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云梅
-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基于GPS观测数据的云南地区地壳形变特征研究被引量:4
- 2017年
- 利用1999~2013年间多期GPS观测数据,将云南地区分为5个活动块体,研究区域现今水平运动特征、应变特征以及各块体的运动特征,反演主要活动断裂带的走滑速率。结果表明,区域水平运动具有北强南弱的特征,小江断裂带、红河断裂带对云南地区构造活动具有明显控制作用,改变了断裂带两侧的运动特征;区域应变具有明显的差异,西部以拉张应变为主,东部小江断裂带周边地区拉张和挤压应变均衡且为强应变区,滇东地区应变较小;各块体运动方向与速率存在差异,滇东块体为逆时针旋转,其余块体顺时针旋转;基于块体模型反演的主要断裂带的走滑速率与地质方法获取的走滑速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 孙云梅李金平
- 关键词:GPS活动块体地壳形变走滑速率
- 红河断裂带不同构造区段的现今滑动速率与应变积累状况被引量:3
- 2018年
- 利用中国地壳运动监测网络1999年—2015年GPS观测数据,基于块体模型与弹性半空间下的螺旋位错模型,反演红河断裂带不同区段的滑动速率与闭锁深度,利用插值均匀网格法计算红河断裂带不同区段及周边地区应变积累状况。结果表明:红河断裂带北段右旋走滑速率为4.76±0.78mm×a^(-1),闭锁深度约为10.9km;中段右旋走滑速率为3.24±0.56mm×a^(-1),闭锁深度约为11.5km;南段右旋走滑速率为2.83±0.34mm×a^(-1),闭锁深度约为12.6km。红河断裂带北段与中段拉张应变特征明显,南段挤压应变特征明显,北段拉张应变值为(20~40)×10^(-9)×a^(-1),南段挤压应变值为(30~50)×10^(-9)×a^(-1),中段最大剪应变积累较弱,量值为(0~30)×10^(-9)×a^(-1),北段、南段最大剪应变积累较强,量值为(40~80)×10^(-9)×a^(-1)。北段和南段元阳地区出现最大剪应变高值区,地震危险性较大。
- 孙云梅李金平
- 关键词:红河断裂带GPS滑动速率