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春兰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影响因素
  • 2篇预测评分
  • 2篇评分
  • 2篇产后
  • 1篇血制品
  • 1篇医院内
  • 1篇手术室
  • 1篇输血
  • 1篇输血科
  • 1篇疼痛
  • 1篇细胞
  • 1篇细胞破坏
  • 1篇母乳
  • 1篇母乳喂养
  • 1篇红细胞破坏
  • 1篇保温
  • 1篇产期

机构

  • 3篇厦门大学附属...
  • 1篇福建省妇幼保...

作者

  • 3篇李春兰
  • 1篇郑燕凤
  • 1篇王丽珠
  • 1篇刘志慧
  • 1篇罗晓华
  • 1篇陈小珊
  • 1篇陆秀娟

传媒

  • 1篇现代医学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军事护理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产后2个月内非纯母乳喂养风险预测评分模型的构建和验证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构建产后2个月内非纯母乳喂养风险预测评分模型,进行风险分层后,对模型预测效能进行验证。方法:对2019年7月至2021年8月间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医院分娩的产妇961例、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分娩产妇426例进行问卷调查,将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医院分娩产妇随机分为建模组(752例)和本院验证组(209例),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产后2个月内非纯母乳喂养影响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从3个层次对模型的预测能力进行验证。结果:年龄≥30岁、配偶母乳喂养支持量表评分(PBIS)<60、多胎、未参加孕期健康宣教、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量表评分(BSES)<105、分娩后1 h内无皮肤接触和哺乳、乳头异常、乳头皲裂、乳腺炎、新生儿黄疸均为产后2个月内非纯母乳喂养的独立影响因素,分别赋值1、2、7、2、2、2、13、3、2、2。建模组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55(0.717~0.793),Hosmer-Lemeshow(H-L)检验结果为χ^(2)=3.854,P=0.216;本院验证组模型AUC为0.764(0.693~0.834),H-L检验结果为χ^(2)=4.302,P=0.266;外院验证组模型AUC为0.720(0.670~0.769),H-L检验结果为χ^(2)=5.302,P=0.102。对产后2个月内非纯母乳喂养进行风险分层,0~4分为低非纯母乳喂养风险,5~13分为中非纯母乳喂养风险,≥14分为高非纯母乳喂养风险。结论:构建的产后2个月内非纯母乳喂养风险预测评分模型有较好的区分度和校准度,方便临床对产妇喂养方式进行预测,并及时提供相关指导和干预。
童小燕洪艺玲刘巧玉李春兰
关键词:母乳喂养影响因素
产后16~20周骨盆带疼痛快速风险预测评分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2024年
目的构建产后16~20周骨盆带疼痛(pelvic girdle pain,PGP)快速预测评分模型,为临床提供快速判断PGP风险的简易工具。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漳州、无锡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复诊的产后16~20周产妇为研究对象。筛选PGP影响因素后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当前体质量指数≥24、孕前下腰痛、孕期下腰痛、婴儿主要照顾者为产妇、最近1周哺乳姿势为坐姿、经产妇、剖宫产均为产后PGP影响因素。建模组模型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788,最佳截断值5.5,敏感度74.88%,特异性66.67%。院内验证组AUC为0.790,敏感度73.91%,特异性68.53%。院外验证组AUC为0.760,敏感度70.21%,特异性66.67%。0~2分为PGP极低风险组,3~5分低风险组,6~10分为高风险组,11~15为极高风险组。结论构建的产后16~20周PGP风险预测评分模型有较好的区分度和校准度,方便临床对产妇PGP风险进行快速评估。
李春兰刘志慧王丽珠陆秀娟朱红燕罗晓华
关键词:影响因素
巧用保温桶
2011年
输血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措施。一般血制品的保存方法为冷藏,医院内输血科与病房、手术室、急诊之间都有一定的距离,有效地避免血制品在取送过程中因外界的影响或震荡而导致红细胞破坏,是血制品运送中的关键环节。我院采用保温桶取血,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陈小珊李春兰郑燕凤
关键词:保温红细胞破坏血制品输血科医院内手术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