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丽

作品数:13 被引量:74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4篇烧伤
  • 3篇细胞
  • 3篇封闭敷料
  • 3篇敷料
  • 3篇创面
  • 2篇肉芽
  • 2篇肉芽组织
  • 2篇上皮
  • 2篇皮肤移植
  • 2篇自体
  • 2篇自体微粒皮
  • 2篇微粒皮
  • 2篇难愈性
  • 2篇难愈性创面
  • 2篇溃疡
  • 2篇护理
  • 2篇护理干预
  • 2篇干预
  • 1篇凋亡
  • 1篇动物

机构

  • 1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13篇张丽
  • 6篇刘晨
  • 6篇周小茜
  • 6篇王煜
  • 3篇王梅
  • 2篇王春佟
  • 2篇高淑萍
  • 2篇朱敏
  • 2篇刘宁宁
  • 1篇刘月合
  • 1篇凡孝菊
  • 1篇王君
  • 1篇董卫华
  • 1篇郑鹏生
  • 1篇杨文婷
  • 1篇赵倩
  • 1篇董亚琳
  • 1篇鲁美茹
  • 1篇邓旭东
  • 1篇朱姣

传媒

  • 3篇陕西医学杂志
  • 3篇生物技术世界
  • 2篇中华损伤与修...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药房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中国妇幼健康...
  • 1篇中国美容整形...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6
  • 2篇2015
  • 6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创面保湿”理论的新型敷料在烧伤后残余创面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4年
大面积烧伤后期残余创面治疗有一定的困难,肉芽组织苍老、水肿,反复溃破,换药难以愈合,甚至糜烂融合成片,治疗较困难[1-2]。目前相关治疗方法虽多,但疗效均欠佳。早期正确处理创面是预防残余创面发生的关键。近年,我们在临床实践基础上,逐步探索基于“创面保湿”理论的新型敷料治疗烧伤后残余创面的方法。2009年7月至2013年12月,我们将收治的30例120处烧伤后残余创面患者,采用新型敷料处理,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王梅任军勃周小茜张丽安鸿肇刘晨王煜肖厚安
关键词:封闭敷料
不同剂量的垂体后叶素对老年胃出血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影响观察
2014年
目的:讨论研究应用不同剂量垂体后叶素用于治疗老年胃出血的临床疗效与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消化科老年胃出血患者126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63例。其中A组患者使用大剂量垂体后叶素进行治疗,剂量为每分钟0.4单位;B组患者使用小剂量药物治疗,剂量为每分钟0.2U。比较两组患者使用不同剂量药物后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人数指标。结果:A组患者使用大剂量垂体后叶素治疗总有效率93.7%与B组使用小剂量总有效率92.1%无显著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显示A组患者使用较大剂量药物其心动过缓发生人数显著多于小剂量组且血压值升高情况显著高于小剂量组(P<0.05)。结论:临床应用垂体后叶素能够在短时间内缓解患者各类不适症状并提高疾病治疗效率。大剂量药物使用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尤其对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正常治疗及恢复造成不利影响。因此,使用小剂量药物不良反应少并能加速疾病治疗速度,有效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朱姣张丽赵倩穆维
关键词:垂体后叶素
护理干预对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复发率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研究对526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采取护理干预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26例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份我院确诊十二指肠溃疡,采用抽签方式随机分为2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2组各263例,对研究组实施护理干预,对比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2组愈后复发率。结果:研究组的溃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治愈后3个月的复发率5.7%明显小于12%,其次半年和一年的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比组,以p<0.05为标准,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护理干预能督促患者注意生活方式的规律、坚持治疗、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告知患者控制情绪、保证充足睡眠、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故能更好的预防十二指肠溃疡的复发。值得推广与临床。
刘宁宁朱敏张丽
关键词:护理干预
ALDH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乙醛脱氢酶1(ALDH1)在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组织及宫颈浸润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检测ALDH1蛋白在宫颈癌细胞系HeLa、SiHa、C33A、CaSki和HT-3中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ALDH1蛋白在100例正常宫颈组织、10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组织及100例浸润性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同时分析ALDH1的表达与100例宫颈浸润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ALDH1蛋白在宫颈癌细胞系C33A中的阳性率为42.24%,在HT-3细胞系中表达的阳性率为12,39%,而在宫颈癌细胞系SiHa、HeLa和CaSki中均未检测到ALDH1蛋白的表达。随着正常宫颈、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到宫颈浸润癌的进展,ALDH1蛋白在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组织及宫颈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28.00%、38.00%和65.00%,ALDH1蛋白的阳性率和评分均逐渐增加(X^2=29.785,P=0.000);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LDH1的表达与宫颈癌患者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盆腔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及患者年龄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 ALDH1蛋白随着宫颈癌的进展表达逐渐增加,提示其可能作为癌基因参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
张丽杨文婷郑鹏生
关键词:宫颈浸润癌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肿瘤干细胞
山荷叶素通过阻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卵巢上皮癌细胞侵袭和迁移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山荷叶素(DP)在卵巢上皮癌中的作用及潜在调控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卵巢上皮癌细胞增殖活性、TranswellTM实验检测其侵袭和迁移、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Western blot法检测其对Wnt/β联蛋白(β-catenin)通路及凋亡相关蛋白,构建异种移植瘤模型,观察其体内抗肿瘤作用,最终建立类器官模型,进一步验证山荷叶素的抗肿瘤作用及潜在机制。结果DP可抑制Wnt/β-catenin靶基因,如轴丝抑制蛋白2(AXIN2)、Myc、波形蛋白(vimentin)、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的G蛋白偶联受体5(LGR5)的表达,并通过凋亡诱导途径抑制卵巢上皮癌细胞生长,并抑制其侵袭和迁移能力。在裸鼠及类器官模型中DP可抑制人卵巢上皮癌细胞的生长,并证实DP通过Wnt相关通路发挥上述作用。结论DP通过阻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卵巢上皮细胞癌侵袭和迁移。
张丽王春佟袁小丽董冰莹李文龙
关键词:WNT卵巢上皮癌迁移
护理干预对上消化道出血康复影响观察
2014年
目的:探究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综合护理条件下,病患康复效果是否明显改善。方法:对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共计356例患者进行统计分析,随机将病患平分成两个组进行比较,每组178例患者,对照组接受一般性护理干预,研究组在接受常规护理基础上,辅助进行综合护理,观察并记录两组病患的康复情况、住院时间、再次出血率以及病亡率。结果: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的研究组患者总体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许,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康复有非常好的影响,应被大力在临床上推广。
朱敏刘宁宁张丽
关键词:综合护理上消化道出血康复影响
硫唑嘌呤脂质体的研制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优选硫唑嘌呤脂质体的处方和制备工艺 ,并评价其质量。方法 :采用薄膜 -振荡分散法制备硫唑嘌呤脂质体 ,以正交试验法优选出制备硫唑嘌呤脂质体的最佳工艺条件。用滴定法测其包封率 ,显微镜法观察其形态 ,测量粒径和粒度分布。结果 :制备的脂质体的包封率达到49 19 % ,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脂质体为粒径均匀的球状或近球状的多室脂质体 ,小于2 4μm的粒子占78 17 %。结论 :优选得到的脂质体处方和制备工艺合理。
董亚琳董卫华张丽
关键词:硫唑嘌呤脂质体包封率
利用组织工程双层皮肤修复糖尿病溃疡的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组织工程双层皮肤修复糖尿病溃疡的效果。方法利用同种异体的皮肤表皮细胞和皮肤成纤维细胞分别作为表皮和真皮的种子细胞制备组织工程双层皮肤,选取已制备的溃疡面积相当的糖尿病溃疡动物模型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例,临床选取26例溃疡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3例,分别将制备的皮肤用于动物模型和用于临床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同时控制血糖,对溃疡进行清创处理,以制备的组织工程双层皮肤覆盖创面,行常规护理;对动物模型的创面愈合情况和临床创面愈合效果分别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动物实验中,实验组愈合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平均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提前6 d,实验组与对照组愈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0.178,P>0.05,方差齐,t=-10.919,P<0.05);移植4周时,实验组愈合率为60%,对照组10例均未完全愈合,愈合率为0,两组愈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011,P<0.05)。临床试验中,移植6周时,试验组愈合率为84.6%;对照组愈合率为2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001,P<0.05)。试验组的平均愈合时间为43.25 d,对照组的平均愈合时间为76.69 d,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创面的平均愈合时间缩短了约33 d,对照组的愈合速率较试验组明显缓慢,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创面愈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方差齐性检验结果,χ2=16.971,P<0.05,方差不齐,χ2=7.649,P<0.05)。结论应用组织工程双层皮肤修复糖尿病足溃疡是一种切实可行的临床治疗方法。
肖厚安凡孝菊周小茜鲁美茹张丽安鸿肇刘晨王煜高淑萍
关键词:糖尿病溃疡表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动物实验
宫腔镜诊断异常子宫出血200例临床分析
2013年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在异常子宫出血(简称AUB)中的准确性。方法:对应用宫腔镜检查的200例AUB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宫腔镜检查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结果:宫腔镜与病理诊断符合率达94%。结论:宫腔镜检查操作简便、安全、准确、痛苦小,已成为诊断异常子宫出血的有效方法。
王春佟刘月合王君张丽
关键词:宫腔镜异常子宫出血病理诊断
自体微粒皮移植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98例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探讨自体微粒皮移植对慢性难愈性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98例早期去除坏死组织,使创面清洁,肉芽组织形成后行自体微粒皮移植。微粒皮取皮面积:各种慢性创面受区∶供区为4∶1~3∶1。植皮区用保湿敷料(莫匹罗星软膏+国产含麻油类不同烧伤外用中药油、膏剂等混合制成油纱)覆盖,术后3~6 d首次换药。结果:17例患者未能一次封闭全部创面,用同样方法行二次补充移植封闭创面外,其余81例,均一次植皮封闭创面。术后经半年至5年随访,皮肤愈合质量良好,瘢痕增生较轻,部分病例愈合皮肤质地柔软,牵拉延伸度接近于正常皮肤。结论:将自体微粒皮直接移植于难愈性创面经前期处理所形成的肉芽创面上,覆盖保湿敷料,是修复难愈性创面一种有效方法。
肖厚安王梅周小茜任军勃张丽安鸿肇刘晨王煜
关键词:封闭敷料肉芽组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