南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8篇李伊格
  • 3篇段进
  • 2篇易鑫
  • 2篇兰文龙

传媒

  • 1篇经济体制改革
  • 1篇城市规划
  • 1篇城市建筑
  • 1篇中国科学:技...
  • 1篇城乡规划
  • 1篇2016中国...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区域转型背景下的欧洲新城建设与特色营造
2017年
本文对欧洲当代的新城建设及其特色营造进行了讨论。当代欧洲的新城作为城市发展的主要工具之一,其建设随着区域转型、全球化和区域更新等重要变化,以前的现代主义模式经历了系统的调整过程,特色营造成为关键性的要素。当代欧洲新城的融资方式、功能、规模和目标群体都具有新的特征,并提出了整合性的新城开发构想。本文结合德国弗莱堡丽瑟菲尔德新城和法国勒普莱西·罗宾森新城更新和再开发的实例,进一步对当代欧洲新城发展的目标构想、融资模式、开发方式等内容进行了比较和总结,其相关经验对我国目前正在形成和完善过程中的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易鑫李伊格
空间基因:传承中华营城理念的城市设计路径——从苏州古城到雄安新区被引量:13
2023年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城市历史文脉传承的形势严峻,深入理解中华营城理念的科学内涵、研发既延续历史又面向未来发展的城市设计新路径十分必要.中华营城理念通过空间要素组合关系表达超越形态本身的社会文化意义,这些稳定的空间要素组合关系正是“空间基因”研究的关键性内容.引入空间基因解析与传承技术,可为传承中华营城理念的城市设计提供科学清晰的技术路径.本文还对该技术路径在苏州古城、雄安新区等重大工程中的成功应用进行了介绍,为其他城市的规划建设提供了示范样本.
段进李伊格兰文龙姜莹
关键词:城市设计
空间基因的内涵与作用机制被引量:62
2022年
空间基因承载着“城市空间-自然环境-社会人文”互动演化模式的空间信息,在城市空间文脉传承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一直以来,以建成环境遗产保护、符号复制或形态模仿方式进行的城市文脉传承,忽视了对空间基因的关注,导致即使存“物”,也失“脉”。因此,在城市研究中运用空间基因理论,深入理解空间基因的内涵与作用机制十分必要。城市空间形态(性状)的发展规律可以运用“空间基因”解释:通过“变异”与“选择”,生成空间基因这一地域性空间组合模式,从而决定城市空间的某些性状;然后,通过“编码”“复制”与“表达”,实现城市空间文脉的传承。“空间基因”研究可以使城市历史文脉保护与规划设计方法产生方向性转变,使其从感性的空间形式模仿或创作,走向理性的空间建构规则分析,是修正当前对城市空间发展错误认知、改进规划设计策略与方法的重要基础。
段进姜莹李伊格李伊格
关键词:城市形态复杂系统自组织
基于人口流动的跨界地区空间特征分析与一体化发展规划探索——以苏锡示范区先行启动区为例
2025年
跨界地区是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空间节点。苏锡示范区作为长三角区域跨界战略地区,其一体化规划是区域协调与合作的创新探索。在此背景下,通过梳理苏锡跨界地区的空间发展历程,阐述跨界地区在传统发展模式下呈现出“向心离界”的空间演化趋势以及“分而治之”的规划传统在面对一体化发展目标时的实施困境。基于人口流动网络,通过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对苏锡示范区的空间特征展开研析,阐明苏锡示范区在生态、交通、产业和公服等方面的空间一体化需求及其一体化规划的必要性。结合苏锡示范区先行启动区一体化规划的探索,从体系构建、空间共塑、单元管控等方面提出了跨界地区一体化发展的实践路径,为其他类似跨界地区提供借鉴。
李伊格段进姜莹
社交媒体文本与语义网络:公众认知视角下空间基因识别提取新方法——以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为例
2024年
空间基因的识别提取是后续解析评价与传承导控的基础,目标是从复杂的城市形态中提炼出具有地方代表性的空间组织模式。针对以往数据有效样本量小、主观判断依赖性强等研究局限,本文采用社交媒体文本数据,引入语义网络分析技术,通过文本数据采集、主题模型分类、语义网络聚类、要素组合筛选,构建公众认知导向的空间基因识别提取新方法。该方法在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得到成功应用,为识别提取城市空间基因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路径。
郭楚怡李伊格
关键词:公众认知
基于触媒理论的老工业城市工业区活化策略——以焦作市老城区及风神轮胎厂为例
随着我国进入新的经济阶段,城市社会经济也将进入产业布局、类型、结构的重构和转型的实质性实施阶段,在此背景下老工业城市陆续提出城区工业企业退城搬迁计划,以推进城市更新再发展。但目前老工业城市更新仍存在空间格局碎片化、城市文...
李伊格刘彦吴雪晴
关键词:老工业城市城市触媒城市更新
文献传递
设计产业集群网络及空间区位相关性量化研究——以南京市北京西路集群为例
南京市北京西路周边地区位于城市内城,多年来形成了一定规模的设计产业集群。文章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和空间句法分析技术,基于产业链的分工合作关系构建了设计企业集群网络模型,同时基于调研数据探寻了设计相关机构合作网络中心度与所在区...
易鑫胡雪倩李伊格韩心悦张程远张淦谢华华刘昱杉叶佳歆
关键词:合作网络空间句法
文献传递
基于触媒理论的老工业城市工业区活化策略--以焦作市老城区及风神轮胎厂为例
随着我国进入新的经济阶段,城市社会经济也将进入产业布局、类型、结构的重构和转型的实质性实施阶段,在此背景下老工业城市陆续提出城区工业企业退城搬迁计划,以推进城市更新再发展。但目前老工业城市更新仍存在空间格局碎片化、城市文...
李伊格刘彦吴雪晴
关键词:老工业城市城市触媒城市更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