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郁松
- 作品数:3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伴有侧凸畸形的腰椎管狭窄症的外科治疗被引量:8
- 2005年
- 目的总结后路一期减压、内固定、融合手术治疗伴有腰椎侧凸畸形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效果。方法自1998年1月-2005年10月,治疗伴有腰椎侧凸畸形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38例,腰椎侧凸畸形角度平均31°,术前 JOA评分平均11分,均采用腰椎后路一期减压、矫形、内固定、融合治疗。结果 32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4年,平均2.5年,矫正角度平均13°。矫正角度丧失1°-5°,平均3°。截骨融合率100%。随访时JOA评分平均23分,患者对手术效果满意。结论后路一期减压、内固定、融合手术是治疗伴有腰椎侧凸畸形的腰椎管狭窄症的有效手段。
- 卢旭华陈德玉郭永飞何志敏李郁松袁文赵定麟
- 关键词:腰椎脊柱侧凸椎管狭窄内固定器脊柱融合术
- 术前心血管危险因素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并发症的影响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术前心血管风险因素识别对预测术后并发症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1月-2010年1月317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或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其随访,采用Logistic回归和生存分析探讨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等危险因素与术后心肌梗死(MI)、静脉血栓栓塞(VTE)和再次手术事件的相关性。结果:糖尿病(OR=1.51,P<0.05)和高血压(OR=1.53,P<0.05)是术后心肌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各危险因素增加,MI风险显著增加;所有4个心血管危险因素组合存在(OR=2.39,P<0.0001)时。1、2或3个的危险因素单独或组合时,VTE的风险并没有显著改变,而当4个危险因素同时出现时,VTE风险显著增加(OR=3.35,P=0.05)。此外,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和返修手术的发生率之间没有任何关联。结论:糖尿病和高血压是术后心肌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MI和VTE对心血管危险因素各自组合的风险增加,而且需要进一步评价,以便取得更好的预后效果。
- 徐饶荆鑫陆鸣李郁松刘山虎徐松吴志权刘杰
- 关键词:心血管危险因素关节置换并发症
- 应用PLIF及TLIF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比较研究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评价经后路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与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方法分析2012-12-2015-06应用PLIF和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7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并发症及椎间融合效果;比较两组病例组内及组间术前、术后6个月的腰痛VAS(Visual Analogue Score)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调查表(The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结果 PLIF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较TLIF组高;PLIF组及TLIF组腰痛VAS评分术后6个月较术前均明显改善,两组组间比较术前腰痛VAS评分无明显差异,术后6个月腰痛VAS评分PLIF组较TLIF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6个月较术前ODI评分明显改善,组间比较术前及术后ODI评分无明显差异。结论两种手术方法均可以有效缓解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症状,TLIF在手术时间、失血量及并发症的发生上都较PLIF低,对于单侧症状患者可选择TLIF的手术方式,对于双侧压迫患者可选用PLIF技术。
- 董献成王庆伟荆鑫李郁松
- 关键词:腰椎退变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