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俊 作品数:7 被引量:7 H指数:2 供职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 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经门静脉及肠道引流式一期胰肾联合移植六例报告 2005年 目的介绍6例门静脉肠道引流胰肾联合移植术及其疗效.方法对6例胰岛素依赖性型糖尿病合并尿毒症患者施行了同期门静脉肠道引流胰肾联合移植术,即带腹腔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开口的Carrel袖片与髂外动脉行端侧吻合,门静脉与受体肠系膜上静脉行端侧吻合,移植物十二指肠与受体空肠行侧侧双层吻合.术后早期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霉酚酸酯+他克莫司+巴利昔单抗四联诱导治疗.结果6例胰肾联合移植手术均获成功,4例存活至今,2例在围手术期死亡.4例存活者术后3 d空腹血糖恢复正常;停用胰岛素后,肾功能3~5 d恢复正常;血淀粉酶和血清C肽水平2周后均在正常范围.随访4~34个月,移植胰和移植肾功能正常.2例死亡的原因是胰漏感染和FK506药物中毒.结论门静脉肠道引流方法更符合生理,无远期并发症,是很有前途的胰腺移植手术方式. 钟林 彭志海 裘正军 夏强 陈国庆 祝哲诚 徐军明 刘俊 王书云关键词:门静脉 胰肾联合移植 胰岛素依赖型 糖尿病 肝移植术后细菌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及其耐药性 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细菌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及其耐药性 ,为肝移植术后细菌感染的经验性防治提供用药依据。方法 对 2 4例肝移植、肝肾联合移植患者 1个月内胆汁、引流液、咽拭子等标本培养阳性的细菌种类、耐药性及其发生时间进行分析。结果 肝移植术后细菌感染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阴沟杆菌、溶血性葡萄球菌、屎肠球菌最常见 ,对临床常用的抗生素耐药性高 ,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敏感性高 ,革兰阴性菌对替考拉宁和泰能敏感性高。结论 肝移植早期积极的细菌培养对临床抗生素的应用有指导意义。肝移植术后细菌感染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阴沟杆菌、溶血性葡萄球菌、屎肠球菌最常见 ,临床可疑细菌感染而尚未获得培养结果可经验性加用泰能或万古霉素、替考拉宁。 刘俊 夏强 裘正军 李克 彭志海关键词:肝移植术 细菌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非手术治疗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 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探讨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的效果和中转手术的指征。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收治157例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的死亡率、并发症和中转手术的情况。结果 157例中治愈145例,死亡12例,治愈率92.4%。治疗过程中有65例出现各类并发症,其中多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18例(11.5%),坏死组织继发感染6例(3.8%),胰腺假性囊肿29例(18.5%),急性肺损伤25例。患者预后与入院时APACHE-Ⅱ评分有关。有9例中转手术(5.7%),包括6例胰腺坏死组织继发感染和2例不能控制的胆道感染。梗阻性和非梗阻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在死亡率和胰腺坏死组织继发感染发生率上相似。结论 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经积极非手术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梗阻性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当存在不能控制的胆道感染时需早期行胆道手术。中转手术的指征为胰腺坏死组织继发感染、不能控制的胆道感染及治疗期间出现其他外科并发症。 江弢 曹俊 裘正军 刘俊关键词:非手术治疗 重症胆源性胰腺炎 中转手术 胆道感染 胆道手术 抑制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对人胰腺癌体外血管生成的影响 2012年 目的探讨RNA干扰(RNAi)抑制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对人胰腺癌体外血管生成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RNAi抑制胰腺癌细胞株SW1990细胞中STAT3、噻唑蓝(MrIT)和流式细胞技术分别检测胰腺癌细胞上清液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体外迁移实验检测胰腺癌细胞上清液诱导的HUVEC迁移能力;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胰腺癌细胞L清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结果MTT和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RNAi抑制STAT3后,HUVEC增殖能力下降,24.48、72h的细胞增殖率分别为(1.19±0.11)%、(1.62±0.15)%、(1.95±0.18)%;细胞周期阻滞于G0/G。期,为(80.95±7.49)%。体外迁移实验显示RNAi抑制STAT3后,HUVEC迁移能力明显减弱。ELISA显示RNAi抑制STAT3后,VEGF蛋白表达下降60%。结论RNAi抑制STAT3可以通过下调VEGF,抑制胰腺癌细胞体外血管生成能力。 黄陈 裘正军 江弢 刘俊 朱光辉 李海东关键词:RNA干扰 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 胰腺癌 血管生成 抑制STAT3活性对人胰腺癌鸡胚移植瘤新生血管的影响 2011年 目的探讨RNA干扰(RNAi)抑制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活性对人胰腺癌鸡胚移植瘤周围新生血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构建STAT3短发卡RNA(shRNA)表达载体,稳定转染胰腺癌细胞株SW1990,凝胶电泳迁移率检测实验(EMSA)观察STAT3的DNA结合活性。利用鸡胚绒毛尿囊膜(CAM)建立人胰腺癌鸡胚移植瘤模型,观察移植瘤周围的新生血管生长。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mRNA表达。结果RNAi抑制STAT3后,SW1990细胞STAT3活性下降86%;移植瘤体积缩小,为(15.32±2.56)mm3,移植瘤周围新生血管减少;VEGF和MMP-2的mRNA表达分别下降54%和72%。结论STAT3 shRNA表达载体能有效抑制STAT3活性,通过下调VEGF和MMP-2表达,抑制人胰腺癌鸡胚移植瘤周围新生血管。 黄陈 裘正军 江弢 刘俊 朱光辉 李海东关键词:RNA干扰 STAT3 胰腺癌 新生血管 小剂量抗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和拉米夫定预防肝移植后乙型肝炎复发 被引量:3 2004年 夏强 彭志海 刘俊 王书云 陈国庆 徐军明 祝哲诚 李克 裘正军 戴雪明关键词:乙型肝炎 免疫球蛋白 拉米夫定 肝移植 复发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临床分析(附2例小儿和6例成人病例) 2013年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 pseudopapillary tumor of pancreas,SPTP)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在2006年6月-2011年11月年收治的8例SPTP病人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治疗的情况,其中小儿2例,成人6例。结果:有7例女性病人,1例男性病人,有腹痛或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所有病例均进行CT检查。肿瘤位于胰腺头部1例,胰腺颈部2例,位于胰体尾5例。1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例行胰腺颈部节段性切除术,4例行胰体尾切除+脾切除术,1例行胰体尾切除术(保留脾脏),手术顺利,术后无并发症发生。随访时间4-56月,无复发和转移。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是一种较罕见的肿瘤,多发于年青女性。CT有助于该病的诊断。手术切除是该病的主要治疗手段,并可获得良好的预后。 岑刚 刘俊 黄克俭 曹俊 朱麟 金宇飚 裘正军关键词: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