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熊超

作品数:2 被引量:22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东南
  • 1篇须家河组
  • 1篇旋回
  • 1篇四川盆地
  • 1篇盆地
  • 1篇清虚洞组
  • 1篇微相
  • 1篇基准面
  • 1篇基准面旋回
  • 1篇古风化
  • 1篇古风化壳
  • 1篇寒武系
  • 1篇风化
  • 1篇风化壳
  • 1篇层序
  • 1篇层序界面
  • 1篇沉积微相
  • 1篇冲刷
  • 1篇储层
  • 1篇川东

机构

  • 2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化

作者

  • 2篇刘建锋
  • 2篇彭军
  • 2篇熊超
  • 1篇刘金库
  • 1篇黄亮
  • 1篇何江
  • 1篇宋志瑞
  • 1篇章新文
  • 1篇魏志红
  • 1篇罗曦
  • 1篇蒲洪果

传媒

  • 1篇地层学杂志
  • 1篇地学前缘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川东南清虚洞组沉积特征及其对储层的控制被引量:21
2012年
早寒武世晚期,川东南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古地理面貌,清虚洞组普遍发育一套碳酸盐岩沉积,厚约200m,自下而上划分为清一段、清二段。综合沉积学、古构造及海平面变化等方面的证据认为,清虚洞组为碳酸盐缓坡沉积模式,发育内缓坡相和浅缓坡相,进一步识别出潮坪、湖、浅滩及滩间海亚相,沉积相带大致呈北东-南西向展布。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沉积作用对储层演化的控制,最有利于储层形成的沉积相带是内缓坡浅滩亚相,其次是内缓坡湖亚相和浅缓坡浅滩亚相,浅缓坡滩间海亚相最差。砂屑白云岩和粉晶白云岩的储集性能较好,泥晶灰岩最差。
刘建锋彭军魏志红宋志瑞蒲洪果熊超罗曦章新文
关键词:沉积微相寒武系清虚洞组川东南
四川盆地包界地区须家河组层序界面特征被引量:1
2010年
层序地层学研究最关键的是对层序界面的识别。以四川盆地包界地区须家河组为例,综合应用野外露头、钻井岩芯、测井曲线、地震剖面等资料,识别出4种类型的层序界面,它们分别是:冲刷面、岩性岩相转换面、古风化壳、沉积结构转换面。并阐述了研究区层序界面在钻井岩芯、野外露头、测井曲线、地震剖面上的特征、识别标志和表现形式。这一研究成果对于正确划分研究区须家河组层序具有重要意义。
刘建锋彭军刘金库熊超何江黄亮
关键词:层序界面基准面旋回古风化壳须家河组四川盆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