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昌明
- 作品数:7 被引量:149H指数:4
- 供职机构:铁道部北京铁路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主动脉弓型覆膜支架的设计与实验观察被引量:7
- 2002年
- 目的 研究和探讨主动脉弓瘤的腔内微创治疗。方法 10头小型猪首先被制作成主动脉弓瘤的动物模型 ,用自制主动脉弓型覆膜支架在DSA电视屏幕监视下 ,将输送器送入主动脉弓瘤体部位定位后释放 ,通过血管造影确定覆膜支架释放情况。结果 10头动物模型中除 2头因麻醉意外死亡 ,其余均获成功。血管造影提示瘤体影象消失 ,主动脉弓发出各分枝显影良好 ,支架周围无漏血现象。
- 张福先金英姬马佐田张昌明刘福全汪忠镐
- 关键词:腔内微创治疗
- 自体静脉移植血管内皮细胞动态变化的研究被引量:11
- 2000年
- 目的 研究用自体静脉移植做动脉重建后 ,血管内皮细胞早期动态变化与影响因素。方法 70只犬分成两批进行实验。第 1批实验 :40只犬按肢体远端动脉输出道不同、扩血管药物前列腺素投入与否分成 8组。第 2批实验 :30只犬按空白和抗凝、抗血小板药物肝素 ,培达的投入分成6组。移植静脉分别在术后第 1天与第 5天被取出 ,经处理后 ,在图像分析系统下测定血管内皮细胞覆盖与脱落面积。结果 术后 5d解剖检查发现静脉移植血管内皮细胞覆盖面积在肢体动脉远端输出道良好组为 85 %、肝素和培达药物投入组为 78% ,82 % ,明显高于空白组 41% (P <0 0 5 )。另外 ,无论哪一组 ,静脉移植中瓣膜部位内皮细胞覆盖面积都为 90 %以上。结论 (1)被建动脉输出道良好与否对静脉移植物血管内皮细胞的修复有明显影响。 (2 )静脉移植瓣膜部位是内皮细胞再生与修复之源 ,故做血管移植时应尽量保护。 (3)培达药物有保护静脉移植物血管内皮细胞 ,防止脱落作用。(4 )培达和肝素药物对静脉移植物血管内皮细胞的修复有明显促进作用。
- 张福先金英姬马佐田张昌明胡煜强高超高志敏
- 关键词:自体移植血管内皮
- 肢体静脉血栓形成与肺动脉栓塞的关系
- 张福先金英姬马佐田张昌明胡雪青等
- 肢体静脉血栓形成是临床上常见疾病,在血管外科临床工作中,有近50%病例来自对该病的诊治。众所周知,肺动脉栓塞是肢体静脉血栓形成后严重合并症。William报道:46%~60%的肺动脉栓塞与肢体静脉血栓形成有关。中野统计7...
- 关键词:
- 关键词:肺动脉栓塞血栓形成合并症
- 预防胸腹主动脉阻断后脊髓缺血性损伤的实验研究
- 2004年
- 目的研究预防和减少胸腹主动脉手术中脊髓缺血性损伤的发生。方法 4 5只家兔用于三个部分实验 ,实验一 ,研究血管活性药物对脊髓缺血的影响。实验二 ,研究脊髓减压对脊髓缺血的影响。实验三 ,研究低温对脊髓缺血的影响。结果各组相比 ,低温组脊髓神经元细胞变性数最少 (均值 3 0 )、预防脊髓缺血损伤效果良好 ,前列腺素药物组和脊髓减压组也有一定有益作用。结论在胸腹主动脉手术时 ,低温、前列腺素药物投入可以有效预防脊髓缺血性损伤的发生。
- 张福先张昌明胡路
- 关键词:脊髓缺血性损伤血管活性药物
- 肺动脉栓塞的预防与诊治进展被引量:24
- 2003年
- 张福先张昌明胡路
- 关键词:肺动脉栓塞
- 胸腹主动脉阻断后脊髓缺血性损伤预防的实验研究
- 本文通过多次的动物实验,探讨胸腹主动脉阻断后脊髓缺血性损伤的预防措施旨在提高病人的术后生存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张福先金英姬张昌明马佐田宋雨光谢亦山
- 关键词:血管外科脊髓缺血性损伤动物实验并发症
- 文献传递
- 肢体静脉血栓形成与肺动脉栓塞的关系探讨被引量:111
- 2000年
- 目的 研究肢体静脉血栓形成与肺动脉栓塞的关系。方法 对 1996~ 1998年间 ,10 0例肢体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肺动脉栓塞发生率以及与静脉血栓的部位、患者年龄、伴随疾病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10 0例肢体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中 45 % (4 5 /10 0 )发生肺动脉栓塞 ,4% (2 /4 5 )发生致死性肺动脉栓塞。结论 肺动脉栓塞高发于肢体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 。
- 张福先金英姬马佐田张昌明谢亦山
- 关键词:肺动脉栓塞肢体静脉血栓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