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纪旭

作品数:4 被引量:29H指数:2
供职机构:解放军302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肝癌
  • 1篇蛋白
  • 1篇异质体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肝癌
  • 1篇生长因子Β
  • 1篇生物标志
  • 1篇生物标志物
  • 1篇术后
  • 1篇脾亢
  • 1篇脾切除
  • 1篇脾切除术
  • 1篇脾切除术后
  • 1篇脾组织
  • 1篇切除
  • 1篇切除术
  • 1篇切除术后
  • 1篇肿瘤
  • 1篇转化生长因子
  • 1篇转化生长因子...

机构

  • 3篇解放军302...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解放军第30...

作者

  • 4篇纪旭
  • 3篇王洪波
  • 2篇刘振文
  • 2篇张佳斌
  • 2篇任辉
  • 1篇赵景民
  • 1篇周光德
  • 1篇刘荣
  • 1篇张培瑞
  • 1篇周宁新
  • 1篇余灵祥
  • 1篇孟令展
  • 1篇李志伟
  • 1篇李丽昕
  • 1篇冯学会
  • 1篇张效东
  • 1篇张珂
  • 1篇张绍庚
  • 1篇张晓峰

传媒

  • 3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消化外科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5
  • 1篇200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TGF-β1表达水平与原发性肝癌浸润及转移的关系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选择288例确诊为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274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研究对象血清TGF-β1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法检测肝癌患者肿瘤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肝脏组织中TGF-β1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TGF-β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TGF-β1水平与肿瘤的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及转移呈正相关(P<0.01)。肝癌患者肿瘤组织中TGF-β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肝脏组织及癌旁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TGF-β1与原发性肝癌的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TGF-β1可能会改变肿瘤微环境,增加侵袭和转移的潜力。
张佳斌任辉纪旭冯学会李丽昕于德磊王洪波刘振文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1原发性肝癌
外泌体miRNA生物标志物在肝癌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9年
外泌体广泛存在于多种体液中,携带有大量活性物质,如mRNA、miRNA、蛋白和脂质等。其中的miRNA是一类短非编码RNA,在转录后水平调节基因的表达,广泛参与个体生长发育等各生命活动。外泌体miRNA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机体耐药及免疫调控等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的研究表明,无论是作为肿瘤早筛早诊和预后评估标志物还是用于肿瘤治疗,外泌体miRNA都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就近年来外泌体miRNA在肝癌中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余灵祥肖朝辉纪旭纪旭张绍庚
关键词:肝癌外泌体MIRNA生物标志物
甲胎蛋白异质体在肝细胞癌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2015年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的检测对肝细胞肝癌(HCC)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2年11月在本院治疗的90例HCC患者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接受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0例和肝炎肝硬化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三组患者的AFP、AFP-L3阳性率。结果:肝癌患者AFP和AFP-L3阳性率显著高于乙肝和肝硬化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肝和肝硬化两组患者的AFP及AFP-L3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AFP>400 ng/m L:肝癌组AFP-L3阳性率显著高于乙肝组和肝硬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FP-L3在HCC中的诊断价值较甲胎蛋白大,更适合在临床诊断中应用。
张佳斌纪旭任辉孟令展张晓峰王洪波刘振文
关键词:甲胎蛋白异质体肝细胞癌恶性肿瘤
门脉高压症患者脾切除术后免疫功能的改变及其与脾组织免疫细胞的关系被引量:22
2004年
目的 研究门脉高压症脾亢患者脾切除前后免疫功能的改变 ,以及巨脾组织免疫活性细胞的数量变化。探讨门脉高压症脾亢患者脾脏切除术合理性的免疫学基础。方法 对门脉高压症脾切除术患者 ,术前检测静脉血T淋巴细胞亚群 (CD3+ 、CD4 + 、CD8+ 、CD2 0 + )及NK细胞 ;白介素 2(IL 2 )和白介素 10 (IL 10 ) ;γ干扰素 (IFN γ) ;免疫球蛋白 (IgG、IgM、IgA)及补体C3、C4。脾切除术后 1周、1月再次检测上述指标。切除的巨脾组织制成石蜡切片 ,检测CD3+ 、CD8+ 、CD2 0 + 、CD6 8+阳性细胞数量及分布 ,与正常脾组织进行比较。结果 ①脾切除术后 1月免疫球蛋白IgG、补体C3、C4均升高 (P <0 .0 5 ) ,IgM、IgA呈增高趋势 ,但无统计学意义。②脾切除术后 1月IL 2、IFN γ明显升高 ,但仍低于正常人 ;IL 10明显降低 ,但仍高于正常人。③脾切除手术前后外周血CD4 + 、CD8+ 、CD4 + /CD8+ 、CD2 0 + 细胞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仅CD3+ 、NK细胞术后 1月明显升高 (P <0 .0 1)。④门静脉高压症巨脾与正常脾脏比较 ,CD3+ 、CD8+ 、CD2 0 + 、CD6 8+ 细胞数均减少。结论 经部分免疫学指标检测 ,门脉高压症脾亢患者免疫功能降低 ,脾切除术能使门脉高压症患者免疫功能得到一定改善。
王洪波周宁新李志伟张培瑞张效东张珂纪旭赵景民周光德
关键词:门脉高压症脾亢脾切除术免疫学检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